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秋夜,渐行渐远的人儿

(0)

相关推荐

  • 【山西】杨栋丨散文/清词丽句,看见美好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杨栋:山西沁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国家一级作家.自幼喜欢读书,长大之后又迷收藏.建有私人藏书楼"梨花山庄" ...

  • 文学也有保质期

    文学像食物一样,也有保质期.不过文学跟食物出了保质期不一样,食物出了保质期就不能食用,因为,过期的食物可能有毒,而过了保质期的文学作品,只是没有了文学价值,它倒不至于对人类构成什么危害. 为了说明我的 ...

  • 阎开振:沈从文未入选当怪鲁迅吗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图书公司1935-1936 年出版.)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中,由鲁迅负责编 ...

  • 林徽因和冰心两个人为什么老死不相来?

    林徽因和冰心两个人为什么老死不相来?

  • 记汪兆骞先生:将苦难化作清流

    本文作者(中)与汪兆骞(左).梁晓声在山西晋城 文 | 傅兴文 来源 | 北京晚报 一.出错的记忆 前年3月中旬的一天,陪汪兆骞先生参加一个电台的访谈节目后,送他回家.边走边聊时,我提及最近在策划一个 ...

  • 民国最厉害的作家是谁?是得过诺奖的莫言?还是老舍或是鲁迅?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每个时期都有很多大文豪,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简直到了随手一捡就是一大把的地步.不过,自宋朝过后,文人的数量又相对减少了,正好印证了盛极则衰的说法.不过,到了民国时期, ...

  • 渐行渐远的关东老物件

    渐行渐远的关东老物件 我三岁的时候,随被打成右派黑帮分子的父亲谴放到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农村,一直到上世纪的1983年9月,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以后,在东北的农村,我生活了整整15个年头. 在这15年中, ...

  • 那渐行渐远的“T型”窗

    那渐行渐远的"T型"窗 前些日子,我前去安达市农村采风,在卧里屯乡的一个村庄,我看到了一座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从斑驳陆离的外墙来看,房子已经有几十年了,尤其是老房子上面的窗户也是七扭 ...

  • 渐行渐远的京山技校……

    今天早上沿着京山河逆流而上,一直走到惠亭水库,沿着惠山大道到惠亭湖边缘,穿过山间丛林,下沉到惠亭水库库尾,然后翻山越岭,经过百草园,走到湖北京山技工学校院内. 京山技工学校昔日辉煌过,在改革的大潮中也 ...

  • 渐行渐远的端午节习俗

    渐行渐远的端午节习俗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在过去的年代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那香甜的 ...

  • “人言可畏”现代版:沈腾和马丽的渐行渐远

    1935年3月8日,上海滩年仅25岁的著名女演员阮玲玉,在家中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后联华公司为她举行公葬,三天内来了10万影迷,送葬群众多达30万,在眼泪.鲜花和惋惜声中,阮玲玉只给世人留下了四个字:人 ...

  •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崩苞米花 跳大神现场(2014年冬天拍摄于五常市大山里) 时过境迁,一晃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些关东乡村的老行当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也许有许多人已经忘记了. ...

  • 20210505生活日记:致敬渐行渐远的故乡

    在很远的外地工作,最让人讨厌的一点就是假期永远不是自己的,因为我们得回老家.以前是只回自己老家,后来是需要回老公老家,又或者是先回老公老家,然后再回自己家. 我的故乡在山东县城的一个小镇上,从18岁起 ...

  • 是什么让我们变陌生了﹖曾经是无话不谈,现在却是渐行渐远﹖

    是什么让我们变陌生了﹖曾经是无话不谈,现在却是渐行渐远﹖的确,曾经天天在一起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却因生活.工作渐行渐远,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是我们的无奈,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电话保持不变! 今天准备 ...

  • 看汝城年轻帅哥作的《渐行渐远》|内附精彩美图欣赏

    夕阳西下的天空 东边墨染西边红 恬静 美丽 我一个人在家乡的黄昏 在水泥城市合围的旷野 双手抱臂 站成孤独 面对越来越近的黑暗 和着 越来越深的寂寞 浅唱 低吟 我灰色的小城 开始张扬 蚕食着我 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