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粮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行情交流群重点提示:近期,经常有读者反馈收不到文章,或接收到1月之前的过期文章,这是因为腾讯修改推送规则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关注本号,并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在前进的道路上每日粮油与你们同行。近日,随着国外棉纺行业炒作新疆棉事件,一则4年前的新疆采棉工人采访在国内火了。受访对象是一名四川仁寿籍女工朱红娟,为了“打发”记者,女工称自己50岁了,叫“人不知”,并表示看镜头耽误自己时间,“时间都是金钱!”。实际上,从近年来新疆地区的棉花采摘变迁来看,随着采棉机的不断普及,采棉工正在走向消亡的道路上……据行业媒体统计,按照当前国内的棉花种植规模,如果实现100%机收,总规模大约需要12000台左右。而国内采棉机市场是从2001年开始成批量推广的,而且前几年主要采用的是进口货,以美国约翰迪尔采棉机为代表,一台就要几百万,因此,尽管采棉机效率更高,但高昂的价格还是降低了其推广速度。直到近年,随着我国国产采棉机实现规模化生产,才将价格降低至100万左右,但价格依旧不低,为鼓励推广,我国对棉农采购采棉机给与购机补贴,最高达到每台60万元。据新疆棉农张秀英在接受21世纪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100亩棉田用采棉机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可采摘完毕,总费用仅需14500元,但此前采用人工摘棉,大约需要10个采棉工,人工费需要8万元作用,关键是采摘周期整个下来需要两个月,中间还需管管吃管住。机器的便捷,最大的改变就是市场对采棉工的需求急速下降。资料显示,这两年随着国产采棉机的产量增加,我国采棉机保有量已经快速增加至近5000台,而且这些采棉机多为专业的流动作业,覆盖面积要远远高于其理论采摘面积。众所周知,我国地少人多,因此在农业种植领域,其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者,更多的还涉及到农民的就业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基础工作越来越多的被机器所取代,现在就连在家门口买菜都有专业的APP,直接打掉了中间商,但这种变化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工种的消失。与此同时,这几年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种植规模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当前建筑业的低迷,也给这些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带来不小的压力。在每日粮油小编的家乡,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打麻将,主要就是一些留在农村老家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周边有没有可供打工的地方,打麻将自然就成了就廉价的消磨时光的娱乐项目。实际上,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很多农村人并不能轻易的走出农村,因为在城市中并没有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作岗位开始增多,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会面临人与机器争夺劳动岗位的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