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相关推荐
-
晓锦源:子路一辈子贯彻勇
每个人都要勇,什么是勇? 子路勇了半辈子,但对于勇的标准还有困惑.尽管子路对勇的实践处在自觉的反思与践行中,对自己沉浸在其中的生命方向还是没有清晰的把握. 子路一辈子贯彻勇,最后死在勇上,应验了:我沉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微子第十八 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 ...
-
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入世还是避世,谁来指点迷津? 18.6[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 ...
-
最让你牵挂的是什么?【5104】
上卷 第五十一回 第四节: [原文]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端木持易见解] 南朝有个人叫周颙(yóng),是一个集颜值.才华与性格为一体的 ...
-
四十八讲:到处都是隐士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 ...
-
#每日学论语#18.6【2017-10-23】
#每日学论语#18.6 [原文] 长沮(chánɡjū).桀溺(jié nì)耦(oǔ)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fú)执舆者为(wéi,下同)谁?"子路曰:& ...
-
【第436期】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6章》“鸟兽不可与同群”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愿?
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6章>"鸟兽不可与同群"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愿? 18·6 长沮(音jù).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
-
“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有多牛?王蒙:写给年轻人的智慧
35岁之前的年轻人,是最有干劲也最容易感到迷茫的一个群体. 所以有很多年轻人在迷茫.焦虑的时候,会选择读书来提升自我.改变人生. 但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利用了年轻人的这种心理,使得市面上的各种&qu ...
-
《论语》经典智慧,只读一遍,就受益不尽!
什么书能让你哪怕一生只读这一本,也可以受益终生? 答案肯定是<论语>. <论语>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自古以来,它被诸多名家推崇: 教育家钱穆认为:<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
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
渊回国学:什么是易经?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人智慧的结晶
渊回国学:什么是易经?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人智慧的结晶s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易与天地准.易经全书,不过六七千字.但是,就是这六七千字蕴含着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和智慧.不要认为这是夸张, ...
-
《论语》的智慧: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李炳南居士在<论语集解>中告诉我们,这里的"求"字作"责"字讲,君 ...
-
《论语》的智慧: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识人识面不识心",孔子的这句话,就是专门教导我们如何去识人的. 这句话里的& ...
-
说文解字:王阳明《传习录》,源自《论语》和《易经》智慧
众所周知,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本著作,命名为<传习录>. 关于<传习录>书名的由来,一个公论是来自<论语>曾子的一句话: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