我不想做伟大的母亲

今天母亲节,我总感觉会发生点什么.

然后,就在刚刚,我把两个孩子每人打了一下手板,结果是:我感觉世界终于安静了.

然而,除了这个情节之外,今天整体来说还是过得不错的.

上午给她们每个人修剪了一下头发,老大还觉得很满意.

下午去颐和园西堤跑步一圈,这个是本周的计划之一,算是给自己坚持跑步一周的小奖励,回来的路上老二开始哼哼唧唧,也就忍了.

刚刚挨打的原因,说出来大概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然而,带过孩子的都懂,真正有大事的时候,人反而容易表现得很宽容很高尚,偏偏就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消磨你的心智跟耐力,让你感觉不知何时就会被点燃了情绪的燃爆点.

当母亲七八年以后,还有更进阶的表现,小时候冲她们发脾气还会内疚,现在居然也没有内疚反省了,仿佛这就是一种正常态.

那些从不对孩子动怒动粗的人们,我只能献上内心最崇高的敬意.

母爱是会消退的.

它的顶峰就是孩子出生的那一霎那.

其实一切感情都是如此.

读到论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觉得无比有道理.(请原谅我没有立场的赞同),一切关系都适用于太远则怨,太近则不逊的尴尬.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母亲节变成了一个几乎超越情人节的日子.

我分析,大概是那些曾经喜欢风花雪月的年轻人,如今都变成了家有熊娃的妈妈一族.

至少我的生活里是如此,好像有很多年,没有听见人跟我聊爱情了.

也是,中年人还聊什么爱情,要有爱情就是任性了,怀旧还没到时候,多半就是有新欢了,所以,爱情,在中年人的生活里要么不存在,要么是非正常存在.

正常存在的都是现实.

玫瑰花已经不新鲜了,如果可能,让我独自去花园看看花可好?就是那种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想走多远就走多远,不会需要回头看看孩子走到哪里,不会有人突然喊着要去上厕所,或是要去抓鱼……

红包也不用发了,反正也没时间去逛,如果可能,不如你来接手弄弄孩子的作业,这个更受欢迎.

于是,真正得到安慰的,倒是给自己的母亲送点红包,送点礼物,她们欣喜,于是你感觉自己的感情有了落点.

还有一份安慰,如今的男性们大多都会在此时给母亲们唱赞歌,至少立场是美的.

于是,当我看见祝福语里这些“美女妈妈、漂亮妈妈、贤惠妈妈、温柔妈妈、操心妈妈、辛苦妈妈”头衔时,我竟也会有一点自己是主角一员的感动.

曾经,我们的妈妈,贤惠温柔操心辛苦,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价值标准,就成为了她们一生的行为准则,“为孩子”是天经地义,做到极致都只是本分,你想启蒙她们要做自己,发现真难,所以,补偿她们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前两天,餐桌上,老二对我进行灵魂拷问“妈妈你更爱孩子还是更爱你自己?”

一年多前,老大问过我,那时候我回答:

“我更爱我自己,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首先爱自己,然后把这份爱复制出去.”

老大偏理性,她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现在,我学会了不同的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老二总是喜欢求安慰,她恐怕只会记住我的答案,而不会明白我的答案背后有什么.

于是我说“这个要看情况.”

她又问“如果你的孩子特别熊呢?”

我更加确定她其实是在试探我,这不是一个理性探讨的开始.

于是我说“首先,我爱不爱孩子,跟她是不是熊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她是熊孩子,我也一样会爱她,但我可能会不接受她的某些行为.”

她并没有对我穷追不舍.

但是我,却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想爱孩子和爱自己真的必须是二选一吗?

这个时代我们该做怎样的母亲?

首先,我肯定不想做一个伟大的母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