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一家公司!

今天有点钱到账,买了一点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我自己设置的上限仓位是20%,今天买了3%的配置。

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外来资金就够买这么点,另一方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伊利当前估值处于合理估值,并不是低估估值。

关于伊利的深度分析,这个我在《伊利股份的抄底价格!》这篇专栏里和大家说过,这里不多做赘述。

伊利这公司,我个人是不能接受贵的价格买入的,哪怕贵一点点的价格我也不会接受。

毕竟它的生意属性和竞争格局以及生意模式不允许它有估值的溢价。

所以,买伊利赚钱,你很难赚到估值溢价的钱,不相信大家自己看伊利过去几年股价的走势和估值的走势,几乎每一次股价大幅下跌,都是因为估值过高导致的。

包括今年的大跌,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是“贵”。

奶制品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成熟期的行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力少,想象力少就会导致市场不会给这类行业太高的估值溢价,稍微高估一点,准会打回原形,这就是这类行业的最大特点。

如果这是一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行业,而且成长劲头十足的公司,那么给予高估值溢价这可能是合理的,但对于成熟期的行业来说了,谁去年在明知高位不便宜的时候,还在鼓吹大家接盘,说什么好公司不看估值的言论,我认为这就是对大家不负责。

同样的例子,还有美的,双汇.......

也正因为如此,这类公司最佳的投资时机其实是光芒暗淡之后的时候。

*****

之前和大家说过,我自己多年的经验是,消费股的估值中枢就是30pe左右。

而在这个估值中枢的基础之上,我一般会根据竞争格局;生意模式;护城河;成长性等几个维度去做一个主观的调整。这个调整是在30pe的基础上±10pe来调整的。

奶制品行业的增速虽然不及十几年前,但需求一直都在,目前在这个行业里虽然参与公司较多,但严格意义上来说,玩家数量也比较可控,并且已经形成了蒙牛伊利双寡头垄断的局面,所以在竞争格局上,虽然没有高端白酒那么低,但至少也算可控。

我国老百姓对奶制品的需求量,一直有,所以奶制品行业的成长性大跌倒不至于,大概率会出现稳定增长的格局。

整体来说,奶制品在整个大消费里,绝对不是上乘细分行业,但绝对也不是垫底的,正因为这一点,我认为伊利股份的估值或者说奶制品行业的估值,我心里主观的打分是会在原有消费股的中枢减5~10pe。

也就是说,我对伊利股份的估值一直就是20~25pe的水平。

其中25pe是我认为的合理估值,20pe是我认为的低估估值上限。当然这个估值偏主观,仅供大家参考。

目前伊利我个人认为处于合理偏下一点点,距离我心里的低估位置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先少买点,以后看给不给机会增加筹码吧,涨了赚收益,跌了赚筹码。

伊利是我的一个左侧交易标的,我估计伊利这公司一时半会儿也不那么容易起来,今年伊利就这了,慢慢囤点筹码,要说赚钱今年估计也难,大家不要乱抄作业,主要看我的思考。

全文完。

我跌倒了不要紧,大家别跟着跌倒就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