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陈敏:感性的应付者:A校教育学专业的学习倦怠体验


一、学习倦怠的类型
学习中有过倦怠的感觉。最严重一次是不想学习,但是又不得不学习,就很无奈、无助,当时甚至还有一些绝望,看到学习的东西就想吐、恶心、心烦、头痛。我记得我舍友当时倦怠最严重的一次都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在医院住了几个月才回来的。
学习中有过情绪崩溃的时候。主要是作业写不出来,但是还要交,可是自己一点思路都没有,你又不能不交,反正心里就特别特别难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的,就很焦虑,就是刚刚说的很绝望吧。然后我是就向同学吐槽,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吐槽出来。接着就会哭一场,之后就继续写,最后再给自己限定个时间,如果还是写不出来,那就可能随便应付了一下那个作业。希望得到指导,如果有人给我提供个思路、建议、方向,可能就知道怎么写了。
学习中有过极端懒惰的时候。是那种学的实在太累、太累太累了(心累),有一两个礼拜就不想去动,不想学习的那种。我就躺在床上看电视,连着看两三天缓缓,之后再继续。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去放松一下,聊一聊,吐槽一下,之后互相鼓励。
学习中有过动机太弱“不想学”的问题。一方面动力不足,压力也不是特别大,反正就不想去学,对我影响也不大,不学和学好像也没多大差别。之前我们有个名著导读课,原本我对这个课的期待还挺大的,但是去上课后发现老师不仅没有教我们读名著的方法,而且也没有仔仔细细带着我们读过一本书。每周就布置原著翻译作业,当时感觉挺难的,也不会翻译。之后上课仅仅就把原著里面的英文句子在拿出来让我们翻译成汉语,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讲,给我的感觉就跟上翻译课一样,也没啥用,因此就不想去学,之后上课就随便应付一下。我希望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有目标就会有改进。希望外界更多的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学习中有过能力太弱“不会学”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自己不太擅长的方面,需要去学,但是可能就不会学。最后自己在学的时候,肯定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一个效果。从小英语都不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时常感到无助和无奈;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单词明明认识,文章也能读得懂,但是最后还是会把题做错,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就感觉不太会。希望得到小伙伴更为实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或者传授一些经验给我。
学习中有过“既不想也不会学”的问题。该学的知识太难了,就感觉很无力、很无助的感觉。比如说比较难的课程,然后你这个思路也理不清,然后这个课程正好考试也不考,就是个选修或者考查课,但有需要修学分,就自己就侥幸心理,然后考试就随便写写,也不会挂科,所以就那么过去了。希望有同学能督促我,跟我一块儿学。
学习中是否有过“纯粹学累了而倦怠”的问题。主要是在长时间去完成一个任务,在那个时间段很少休息,学着学着就学累。比如说在考研的过程中,明明很疲惫,身心俱疲,但是还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完成计划,不能打乱自己的计划,因为一旦打乱之后,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安排和计划,从而影响到复习的进度。而且平时都是自己学习,可交流的人也很有限。这时候需要放松,先去缓解一下疲劳,比如说睡觉、跑步、看电影......外界也帮助不了什么。
学习中有过“纯粹迷茫了而倦怠”的问题。当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时候,久而久之就会倦怠。感觉自己成天在浪费时间,但想学又不知道如何学,怎么学。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很自由一天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主要是对自己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不是特别了解,缺少一个对自我的认知。这需要和同学以及学姐学长及时沟通,多向高年级学生取经,通过学长学姐的就业方向预判一下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为之做准备吧。希望能得到外界的指导,帮助我消除这种迷茫。
二、学习倦怠的领域
在课程、科研和实践方面,我在课程领域学习倦怠稍微严重一些,因为在这个领域中,接触得更多一些。像科研方面和实践方面我平时接触的也比较少。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我疲倦了反正就不想动,不想学,倦怠的时候心里还挺焦虑的。但不同之处就是因为不同的领域,倦怠的程度也会不一样。英语这方面感觉更多的是能力太弱,不会学的一个问题。专业课就感觉主要是一方面是学累了而倦怠,另一方面是迷茫而倦怠。写论文方面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如何下笔,也没有人来给你指导,所以就不清楚该怎么办,每天坐在那里想干又不知道怎么干。实践领域的倦怠,主要是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形式主义很严重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每周例会有事没事非得开一个多小时,就不能长话短说嘛,有时感觉真的没啥可说的了,还要在那说,有时真的就很无语,久而久之就感觉很倦怠。
三、学习倦怠的内因
倦怠和性别无关。我觉着对于男生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打游戏,然后对女孩子来说也有打游戏的,但更多的看剧,这些都可以引起倦怠,我个人觉得男女生应该都有倦怠了,只不过原因不一样。
倦怠和年级有关。年级稍微高一点,可能更加容易倦怠,因为我们知识的学习越到高年级,不管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学习的强度都越大,所以这个时候更容易倦怠。我刚上大一大二,可能是刚摆脱高考那个时候,学习相对而言会比较放松,然后重视心也没那么强,那个时候可能会想着出去玩还是怎么着,但我觉得这也不算倦怠吧,但是可能相较于大三大四你面临着选择,不管是学业还是就业,然后,那个时候你可能会努力的学习,然后这个时候可能倦怠比大一大二会多一些。因为年龄逐渐增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会逐渐的增大。
倦怠和好奇心价值感有关。因为一个东西如果你有兴趣,想去了解他,那么在你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感觉是快乐,不应该是倦怠。因为你想了解他的话,你就会更深入的去探究它,那就是一种快乐的学习,而倦怠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不得不学的感觉。
倦怠和智能学识有关。如果说你的智力、能力、学识不够,你却非要拼命的去学一个东西的话,那肯定也是很费力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信心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在你自信心逐渐减弱的过程中,你的倦怠感会逐渐增强。
倦怠和自尊自信性格有关。如果一个事情给你让你的自尊和自信受到伤害,或者与你的性格不符,可能就更加容易倦怠。性格这个这对学习倦怠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非要说的话我觉得有一类性格比如说,她就是比较好强,然后求胜心比较重,那这些人,相对而言可能不会特别倦怠,因为他们想着我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很优秀,所以不会有倦怠。
倦怠和境况遭遇有关。时间管理如果特别混乱那可能就会更加倦怠,时间管理如果有序一些可能倦怠感就会更低一些。网络成瘾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学习倦怠,有那种网虫就是上课不去,白天睡晚上玩的,然后有点抗拒上课,逃课打游戏。即使去上课坐着就不停的聊天,这些都可能与学习倦怠有关,反正就是不想学,觉得学习好累,然后我觉着打打游戏、刷剧、聊天,很轻松。
四、学习倦怠的外因
倦怠和原生家庭有关。如果说你的原生家庭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关系和谐、友爱很民主的一种状态的话,那么对于你在倦怠的过程中,你向倾诉可能就有更多的人去开导你,你的倦怠感可能会低一点。
倦怠和亲友师长有关。如果说亲友和师长给你更多的鼓励,那么你的自信心可能就会强一些,你可能倦怠感稍微低一些吧。
倦怠和学校学科有关。如果你的学校和学科实力非常强,你旁边都是一些比较厉害的老师,有时虽然倦怠了,那么你的老师也会影响你,给予你一些帮助,你可能就会有更强的一个动力去学习,这个时候学习动力可能就大于倦怠感。
倦怠和社会市场有关。因为市场就决定了你的竞争环境。如果说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小的话,那么可能你的倦怠感就不是特别强,但是如果说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的话,可能倦怠就会更加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