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老巴减持了航空股国内一片哗然,上一次航空业受重挫是因为911。911事件发生后,市场上短于500公里的短途飞行需求量急剧下滑,人们尽量乘坐汽车和火车代替飞机。短途航空业绩下降了20%,长途航空业绩则下滑了9%。911后人们因为担忧恐怖袭击而减少乘坐飞机,今年因为疫情,航空业再次受到影响。航空股是否值得我们关注呢?对于新冠疫情,国内情况肯定是好于海外的,国内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旅游、商务、货运都在逐步恢复常态,但是海外疫情形势显然还很严峻。
当前分析一家航空企业,主要思考的逻辑是,疫情全面结束是什么时候,公司业务多少来自海外,又有多少间接受海外影响。
并且要明白即使疫情完全消失,顶多是恢复到常态,爆发性的反弹是短暂的,尤其航空业还会受到运力的限制,不能因为明年如果疫情恢复,短期运输量可能爆发,就作为搏一把的依据。A股上市的机场有四家,规模较大的有,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我们就简单对比一下他们的数据。
毛利率
上海机场明显优于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
净利率
依然是上海机场数据更好。
三费占比
毛利率和净利率之间最主要的影响是三费占比,对于机场来说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上,上海机场的三费占比也是三家中最低的。
ROE对比
上海机场依然是遥遥领先
01
上海机场
三家机场中上海机场的数据明显是优于同行的,后台留言询问最多的也是上海机场,看来大家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聊聊上海机场。
只看上面简单的指标就能决定投资上海机场吗?
显然是不能的!
过去业绩好,并不能代表公司未来业绩一定好,至于是否值得投资,我们接下来具体看看的它的商业逻辑到底是怎样的,给公司未来发展做个预判。
02
上海机场的商业逻辑
上海机场主要运营管理浦东机场。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大三角航线的端点,飞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的航行时间约为 10 小时,飞往亚洲主要城市的时间在 2 至 5小时内,航程适中。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直接服务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间接服务区 2 小时飞行圈资源丰富,包括中国 80%的前 100 大城市、54%的国土资源和 90%的人口、93%的 GDP 产出地以及日本、韩国的大部分地区。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具有物流、分拣和监管集成功能的航空货站,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
上海机场的国内陆位绝对没得说,这个生意不是你有钱就能再开一家的。
首先我们看看上海机场的主营业务,按细分领域,航空收入占了37%、非航空收入占了62%,非航空收入中有50%来自商业餐饮。航空性业务:指与飞机、旅客及货物服务直接关联的基础性业务。非航空业务:包括其余类似延伸的商业、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等。浦东机场属于一类1级机场,目前航空性业务等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按照民航局相关文件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非航空性业务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空类业务的弹性不会特别大因为收费标准是统一的,主要来自机场不断扩建带来的吞吐量提升。非航空性收入业务弹性会大一些,经营、消费能力的提高,机场规模的扩大都会对他造成影响。按相关性分类,公司96.83%的营业收入都来自于航空及相关服务。所以浦东机场的人流量以及规模对上机的业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浦东机场最新的扩建工程是浦东机场三期扩建,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完成。2019年9月,机场卫星厅正式启用,形成“两座航站楼+1座单体卫星厅+5条跑道”的设施规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运行需求,机场S1/S2在商业规划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以期加速流量变现能力:公司近80%利润来源于机场非航空性业务,也就是商业、办公室租赁、值机柜台出租等,我们主要来看看这个方面。而非航空业务中,由于免税业务几乎没有成本,毛利率接近100%,
免税业务已成其业绩提升的新动能。
免税业务的政策逻辑是“扩大内需,消费回流”,商业逻辑是“中央财政对地方机场的让利”。高销售坪效+高扣点率下,免税零售是机场最具价值的非航业务。零售活动都是围绕着入店客流量、客单价、成交率3个指标来进行,其基本公式为:收入=入店客流量×客单价×成交率。而枢纽机场巨大高净值客户流量,非常高的国际航线及中转旅客比重也是机场商业的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客流量:上海机场位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当地具有巨大的航空需求,再加上枢纽机场发达的中转和国际航线,国内直达、国内中转、国内国际中转、国际直达、国际中转等5种需求叠加为机场保证了足够的且不断增长的客流量。
客单价:上海机场作为一个枢纽机场,在商业经营上往往能实现更大的“客单价”,原因在于:
1.旅客收入和消费水平高,枢纽机场往往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本地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同时枢纽机场具有更多的国际航线,不管是出国商务还是旅游,此类人群的消费水平更高。
2.离境免税经营拉动商业发展,离境免税购物是机场商业经营的亮点,对旅客来说极具吸引力。免税购物的商品以高奢类商品为主,商品售价有较高优势。上海机场具有众多的国际航线,庞大的国际旅客流量会带来巨大的免税购物需求。上海机场其来自免税店的收入占到全部商业收入的一半左右。
成交率:上海机场具有更多的中转和国际航线,此类旅客候机时间较直达旅客更长。除去安检和登机时间外,此类旅客在航站楼内将停留更长的时间,能有效增加成交率和消费量。
无论是机场流量还是单课消费能力,在正常情况下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海机场17Q1到19Q2连续10个季度的高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均客单价的快速攀升。
三期完成扩建以后未来的人流量也会有进一步增长。
数据来源:Wind,公司公告,上海机场免税销售与扣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