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瑞兽,兔子造型在古玉器中的演变和鉴定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兔子,在古代也是聪明和家族旺盛的代表,所以有了成语“狡兔三窟”、“动如脱兔” 、“兔起鹘落”等。

因而,关于兔子的纹饰和题材,也广泛出现在古代的装饰品中,赋予美好的祝愿。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玉器上的兔题材。

白玉兔形佩·明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玉器上的兔题材作品可归纳为单体玉器和兔纹玉器两类。

前者主要见于商周时期的片雕玉器和隋唐以后的圆雕作品,后者包括兔纹饰和宋明时期图画般效果的兔纹玉器。

最早的兔纹玉器为嵌饰和佩饰,自隋代以后出现书镇、耳饰等功能。

史前时期

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兔当属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形饰属于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 年,起始年代大致与良渚文化相当。玉料受沁呈黄白色。

饰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组成,兔呈伏卧状,但无足部表现,嘴前伸,似在嗅着什么,耳朵向后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不似兔子反若鱼,上翘分叉;榫部长条形,上面对钻成四孔。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凌家滩文化兔形玉饰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玉兔出土数量较任何时期都多,且以片雕为主,表现的是兔子的侧面形象,即所谓的剪影式艺术。

但商与西周玉兔的造型与风格有别,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不同审美取向。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代晚期31号墓出土的兔形玉佩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玉饰

商代玉兔主要出土于晚期墓葬,以伏卧蜷缩式和低首弓背式为主体造型,一般长 3~5厘米,高 1~2 厘米,厚0.2~1厘米。

玉兔前后腿蜷屈于腹下,头后缩,贴伏于前腿上,圆眼,大耳后伸,贴于兔背,短尾后伸,尾尖微上翘;一般在口部对钻出圆孔,既可以系缀,也可以达到表现兔嘴的目的,但也有近尾部两钻一孔的;耳、目、腿及爪皆以单阴线刻划出轮廓,除轮廓线外,再无其它装饰纹样,做工简约粗率。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玉饰

陕西宝鸡茹家庄1号墓

西周时期玉兔的大小同商代差不多,但耳朵显得特别大,向后伸展达身体长度的一半,且不再贴于背部,颈部明显,臀部向上翘起,增强了兔子蓄势待发的动感,口部有钻孔,或口部与尾部均有钻孔,尾极短,或仅表现尾尖,或顺臀部下垂外翘,前后腿的下半部明显拉长。

西周时期玉兔的动感较商晚期更强一些,形象上更显自然轻松。

河南安阳刘家庄商代晚期墓葬出土兔形玉佩

汉代

商周以后乃至汉代的漫长岁月里,龙、螭、凤鸟等神异类动物在玉器装饰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兔类玉器也就没有太大的突破,直至隋唐。

汉代红玛瑙兔 震旦博物馆藏

汉代玉兔

唐宋时期

隋唐至宋代的玉兔,数量虽不多,但皆圆雕,兔呈伏卧状,足、耳贴于身,或微外露一点,腹部横穿一孔,或背腹竖穿一孔。

由于采用圆雕的表现手法,玉兔较商周时期的片雕更为写实,显出温顺可爱的一面,功能已超越了单纯的佩玉范畴。

隋代玉兔

兔形玉佩·唐代

安徽宿州市农药厂宿舍唐元和七年墓出土

南宋玉兔

兔形玉镇·南宋

浙江衢州市柯城王家乡瓜园村南宋墓出土

明代

兔纹玉器在明代还在继续,但图案的构成元素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的双兔纹玉佩饰,年代为明早期,图案多层镂雕而成,双兔一大一小,但一兔半蹲回首、另一兔抬首向前的姿势基本保持,植物纹的背景作折枝花式,有长着圆圆果实的荔枝,有修长舒展的蕉叶,灵芝状云纹点缀其间。

若与宋代的同类题材相比,可以看出明代的兔纹已趋于图案化。

双兔形玉佩·明代早期

湖北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出土有一对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兔子直立,双耳上竖,以红宝石嵌饰双眼,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兔身上以细密阴线刻出毛发。

清代

清代玉雕继承了前代的工艺技巧,造型塑造更加精湛。这一时期的兔形玉雕琢制细腻,多有镶嵌,能够突显皇家尊贵。

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玉嵌宝石卧兔,长13.5厘米,宽5.1厘米,高8.5厘米。青玉质,局部黄沁,为人工染做。伏卧状,四足弯曲向前,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口衔灵芝,不仅造型新颖,兔衔灵芝的形象更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义。

玉兔嵌有红宝、碧玺等彩色宝石八颗,颜色明艳洁净。此兔造型圆润,雕工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青玉嵌宝石卧兔,清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兔形玉器的雕刻水平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从早期的简单朴拙到粗狂险逸,而后逐渐趋向工整端丽。

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只只兔子,但是它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精神内涵的挖掘,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华豫之门官方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0)

相关推荐

  • 【每天美玉】——其乐融融庆中秋 战国出土玉兔鉴赏

    Mid-Autumn Festival 人间天上, 歌起舞飞旋 平分秋色一轮满 波涌万种缠绵 海底倒映天 仲秋初月 天涯海角共赏 祝您阖家团圆 幸福美满 金玉满堂 中 秋 节 战国 · 玉兔(1) M ...

  • 彰显魅力的河南两周时期玉器(李书谦)

    图1 圆雕虎首跽坐玉人 西周早期 高5厘米 宽2.8厘米 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 起源于泾水与渭水流域的周人,以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崇尚自然.为了巩固国家统治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在周公摄政的七年 ...

  • 中秋之际话玉兔

    中秋将至,在团圆或思乡之际,夜空那一轮明月又开始循环放映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记忆.中秋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这天月亮正圆,故又叫"团圆节".提 ...

  • 古天一21春拍 |『金和轩』一览古玉器中的绝色

     古天一2021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5日-6月6日 拍卖:6月7日 地点: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7号 金和轩-玉器专场 | 6月7日14:00 2077 "子冈&qu ...

  • 别把玉器中“仿古玉”和“赝品古玉”混为一谈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古玉爵杯 中国玉器自宋代首开仿古之先河,各种玉器的仿古和作旧工艺随即应运而生. 宋代玉器仿古的初衷并非是为了牟利,而是当时文人"尚古"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宋 ...

  • 与光共舞@佛山岭南天地|古建筑群中来了一群巨型兔子

    「Intrude Family」 @ 佛山岭南天地 佛山的朋友们,最近在忙着找兔子. 作为「光影上海」2020特别巡展作品,「Intrude Family」12只兔子来到了佛山岭南天地. 「Intru ...

  • 商周古玉中的龙纹与虎纹玉器

    古玉收藏 宣传古玉文化 广交天下玉友 2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商周古玉中的龙纹与虎纹玉器可以说既可以独立的存在,也可以组合使用,甚至还有一些变形出现. 陋室居与您一同辨识古玉中的龙纹与虎纹,使您对它 ...

  • 高古玉中的极品—圆雕玉器

    西汉 玉神鹰(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神鹰(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汉代 圆雕羽人御兽  佛利尔美术馆藏 西汉晚期至东汉 玉辟邪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汉 玉骆驼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

  • 古玉中的魔界——良渚玉器

    其实 从古至今 良渚第一大藏家 是乾隆 只是他不清楚那是些啥玩意而已 当今敢玩良渚的 都是江浙一带高手中的高手 其他新人 很少敢踏入这片魔域 那是比三星堆 更神秘的文明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玉饰(正面 ...

  • 玉器中的瑞兽,极富有生活情趣,且寓意祥瑞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迷信,即使不迷信风水,但是对一些物件也有一些迷信.所以在中国的许多物器上面,都可以看到瑞兽的图案,比如祥云,比如凤和龙,当然,还有白马之类的,都是祥瑞的象征.而在所有 ...

  • [转载]关于古玉器鉴定眼学和物证学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原文地址:关于古玉器鉴定眼学和物证学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原文作者:文浩说玉 X 古玉器鉴定很久以来一直是眼学的鉴定,也就是说,谁看到的多,接触的真品就会多,谁的发言权就多.古玉器鉴定简单的说就是刑侦学 ...

  • 古玉界:玉杯—明代玉器中浓墨彩的一笔

          明代玉器承宋元之风,其艺术,工艺特点,多有相近,尤其明早与元代风格几近.明代玉器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双层花,俗称"花上压花"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