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的写作秘笈(五)----日记和书信写作

本讲为阿信写作课第二讲

主要的目标:让阿啃知道名人多的是。有一次我在绍兴,阿啃带我去游绍兴的会稽山,说是天下名山。我说我知道,我是王阳明的学生,当年王阳明游南镇就在会稽山,我就问他会稽山海拔有多少米?他说海拔至少1000米。我冷笑了几声,2005年的时候我开着车从成都到了甘孜州,到昌都,从昌都到了香格里拉,又从香格里到丽江,从丽江再回到城都。沿途经过30多座高山,海拔3000米一下的山对我来说都不是山。今天我要把讲课的高度控制在珠峰大本营,然后让阿啃去登一登珠穆朗玛峰。

今天讲课最主要的目标是经过第一讲已经基本上走进了桃花源,我有本事把你忽悠进了桃花源,但是如果写作一直不能提高,那兴趣也难以持久,本质还是看不到桃花源美的实质。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2-1,  人类语言之方向与局限!

我们仍然从打破偏见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偏见入手。有的人说我写作能力不行是因为我的文字功底不好。我今天发了一篇王力的文章,中国的语文大家,他谈到学生的作文水平问题不是文字问题,而是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所以今天解决思维能力问题,运用你的直觉和常识在人不怀疑处存疑,让你思维走向深度和广度,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

你不要在群里问我,我的文章有什么问题,我的字句有什么问题,我哪里写得不够好。我说这不重要。重要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回应一下王胜兄的问题,人类语言的方向与局限,我当时豁然开朗,当时九几年我见了一个朋友,他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刚毕业,准备到北大读硕士。我和他谈圣经,谈到上帝,说神爱世人,信他的不灭亡,得到永生。

他沉思了一下,说这段话有问题,说爱心不够,我说哪里不够,他说不信他的灭亡,太狭隘了,应该再加一句,不信他的也永生。我觉得太精妙了,本来这段话是有方向的,信他的才永生,经过这个朋友的逻辑思维,对这段话来了360度的角。信也永生不信也永生,就考试答不答题都100分。从这里我知道所有的语言都是有目的的,那种四平八稳的语言没什么价值。

我做学问的功力全部来自王阳明。我喜欢讲中国传统的知识,下面这段话是绍兴莫晋写的,他是中国道光年间考过进士第二名,是一个榜眼,相当于全国高考第二名。他年轻时喜欢王阳明,也喜欢问别人我的文章写得怎么样,我的词句有什么问题,到了40岁时候不管措辞、文句,潜心研究学问,明白学问的真迹;他还是出版人,重新出版了《明儒学案重刻》。《明儒学案》是浙江余姚人,因为余姚造1949年六月份之前归绍兴,我们做学问需要了解历史,绍兴当时叫山阴。他当时说了这段话,对我非常有帮助,让我认识到古人“因病立方,原无成局”你不管读《论语》,还是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它都是一个药方,我们一定要明白孔子和王阳明都是医生,他们医这个社会的病,医人心的病,所以“因病立方,原无成局”治病前首先主要看你得了什么病,然后开什么方。然后“通其变,使人不倦”。

各位对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国教育史也许比较陌生,要了解中国教育史,必须读《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钱穆先生一身的学问就是从这两本书开始。我因某些机缘读了钱穆的书,了解到一些中国学术源流的变化。孔子和孟子和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为什么不一样?产生不一样的源头是什么?他们想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你只有了解到这些之后,才明白《论语》只是一种药方。如果你不懂得药理的话,会很枯燥,后面又加一句,“通其变,使人不倦,故教法日新,理虽一而不得不殊”。古代的教书人不管孔子也好,朱熹也好,王阳明也好,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由于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背景,遇到的问题不同,社会的变革不同,他们的药方不一样,但是洗完他们变革社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光明,希望建立美好社会的愿望是一样,所以,“入手虽殊而要归未尝不一”。

那天我谈到应试教育,我用来一个全称判断,所有的老师。王胜说这个不行,应说部分老师。但是因为人性非常诡诈,都会给自己找出路,会认为自己是少数是没有没批评的人,所有人都会从这个缝隙里赚出去。我这个语言也失去了它应有了力量,所有伟大的语言都是有方向的。关于这点欢迎大家批判。

如果有喜欢莫晋的可以深入,也是当过官,也是阳明新学,也刻过书,也写过作品,在清朝里面值得研究,网上关于莫晋的资料非常少,也许绍兴博物馆也许有,因为中国目前《清史》还没有修。你如果进入这样一个领域,就像长江大河一样有力量,不是你的文字写得好,而是有内容。有了内容文字自然会好,没有内容文字再好也不行。

2-2.勇于回答学生问题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我教书的方法比如在群里发红包,是来自犹太人的方法,他们会在经书上涂蜂蜜让孩子添蜂蜜,目的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甘甜,让孩子乐学。当老师的应该不要去回答学生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那么荀子也说,“不问而告谓之傲”。学生还没问就告诉他,就叫傲。真正好的教育不要满堂灌,美国培养领袖的高中15个人,不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就是圆桌讨论。

“问一而告二谓之囋【zá】”囋是浮躁喧哗。学生问一个你回答两个显示你很有学问。我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记问之学不可以为师,造词措句之学也不可以为师。”做学问的人想一想,做教育的源头,柏拉图所写也好,王阳明所写也好,《论语》所写也好,最好的教育的源头是一样的,即“理虽一而不得不殊”。不要轻易回答别人的问题,直到他必须问,到了一点即透的时候,这一点对他人生有帮助的时候,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2-3、鲁日满告诉我记流水账很重要。

我们每个学生从潜意识就认为流水账不行,中国的 学生写议论文比较好,写贡献什么的信口就来,但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能力很差,就是因为不会写流水账,看不起流水账。鲁日满的《清阳耶稣会士》就是例证,他当年在苏州常熟天主教教所。他用一个本子,记每天的日记,就是流水账,买菜花了多少钱等等。西方的汉学家就根据他的日记和书信来研究,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文献,通过研究那个时代一两银子一个铜板的购买力来研究当时的物价水平。

我想我如果当时也写日记,我85年读大学,就可以了解当时物价的文献,因为现在我做阿童木教育对经济越来越关心。你会发现流水账哪怕就每天的记账也很有价值。我看《洛克菲勒自传》,他十一岁时每天晚上九点钟开始核算每天的账目,要精确到一个美分,他们每天。我们做学问讲究粗枝大叶,讲究仗义江湖,李白诗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朋友来了使劲喝,我发现严谨的日记,把自己的财物记下来,从小记账,让自己经济独立,对培养现代公民很有帮助。

2-4日记是时间管理的工具。

我读了《卫斯理日记》,英国卫理公会的创始人,他在20多岁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利用古英文写的,看了那个人的书他就开始写日记,那个人告诉约翰卫斯理写日记是时间管理的工具,要成为高效时间的运用,要成为领导人必须会管理时间。我已经把这本书找到,准备联系先锋学校的刘校长,把它翻译成中文,因为他是川大英文系毕业。德鲁克说,世界上最稀缺资源不是金钱,也不是石油,也不是粮食,是时间。你每天做什么事记下来,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过一段时间你得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2-5写日记:战胜消极的最佳方法。

我看了另外一本书《穷人思维和夫人思维》,有这样一章《写日记是战胜消极的工具》,这个人说他以前是穷人思维,之后变成富人思维了,变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一个变化是写日记的妙用。以前是消极思维赚不到钱,我是笨蛋,但是有了富人思维之后,把每一个危机变成机遇。

2-6 日记的大能。

记录日记让自己变得强大,是一个强大的过程。他的日记是研究现代史最为宝贵的文献,现在保存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要带上手套看只能手抄,不能拿走。也有人说因为他是名人所以他的日记才有名,要学会另外一种思维,如果他不每天坚持写日记,几十年的坚持,他能成为蒋介石吗?他曾经是一个花花公子,在28岁时还默默无闻,就是一个期货公司的老板是失败的老板,亏了很多钱。然后跟着孙中山干革命,1915年开始干革命,然后成就他一生的事业。

未完待续

跟阿信老师学写作(一)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二)-----如何“破解能说不能写”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三)

阿信的写作秘笈(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