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的鼻祖,沈度楷书写《心经》,朱棣赞曰:我朝王羲之

“馆阁体”的鼻祖,沈度楷书写《心经》,朱棣赞曰:我朝王羲之。
“馆阁体”,在明代也叫“台阁体”,注重实用性,是当时的科举学子为了应试需要而诞生的一种标准楷书字体。
“馆阁体”虽然精到端庄,但是一些书家却并不认可这种书法表现形式,认为其用笔单调,结体单一,甚至连字体大小都基本没啥变化,状如算子,缺少一定的艺术美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


“馆阁体”到底美不美,咱们在这里也别去空费口舌去争论了,还是用作品来说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馆阁体”的代表人物沈度写的楷书《心经》,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种风格是你喜欢的吗?
沈度,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因为擅长“馆阁体”楷书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誉其为“我朝的王羲之”。在“馆阁体”盛行的明清时期,很多学子以沈度的楷书为模板进行练习,以应对科举需要。
说实话,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馆阁体”,重点不在体现自出新意的书法美感,追求的是黑亮方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博得主考官的赏识,增加一些卷面分。
如果和历史上的楷书名家相比较的话,“馆阁体”确实有不及之处,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比不过欧阳询颜真卿,就全盘否定他的艺术价值。别的不说,单说那种用笔的精准,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至少,他比那些乱涂乱画,让人看不清头绪的街头行草要好很多。


现在我们去评价别人楷书的时候,已经很少提及“馆阁体”这个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印刷体”。
就说当代的楷书名家田英章吧,喜欢他的朋友,会对他的楷书赞誉有加,不喜欢的呢,则会评价说他的楷书就是媚俗的“印刷体”,匠气太重,离真正的书法艺术相去甚远。

沈度的“馆阁体”,以及田英章的所谓“印刷体”,到底有没有他的艺术价值,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书法,我们个人无法去真正的评判。正所谓,存在即道理,这一切,还要交由时间去验证。

现在的书坛,放眼看去非常的繁荣,各路名家高手纷纷施展自己的独门绝技。在这其中,有潜心钻研传统的高手,也有别出新意的革新创造,甚至还有一些为了博取大家眼球的“搞怪书者”在那兴风作浪,说实话,看着挺热闹,实际上却有些无序,甚至杂乱。
大家也不用担心,书法艺术历经几千年依然繁荣,自有其中的道理。在这偌大的书法世界里,偏门左道影响不了向前的脚步,真正能走得远的,还是那些扎根传统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