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从奴隶到将军》原型,49岁英年早逝,死后被蒋军辱尸
相关推荐
-
开启革命新阶段——“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
来源:经济日报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从高潮转向失败.此时的中国政局,矛盾重重,内外交织,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难的理论与实践摸 ...
-
三十万大军追击一千人,被追之将却哈哈大笑:来得越多越好!
1930年7月,蒋介石亲自赶到南昌,调集30万大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的处境十分险恶. 红军总部决定,除留下红十二军牵制.引诱敌人东去外,全军西进,以隐蔽行军跳 ...
-
被恶霸夺妻,17岁农民参军复仇,22年后成司令回乡却发现物是人非
在旧社会,农民没有话语权,命运都掌握在有权有势的地主手里,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地主为非作歹,妻男霸女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叫李文清,因为被恶霸夺妻,一怒之下参加了红军,开启了自己的 ...
-
开国中将刘忠回乡寻母,却发现母亲沿街乞讨,痛哭大呼:儿不孝啊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这是清代名家蒋士铨(quán)的<岁暮到家>,可怜天下父母心 ...
-
历史的烽火的主页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1930年-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次对红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领导下,反围剿均取得了成功(其中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没有办法参与 ...
-
罗炳辉将军英年早逝,其子对父亲的牺牲耿耿于怀,75岁才放下怨恨
对于人们来说,父爱虽然没有母爱直观,却如涓涓细流,从出生后便一刻不停地滋润着自己,父亲亦是每个儿子一生之中最坚强的后盾. 可是对于革命烈士之后,"奴隶将军"罗炳辉之子罗新安而言,父 ...
-
戴济民:从“戴菩萨”到“红色华佗”的转变
戴济民,1889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一个贫民家庭,早年求学于汉口大同医学院,接受了良好的医学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戴济民来到江西九江,投身革命军的救护工作.1913年,戴济民在江西吉安创办了私 ...
-
1988年,评出36位军事家,11位牺牲在建国前,他们是谁?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经过反复的评定,最终评出了36位军事家,这36人都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遗憾的是,36位军事家中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 ...
-
《红星照耀中国》1-12章导读练习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前言.第一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本书作者是__________,他出生于_________,一九二八年,在中国大革命陷于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了________.在中国 ...
-
大黄与名人的故事 --- 大黄救治罗炳辉
作者/张存悌等 大黄救治罗炳辉 新四军名将罗炳辉将军一生富于传奇色彩,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主人公罗霄将军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1942年夏,罗将军患了温热病,高烧不退,时时说胡话.当时 ...
-
为报夺妻之仇他选择参军,22年后成副司令返乡,恶霸吓得自尽
参军的理由有很多种,不过相信在战争年代.大部分的战士,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拿起武器和侵略者做斗争.当时年轻的李文清,想要报夺妻之仇,选择了在1930年加入红军.并在22年后成为军区副司令,在他回到自己 ...
-
读史札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两面派'与'黄色村庄'新策略
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散见于工作部署和经验总结中,令人惊讶地提出和强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搞两面派和黄色村庄".这种特定时期的敏感词'两面派'.'黄色村庄',究竟是何意思?有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