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栗子的哲学

(0)

相关推荐

  • 在查济听到板栗掉落的声音 | 书同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一 秋分之后,白天虽然依旧炎热,但早晚已渐渐凉了.皖南的深山里,仿佛有一只画家的妙手,在肆意地涂抹,原先密不透风的绿色,被金黄的稻田一块一块地分割,突然生动起来:溪流旁,山腰上, ...

  • 捡拾心欢

    捡拾心欢 捡栗子是近几年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 前几年,听姚老师说捡栗子,栗子还能捡?栗树上的栗蓬不都是让果农收回家了吗?因为没有体验过,那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在王姐的邀请下,我参与了一场捡栗 ...

  • 屋后山上的板栗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有诗为证: 后边山上栗花开, 红叶先生盼你来. 可爱儿孙都见面, 悉心呵护记胸怀. 望着窗外,各种各样的花儿真美.想着.想着,想到了屋后山上的板栗. 春天到了,沉睡了 ...

  • 晓来谁染霜林醉,栗林余香老伙计

    似乎炎热的夏季刚刚过去,气温就入冬了,甚至还没感觉到秋天的到来. 又是周末. 上次骑行怀沙河时,老姬说,秋天的时候,又可以去神堂峪拣栗子了.是时候了,核桃栗子都已经过了收获的季节,果农已经结束了一年的 ...

  • 故乡的苦栗树(有声版)

    故乡的苦栗树 作者  杨盛荣 主播  稳稳 村口有棵苦栗树.苦栗树身大数围,四五个大汉手牵手合抱还绰绰有剩.树心下节是空的,老人说树里原来藏了一条水桶大的蛇,常出来咬家禽牲畜,在一个雨天里被雷公一个炸 ...

  • 迁西板栗熟了,看看长的什么样

    迁西板栗,又称京东板栗. 迁西县是"中国板栗之乡".盛产的板栗具有甜.糯.香的特点,享誉东南亚. 昨天到山上的栗树园转了一圈,发现有的栗子扑棱咧嘴了.迁西板栗一般在九月初到中旬成熟 ...

  • 信阳质量最好、卖的最贵的栗子产在这里,竟然还不用打!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前段时间, 老家豫南推出了 ...

  • 老祖宗常言“门前种​三​树,家兴富三世”,这三种树是哪些呢?

    中国是一个文化非常繁荣复杂的国家,古今的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现在独特的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但是他们又为之深深的着迷.因为中华文化充满了一种特殊的韵味,深深的 ...

  • 《重拾哲学》拾起了什么?

    郭龙飞 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哲学启蒙,因为哲学就在每天的一点一滴里,但我们并没有发现.虽然,不了解哲学也无碍于一辈子,但了解之后,每个人都会发现人生可以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别人过了一辈子,而您过了两辈 ...

  • 拾句丨10条永不过时的家庭哲学,告诉你什么样的爱,才能让彼此获得幸福

    来源:<爱与自由>  01  育儿简直就是世间最典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件.在孩子小时候你给了他多少幸福和快乐,他将来就会带给你多少幸福和快乐.同样,你给他多少不 ...

  • 哲学的第一课——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第一课--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这是学习哲学的首要问题.由于这一问题总是被人混淆不清,导致学习哲学总是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很多人更是趁机浑水摸鱼,阐述问题不清不楚,甚至把哲学当做科学 ...

  • 谜徒拾忆1503-14

    76.牛先生午前来包头(8笔字) 77.一点从包头去鲁南(12笔字) 78.午前要用鬼头刀(9笔字) 79.马上去找工头(少笔字) 80.三人一直在组合(8笔繁体字)

  • 谜徒拾忆1503-15

    81.回到南京已三点(13笔字) 82.先生进了山谷中(4笔字) 83.两人去村头(9笔字) 84.下午去南市买馒头(8笔字) 85.从十点开始复习(14笔字)

  • 李猛:哲学在现实中的尴尬

    [摘要]李猛:"我一直想,中国人写西学著作能不能探索一些非教科书式的写作方式?"于是,他选择用小说来打开一扇门,邀请读者来上一堂关于自然社会的哲学课. 李猛 "我母亲那时 ...

  • 哲学: 爱谁的智慧?

    哲学: 爱谁的智慧? 马天俊 | 文 摘 要: 哲学当然是 "爱智慧",这一古义尽人皆知,但其要旨和教益似乎久已被忽视.在哲学的出发地,爱智慧是爱神的智慧,现在哲学几乎遍及文明世界 ...

  • 高三《生活与哲学》硬核基础、背诵体系

    [导入]大轮复习,进入哲学专项攻坚.       哲学在新高考中的位置与分值,基本定型,选择题第13-16题,共4题,3X4=12分:非选择题是第20题,往往是第(1)小题,12分,拢共24分,如果2 ...

  • 考前冲刺 | 2021年高考政治之《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收藏必背~

    来源:本文转自[好好向上高中政治],对作者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如有不当,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