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机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作者】山东日照机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张崇胜

【来源】中国民航报

一、基本情况

日照机场是中国民航“十二五”机场发展规划项目,2012年10月民航局批复日照机场场址,2013年11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2日通航,飞行区等级4C,跑道长2600米,停机位11个。

从2013年12月10日机场奠基开始施工,到2015年8月19日成功试飞,用了667天,被民航华东局验收组评价为近年来少有的“速度快、质量优、组织好”的支线机场;验收组提出的整改项,也是同类机场验收问题较少的单位,创造了民航建设史上的“日照速度”。

日照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下设13个职能部室,2个全资子公司、8个参股控股公司。2019年2月整建制划转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和员工207人,平均年龄31岁。

日照机场通航以来,按照民航局“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结合日照市实际,打造了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努力实践特色化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2018年8月23日,冯正霖局长到日照调研时指出:“日照市确立的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定位是正确的,既符合民航局提出的'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又符合支线机场发展实际,通过通航短短两年多努力,不仅实现了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而且打造了'1+N’通航发展新模式,趟出了一条中小机场发展的成功路径。”

2019年6月,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在《日照机场保障通用航空发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日照机场的做法是运输机场保障通航的范例,值得认真总结和在相关机场学习推广,尤其是运行量不大的机场。”民航局专门下发明传电报在全国中小机场推广。

近年来,日照机场共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省级以上荣誉26项。

还没完!休息5秒钟,插播一则广告

二、主要思路和做法 

日照市是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市,北接青岛市、潍坊市,南临江苏省连云港市,陆域面积5359平方公里,168公里海岸线上有64公里优质沙滩。2013年,日照机场开工建设时,户籍总人口290万,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财政收入刚突破100亿元。受制于客源腹地狭小,经济体量、人口总量不大的先天不足,对日照机场客货运输快速增长支撑作用不够明显。

加之方圆150公里以内,面临北有青岛和潍坊、南有连云港、西有临沂机场的困局,这四个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数量,都要远远高于日照,可以说是强市林立,先天条件不足,加之全国大部分中小机场发展问题突出,常年亏损,日照机场项目在当时不被看好。因此,日照机场建设之初,社会上质疑的声音很多,日照要不要建机场?即便建成机场,能不能运营好机场?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一道现实考题摆在了日照机场面前。

基于日照市情的现实考量,单纯依靠客货运输,难以打破中小机场发展困境,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我们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高起点定位,发展路径清晰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支线机场”的目标,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确立了“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即:依托日照机场,实现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者良性互动、和融共进,以支线机场带动通航发展,以通航作业弥补支线机场运力不足,以机场为平台集聚航空产业发展。应该说,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定位夯基垒土、立柱架梁,把目标定位转化为发展动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运营效率,为日照机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精细化施策,推进航线开发

围绕服务地方发展,按照“公商务为主,兼顾旅游”思路,重点开通与日照市公商务来往密切的城市航线,累计开通27个城市航班,基本覆盖我国主要热点城市。

“一子落、全局活”,日照机场成为对外交流的“空中桥梁”,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通过机场,日照市与全国联通,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吸引国际马拉松比赛、围棋大会、帆船锦标赛、太极拳、啦啦操等重大赛事、活动在日照举办。

通航4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 4年年均增长36% 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同时期同类机场前列。2019年飞机起降12.6万架次,位列全国239个运输机场27位。通过精细化收益管控,持续降低航线人均补贴。2016 -2019年,4年时间人均航线补贴下降38%。

 (三)特色化发展,创新通航模式

引入通用航空,让支线机场“闲置”的空域资源、保障资源充分发挥功能。确立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建设、统一管制指挥、统一运营管理、统一产业布局“五统一”通航运营管理体系。

创新打造“1+N”通航发展模式,即:建立以日照机场为中心“1”,以涛雒、岚山等通用机场、起降点为“N”的支线带通用、通用带起降点的通航网络。日照通用航空在“换道超车”中开启了“腾飞”模式。

保障通航能力逐步夯实。争取空军划设15块、面积12500平方公里的低空飞行空域,是日照市陆地面积的2.3倍。

功能协调、兼容互补的通航联动网络,让“运通融合”成为现实,通用机场无法开展的夜航、仪表等科目,全部依靠日照机场空管、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设备来完成飞行训练;日照机场航班繁忙时,将通航训练调剂到各通用机场开展目视飞行。

电子飞行包(EFB)、低空目视航图、气象“1+N”信息共享等项目,提升了运行效率和安全裕度。

通航质量明显改善。吸引九天飞院、南山飞院、锐翔飞培、锐翔通航、如意通航,5家通航企业、57架通航飞机驻场飞行,通航飞行连续保持120%的增长速度。2019年通航达到11.6万架次、3.2万小时,飞行时长占山东省的1/3,成为全省最大通航训练基地,年培养飞行员300多名。

服务能力得到增强。今年5月份,“环鲁飞” 短途运输首条航线日照=济南=东营航线在日照成功首航,通用航空从“原地飞”向“联网飞”过渡。由“飞起来、热起来”转向“好起来、强起来”。

(四)平台化集聚,拉长产业链条

依托日照机场平台功能,日照市划设107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开发区,建成综合保税区、岚山通航产业园和市北通航产业园,聚焦通用飞机、无人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维修改装、应急救援、航空研学教育等,发展临空高端制造业和航空现代服务业,共有航空项目19个,投资170亿元。

飞奥无人机发动机公司年产发动机6000台,日照山太飞机公司为支线、公务、通航飞机提供定检、维修、喷漆等业务,年维修波音737、空客320系列机型100余架,雏鸽(CH2000)、美国奥德赛航空发动机租赁项目落户日照,已经开展相关业务,航空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日照华翼蓝天空客A320D级模拟机研发成功并取得民航局CCAR-60部 D级认证,填补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将在日照生产销售,以此为依托打造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培训基地推进顺利,项目筹建办已经成立,开展前期各项工作。

(五)市场化主导,政府扶持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民航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优化服务供给,吸引优质民航资源,促进日照航空市场持续壮大。积极争取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等要素保障,日照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日照市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方案》

建立8名院士进驻的日照航空院士工作站,成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空中乘务等专业),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设立了2050万元的通航人才专项基金,建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通航产业项目库,为相关产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三、今后发展思路

根据山东省机场管理体制调整等新形势的变化,日照机场功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三位一体”定位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探索“一体两翼”发展新定位。即:以支线运输为主体,以通用航空和民航培训为两翼,打造独树特色的国内一流支线机场和全国知名通用航空和民航培训基地。

 (一)大力发展支线运输

围绕地方发展需求,加强航空市场培育,科学规划航线,在现有航线基础上,继续延伸、拓展航线网络,依托“环鲁飞”,打造互通互转产品,联合发展。并根据国际口岸开放进度,开通至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方向的国际航线。

将“四型机场”理念融入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发展空间,尽快修编日照机场总体规划,为日照机场今后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提升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二)大力推动通用航空更高层次发展

打造通航基地,优化通用航空发展结构。日照通用航空领域,航空培训类业务占96%以上,适用于消费导向的应急救援、航空医疗、短途运输等新兴服务比例较小。

依托通航基地建设,为通航飞行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优化通航发展结构,打造航空科普、研学基地。建设短途运输服务基地、通航运营维修中心和通航飞行服务站、二手通航飞机交易中心、公务机服务中心(FBO)、航空医疗救援中心等,延长产业链,拓展通航发展空间。同时,加强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吸引九天飞院、上海鹤湾等民营资本参与通航发展,激活通航活力。

(三)争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日照市作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是鲁南地区唯一出海口、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东陇海地区两个桥头堡之一。日照市通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通航产业发展高地。将依托空港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岚山通航产业园和市北通航产业园、日照机场通航基地,争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民航培训

山东省机场集团联合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拟在日照市打造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培训基地,开展运输、安全、飞行、适航、空管、通用航空、机场、维修等各系列人才培训业务,力争打造成除北京以外,江北最大的行业示范性教学基地。同时,发挥教育培训的引领作用,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培育总部经济,释放集聚效应,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都看到这里了

右下角,您点一下在看

小编工资就会涨 1 毛呦!

点击原文链接,获取更多优质好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