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留守在苏区的部队情况什么样?三年的艰难斗争
相关推荐
-
项英的警卫员,跟随领导打游击2年多没住过房子,建国后任县团级
项英是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原名项德隆,1898年5月出生在湖北武昌县一个职员的家庭里,其祖籍是武昌舒安乡项家村.项英的祖父因会种花.植盆景,由乡下搬到了武昌城涵三宫 ...
-
红色电波神秘“出动”,从他和半部电台开始……
他来自一个耕读传世的农家,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毕业生:他靠着"一部半"电台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因为他和他战友们的努力,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的革命历 ...
-
读史札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两面派'与'黄色村庄'新策略
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散见于工作部署和经验总结中,令人惊讶地提出和强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搞两面派和黄色村庄".这种特定时期的敏感词'两面派'.'黄色村庄',究竟是何意思?有何作用 ...
-
讲好牛田故事:烈士蔡金楷(二十六)
编者:胡家密 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龚姓的祖源地,全国300 ...
-
《瑞金风云录》第一回 下井冈五战失利 进瑞金一战奠基
瑞金风云录 (一) 朱家柏 刘 良 专家云: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 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在以瑞金为 ...
-
开国上校彭嘉珠回忆艰苦的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同志的率领下,被迫离开省委和湘赣军区所在地--江西永新的碧江州,冲破敌人重围向湘南运动.在红六军团离开碧江州后,省委和湘赣军区也只好从碧江州转移到了牛田圩 ...
-
高波(能文亦武双英才)
高波1913-1948),原名高如化,别号连峰,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少时先后在小学和米脂三民二中读书.1930年,投奔参议陕政的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当过勤务员.警卫员.副官.1934年考入西 ...
-
刚到陕北苏区时经济情况一直很困难
李德晚年在<李德回忆录>中描述了刚到陕北苏区时经济情况一直很困难,虽然独立部队偶尓袭击一下与苏区交界的国民党统治区,但收获甚微. 年底还在延安以外.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贸易,但困难的情况 ...
-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部队怎样?陈毅:我们像野兽般生活
(说历史的女人--第1575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转移,开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想要顺利而安全地转移,自是不易.因此,为 ...
-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1.6万留守将士后来经历了什么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一路从湖南来到了井冈山.建立和恢复党组织,吸收袁文才.王佐进入队伍,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逐渐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 ...
-
台儿庄大捷的隐形功勋部队第110师 一 组建情况和参战之初
陸军第110师,1938年3月15日在河南巩县成立,是由原补充第贰师*改称,隶属于第十三軍(軍长汤恩伯兼),首任师长张轸(字翼三,河南罗山人,保定軍校6期.日本陆士中國队14期),副师长王晓民,师参谋 ...
-
1934年,一乞丐来到苏区瑞金点名要见周恩来,三天后红军开始长征
原创Talk历史2021-05-05 00:47:23 1934年10月7日,中央苏区迎来了一名蓬头垢面.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断了4颗门牙的乞丐,当这名乞丐见到一名拿着枪的红军战士后,一屁股 ...
-
中央红军长征后,这五位重要领导人留守苏区,最终命运如何?
说到长征,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当时在博古.李德等盲目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中央红军从苏区撤退,开始了战略转移.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中央红军并没有全部撤除,还有各种武装 ...
-
红土缅怀丨连载(11)《永定人民革命史》:第二编 永定苏区的创立发展与挫折(1927.8——1934...
永定苏区的创立发展与挫折 (1927.8--1934.10) 第六章 溪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与金砂"分田试点" 第三节 金砂"分田试点" 依靠群众,首创分田办法 ...
-
冀中部队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3)
(接2) 丙.战斗情况下的政治工作: 一.伏击战斗的政治工作特点: 伏击战斗的特点是在隐蔽秘密中争取主动,战斗开始后,即以猛烈的动作,短兵相接,迅速解决战斗.脱离战场.其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保 ...
-
冀中部队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5)
(接4) 四.村落防卫战情况下的政治工作: 村落防卫战斗,一般多是在敌人占优势,在我不便转移时依据村落的有利地形抗击敌人,以最大的坚毅顽强沉着的精神,大量杀伤敌人,以实现保存自己,待机转移,争取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