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 (上)
相关推荐
-
长津湖战役,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陆战一师死里逃生
1950年11月27日,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历史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在这一天于长津湖地区,向美军发动了突然进攻,他们的目标,是围歼陆战一师. 作为解放军中最精锐的第九兵团,他们虽然 ...
-
史密斯派40辆坦克死守水门桥,宋时轮严令:不惜一切代价把桥炸掉
长津湖战役,遭到大败的美军陆战一师开始向南撤退!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各路撤退的美军,现在基本全部集结到了一起. 时任美军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考虑到古土里比下碣隅里要小得多,这么多美军士兵挤在一起必然 ...
-
《长津湖》上映,成本 13 亿,这群人为什么一定要拍这个电影?
今天,一再推迟档期的电影<长津湖> 终于上映,这部电影集结了超强阵容--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著名导演 吴京+易烊千玺等演员 <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编剧 ...
-
1950年长津湖战役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奇...
1950年长津湖战役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美陆战一师的师部所在地下碣隅里,在志愿军进攻的头一天里并没有受到进攻美军:中国军队好像满足于占领山顶.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二次战役 ...
-
《血战长津湖》: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比电影更惨烈
9月30日上映的<长津湖>彻底火了! 首日破两亿,两天破6亿,三天突破10亿!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 战斗发生在71年前,中国人民志 ...
-
美军老兵眼中的长津湖:中国人不停地冲上来,脚都烂了,我别无选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中国士兵的肉搏战,他们的脚都冻烂了,却一个劲儿地往前冲,一波接一波.他们只是孩子,我们却别无选择." 这是罗兰德·马鲍的记述,他是原美军陆战一师的一名老兵,马鲍 ...
-
电影《长津湖》中的几个细节,都由真实事迹改成,个个感动人心
昨天下班后,就去看了这部期待许久的电影. 座无虚席的观影厅里,从电影开播一直到结束,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离座. 四周传来的压得很低的哭泣声一直没有停过. 尽管这场血战已经过去了71年,但从屏幕里 ...
-
抗美援朝长津湖之战,志愿军为何没能全歼美陆战一师?天气冷得连枪栓都拉不开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给仍然骄横的麦克阿瑟领衔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打击.第二次战役先从西线发起,在西线战场如火如荼的时候,东线战场的长津湖地区却格外寂静.志愿军第9兵团正在这里严 ...
-
长津湖之战,为何89师仅冻伤400人?多亏师政委王直的一个决策
"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必要时 ...
-
1950年的长津湖之战,双方军队拼刺刀,美军水平怎么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于美国军队有一个不小的误区,那就是近距离的白刃战.一直以来,很多人以为,美国军队擅长依靠空军和炮火的火力掩护,美国军队不擅长近距离作战,更不擅长拼刺刀.其实,美国军队并非不会 ...
-
冯小刚要拍《长津湖之战》,网友建议请蔡徐坤和鹿晗来主演
大家早上好,今天这是怎么了,一起床就发现外面是瓢泼大雨,天都是黑灰灰的,你们那里也下雨了吗.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被许多人心心念念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电影,终于是有了眉目了,导演还是很有实力,而且他拍的战争 ...
-
王牌对王牌长津湖之战
原创:贺 巍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三年前的2017年9月,我到丹东的一次寻根之旅,有一件非常的遗憾事情,就是志愿军纪念馆正在维修,没有能够祭奠我们的先烈们!也成了我一个未了的心愿吧. ...
-
为什么说“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场上最残酷的一战?
祖国不会忘记 战争大片<长津湖>长达3小时零5分钟,定档8月12日重磅献映! 长津湖在年轻一代里已经是一段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的悲壮历史,但这场立国之战不该忘却.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q ...
-
长津湖之战(1950年12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七十三
长津湖之战(1950年12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七十三
-
即使冻死,也要保持战斗姿势!长津湖之战,打出一个全新中国
国庆之际,谨以此文,致敬那些为这个国家救亡图存,并推动其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们. --吾球商业地理 作者|何楚舞.凤鸣.陆宏宇 主编|王千马 原载|<血战长津湖& ...
-
92岁战地记者亲历长津湖之战:百余志愿军战士被冻死后,师长嚎啕大哭
9月30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巨制电影<长津湖>在各地院线热映,影片领跑国庆档,首日票房突破1.41亿.电影中志愿者战士热血奋战的场面可以用火爆.震撼.感动.催人泪下等词语来形容.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