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两面派'与'黄色村庄'新策略
相关推荐
-
红军长征,陈毅留下打游击,被困山洞20天,多亏一女子相救才脱险
陈毅元帅是十大元帅之中唯一没有走上长征路的元帅. 自1934年10月起,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北上以后,留守在南方的陈毅等人,率领着余下的红军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斗争. 尽管留守,然而这三年的游击战斗的艰难 ...
-
项英为得力人选发愁,陈毅主动推荐,项英:谁?陈毅:近在眼前
1935年的冬天,赣粤边游击根据地进入了三年游击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 这年的冬天,赣南山区下了一场几十年未有过的大雪,树枝上,茅草上,到处挂着一串串冰凌.冷风吹来,相互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连 ...
-
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和项英怎样领导留守苏区的红军继续奋斗?
作者:老赵(琴心三叠) 群英竞秀话古今,史海纵横勾浮沉.身在草泽天涯路,仗剑狂歌写琴心.欢迎大家来到老赵历史杂货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八万余人开始长征,"西进&quo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3)
油山垦殖场的"烈士树".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许多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被吊死在这棵树上. 4月中旬,陈毅和项英在大余县西部长岭召开军政干部全体会议,针对队伍中存在盲目乐观.盲动主义.悲 ...
-
1934年,留守在苏区的部队情况什么样?三年的艰难斗争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蒋介石制定的所谓"铁桶计划",亦步亦趋地向苏区的核心围拢.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央红军总部以及红一.三.五.八 ...
-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1.6万留守将士后来经历了什么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一路从湖南来到了井冈山.建立和恢复党组织,吸收袁文才.王佐进入队伍,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逐渐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 ...
-
1935年,陈毅看一张旧报纸后泪流满面,后又哈哈大笑:鲁迅可帮我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红军在长征途中 中央红军长征后,根据地遭到了敌人的 ...
-
项英的警卫员,跟随领导打游击2年多没住过房子,建国后任县团级
项英是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原名项德隆,1898年5月出生在湖北武昌县一个职员的家庭里,其祖籍是武昌舒安乡项家村.项英的祖父因会种花.植盆景,由乡下搬到了武昌城涵三宫 ...
-
项英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在我党历史上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也有某些失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是项英一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他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史学 ...
-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领导人序列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领导人序列
-
读史札记‖都是性情惹的祸
□ 高晓亮 杨修 被曹操诛杀,根本原因不是他聪明过头犯了错,而是他性格恣睢无畏惹下祸. <典略>记载,杨修字德祖,出身于官宦世家,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建安中期,被举孝廉,担任 曹操 的主簿 ...
-
三年解放战争中,180万国军起义,这十次起义影响最大
解放战争开始阶段,有些爱国将领不愿打内战而起义:1948年国军兵败如山倒,起义更是此起彼伏.以下十次起义影响最大. 1.高树勋(1945年10月30日) 他是冯玉祥的旧部,1914年参军,从手枪连班长 ...
-
拙作《胶东读史札记》之出版信息、简介及自序
这个消息对于不少朋友来说,或许有些突兀,但它的确为真.今年3月份,本人拙作<胶东读史札记>,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付梓.至4月中旬,样书已经寄到笔者手中.后续发行事宜,将由出版机构负责. 捕 ...
-
明朝的宦官专权 || 读史札记 || 天山夜话 || 灯下漫谈之十七
宦官现象,是人类历史上最丑陋不堪的一种社会形态. 达西 宦官,又名太监,本是专供皇室成员役使的奴仆,是被阉割后入宫服务的男性. 宦官古已有之,也不是中国特有,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古代都有相类似的角色,它是 ...
-
新书速递丨王双怀教授所编《史念海读史札记》出版
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 以此存心,乃有事业可言! --史念海先生 追忆先生 | 史念海:<黄河颂> (点击链接或图片查看详情) 陕西师大王双怀教授 悉心整理 逐条编次 三百条手札 翰 ...
-
唐运家丨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作者:唐运家 商鞅乃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中国历史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当时中原诸国不屑一顾的荒蛮戎狄之秦国,因商鞅变法革故鼎新而崛起,跻身战国七雄之列.秦国能 ...
-
陈毅警卫员宋生发回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大庾岭脱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转移后,我们坚持在粤赣交界的大庾岭上打游击,开始了难以想象的艰苦的日子. 1936年3月里的一天,我跟着项英.陈毅同志等六人,到江西省赣南的大庾岭西南约六十华里的一个小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