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相关推荐
-
教案集|孙小冬:“家乡的风俗”(六下)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课前准备 向长辈.邻居.书本了解家乡的习俗,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 ...
-
白露过,中秋至,读舌尖上的汪曾祺,开启吃货们的味蕾盛宴
人间草木,四方食事,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 中国人的生活是围绕着舌尖旋转的,"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每逢佳节,吃自然是头等大事.白露已过,中秋将至,是时候畅想一下" ...
-
端午个鸭蛋
沪语朗读:王震 端午个鸭蛋 作者:汪曾祺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沪语改写:浥薇 沪语指导:丁迪蒙 沪语诵读:王震 家乡个端午,交关风俗搭外地一样. 系"百索子".五种颜色个丝线拧成 ...
-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先生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 ...
-
汪曾祺与咸鸭蛋
端午还没到,回家的心就不安份地浪荡起来. 这时日,外婆肯定早就翻出那根古铜色的旧粽针,擦洗得干干净净,放在厨房一隅,然后在清晨和外公一起拎着菜篮去热闹的市场蹓跶,因为要甄选上好食材给我们包香甜的糯米粽 ...
-
乡物 | 跟随老饕汪曾祺学烧肉
写美食,最难是在平实中写出真味. 而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平淡无奇中分明是一个人经历了磨练后充满智慧的表达,他真心爱生活,是润物无声的那种爱,就像山涧溪水一般平静,但又充满律动.无论山珍海味,还是萝卜白菜 ...
-
郭进拴|读《汪曾祺籍》
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汪曾祺集> [郭进拴原创]读<汪曾祺集> 前几天,我收到了由汪曾祺和汪朝亲笔签名的限量珍藏版十卷<汪曾祺集>. 为纪念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 ...
-
郭进拴|读《汪曾祺集》
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汪曾祺集> 郭进拴 [郭进拴原创]读<汪曾祺集> 前几天,我收到了由汪曾祺和汪朝亲笔签名的限量珍藏版十卷<汪曾祺集>. 为纪念汪曾祺先生逝 ...
-
汪曾祺:宋朝人的吃喝
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词.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 ...
-
汪曾祺:马铃薯
马铃薯的名字很多.河北.东北叫土豆,内蒙古.张家口叫山药,山西叫山药蛋,云南.四川叫洋芋,上海叫洋山芋.除了搞农业科学的人,大概很少人叫得惯马铃薯.我倒是叫得惯了.我曾经画过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 ...
-
汪曾祺:七载云烟
相关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 汪曾祺:七载云烟 天地一瞬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昆明以外,最远只到过呈贡,还有滇池边一片沙滩极美.柳树浓密的叫做斗南村的 ...
-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