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游学营来啦!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西天目吧!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写在前面……

经过了漫长的蛰伏,我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不仅如此,近期还有一条好消息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低风险地区返京不需要核酸证明!这就意味着,我们又可以出京,去一起探索那些来自不同山野中的万物生灵啦!
自从2020年疫情开始后,无疑给我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这也使得我们这群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人很难真正地走进户外,去感受、去发现、去了解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实际上,在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后,工作室的老师们也与大家一样,想趁着这个机会,赶快前往野外,和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老朋友”们相聚,舒展沉寂了一整年的身心!
然而,每年五一小长假时,不少地方都会有拥堵的现象。那么,有没有一个地方,既可以邂逅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又不会像很多景点一般出现“人挤人”的尴尬?当然有!本次,我们将前往一个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在生物爱好者心中犹如的仙境之地,那便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理想国度——西天目!
天目山自古以来便是以环境优美、生灵繁多而闻名天下。不少文人墨客也曾在这里撰写下描述天目山奇景的传世佳作。唐代诗人李频就有“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的精彩描写;而《五律·天目山》写道的“天目千重秀,奇花遍地开。层林尽染竹,峭壁怪石栽。丹桂飘香彩,清幽古寺斋。流泉飞瀑布,百鸟报春来”更是将天目山的生物景观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见,天目山,确实是各类生灵栖息的乐园!
而如今的天目山,更是有“中国物种基因宝库”之说!此处有着数不清的美丽植物,更栖息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动物类群。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如“天目琼花”、“天目铁木”、“天目贝母”、“天目凤仙花”、“天目风毛菊”等以天目山命名的植物种类?天目山独特的环境除了是各类生物的家园,更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特有物种!这些美丽的生灵,我们只能在此地才能一睹芳容哦!
如果你是一名昆虫爱好者,这里一定会让你过足“昆虫瘾”!早在2002年,由吴泓老师等人便出版了《天目山昆虫》一书;近期,由众多动物学家共同执笔的《天目山动物志》也在逐步更新与完善中,其中仅昆虫就有数卷之多。这些都足以证明此处的昆虫丰度和重要性。本次活动,大家也会在汪阗老师的带领下,来一场充实而又全方位的昆虫考察!
当然,天目山还有一大类生物每年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驻足,那便是有着“飞羽精灵”之称的鸟类!据不完全统计,仅天目山记录的鸟类物种就有数百种,且每年还有新纪录在不断更新!鼎鼎大名的三宝鸟、白鹇、仙八色鸫、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以及各种各样的猛禽都在此地栖息。我们按照“一早一晚”的观鸟方法,一天之内邂逅数十种鸟几乎不在话下!
天目山的珍稀鸟类代表——仙八色鸫
而夜晚,众多的两爬生物也将陆续登场!我们既可以听取蛙声一片,还能偶遇蜥蜴、石龙子,甚至神秘的蛇类。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仔细地观察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生物,在大自然中的一举一动。
怎么样?无论你是昆虫爱好者、植物爱好者、鸟类爱好者、两栖爬行爱好者,还是生态摄影爱好者、自然探索爱好者,这个五一,我们都会让大家过足瘾,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自然博物学之旅!

活动的安排与行程:

和以往的游学营不同,本次我们将全程于浙江西天目进行考察,充分探索、了解和学习生活在这里的各类生物知识。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安排有生态摄影培训、夜间灯光诱集、夜行动物探索、亲手采摘竹笋等十分有意思的环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的安排与行程吧!注:以下行程为计划行程,活动中若遇临时情况会稍作调整~)
Day 1
下午14:00左右,我们在杭州东站集合,乘坐大巴车前往目的地。由于时间原因,第一天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只在营地周边进行简单的探索活动,以及科学考察系统讲解。吃过晚餐后,我们会对初涉考察的同学们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我们还会开启灯光诱集活动!当然,在老师们进行布置时,将会一步一步地讲授灯诱原理,以及布置方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Day 2
吃过早餐,我们将沿着天目山的林间道路进行鸟类考察。天目山是中国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在这里生存着众多的珍稀鸟类。鼎鼎大名的白冠长尾雉、蓝翅八色鸫、领角鸮、鹰鸮、白鹇、勺鸡等均在此地有明确记录。除此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鸟类物种在此集结!只要用心搜寻、观察,我们一定可以在个人的观鸟记录上增添新的种类。
之后,我们还要前往著名的冰河遗址。在那里,不仅植被丰富,还有大量的昆虫、鸟类等生物聚集于此!有了这么多的美丽物种,怎能不记录它们的唯美瞬间?汪老师将手把手地传授生态摄影技巧与窍门,同学们搜寻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后,开始进行生态摄影训练。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拍摄出令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生态大片”!
午餐后,我们将在汪老师和苏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地的水系进行着重考察,共同完成西天目溪流原生生物探索。汪老师将负责以蜻蜓目昆虫为首的溪流无脊椎动物,而苏老师则会为大家带来溪流原生鱼类的讲解。同时,参团的同学们还有可能参与一项目前正在进行的昆虫科考项目,届时将由汪老师为大家揭开神秘面纱。
晚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昆虫灯光诱集,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在诱集的同时,我们还将一起进行令人激动的夜探活动。如果幸运,我们将邂逅众多的两栖与爬行动物!而苏老师,则会将它们不为人知的秘密,为同学们娓娓道来!
Day 3
连续两天的夜间考察,相信大家可能会感到些许疲惫。故而我们将安排大家进行更有意思的活动。话说,来到了天目山,怎么能不采摘鼎鼎大名的天目山竹笋,以及天目山山茶呢?这天上午,我们便要开启“丰收模式”啦!同学们将和家长一起,走进竹林、茶园,亲自体验一把采摘的乐趣。而采摘的所有收获,都将为大家直接打包带走!回到家中,尝尝亲手采摘的竹笋,再泡上一壶自己采摘的天目山茶,一定十分惬意、满足!
下午,我们将踏上寻找甲虫的路程!也许你会问,这个季节我们真的能看到甲虫吗?我们将要去哪里寻找这些身披铠甲的小武士?别担心!老师们将传授大家另类的昆虫考察方法!而具体的实施,将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
这天晚上,可以说是活动的最高潮。我们将一起炒茶、制作青团,并在欢声笑语中总结本次的科考之旅。记得在上一次活动时,大家有的在灶台忙前忙后,有的在桌上制作美食,还有的则在一侧品茶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犹如大年三十一般的氛围。这次,让我们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慢生活吧!
Day 4
一早用过早餐后,我们将乘坐大巴车返回杭州东站,为防止交通堵车的突发事件,我们建议大家购买当日下午14点以后返回北京的车次。午饭大家可在火车站自行解决(别担心,站内有很多餐饮可供选择)。至此,地球记忆西天目考察活动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一期西天目游学营合影

西天目部分生物类群一览:

夸了这么长时间西天目的物种,也许会有人将信将疑!没关系,正所谓“有图有真相”!让我们先来看看,汪老师在西天目中记录的部分物种吧!

珍稀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  汪阗摄

有着“天目之星”称号的阿锹甲  汪阗摄

难得一见的葫芦锹  汪阗摄

美丽的黄翅绿色蟌  汪阗摄

难得一见的克氏头蜓水虿  汪阗摄

“鸽子鹰”——红隼  汪阗摄

有着“红眼鹰”称号的黑翅鸢  汪阗摄

美丽的普通翠鸟  汪阗摄

优雅的中白鹭  汪阗摄

憨态可掬的原缨口鳅  汪阗摄

被称为“超声波”蛙的凹耳臭蛙  汪阗摄

憨态可掬的大泛树蛙  汪阗摄

暗夜杀手——竹叶青  汪阗摄

天目山特有种——天目地黄  汪阗摄

形态有趣的蝴蝶戏珠花  汪阗摄

当然,这些可远远代表不了西天目那丰富的物种。要想一览这里的生物多样性,那就快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山峦之中吧!

主讲老师简介:

汪阗: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昆虫学研究者,野生动植物生态摄影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自由撰稿人,北京自然博物馆外聘教师,多家中小学(如北京四中等)外聘科学指导教师,资深自然博物探索爱好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蜻蜓目昆虫系统分类。曾撰写《北京蜻蜓生态鉴别手册》、《酷虫野趣》;参编《南岭自然观察手册》、《中国西南野生动物图谱·鸟类卷》《奇趣大自然·成长吧!》、《物种100生态智慧·贵州卷》;特约审校《你好!动物朋友》、《你好!地球家园》等书籍;最新著作《虫行天下:繁盛的六足传说》现已上市,并评选为2019年自然好书奖。参与小学生教材《新版语文主题学习·奇妙世界(二年级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写,于《大自然》、《中国国家地理》、《森林与人类》、《博物》等科普杂志发表科普文章不计。本次担任无脊椎动物、植物、鸟类讲师,生态摄影指导及总领队!

苏亮:地球记忆工作室核心教师,生物多样性爱好者、两栖爬行动物及鱼类研究者,职业植物饲育人士,资深自然探索爱好者。长期从事航天工程育种及动物保育繁殖工作,有着极为深厚的两栖爬行动物及生物饲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两栖与爬行动物行为及生物保育等。曾受邀前往CCTV“科学动物园”节目担任动物宣讲人。于《大自然》、《地球》、《森林与人类》、《博物》等科学杂志发表科普文章多篇,参编《物种100·生态智慧·黑龙江卷》、《物种100生态智慧·贵州卷》等书籍。本次担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讲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