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
相关推荐
-
老子《道德经》第五第六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二声)龠(yue四声)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3,64)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刘晓林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29,30)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 ...
-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
老子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
-
还原版《道德经》老子自序二:我独异于人
本章是还原版<道德经>"老子自序"中的第二章"我独异于人",全文如下: 使我絜有知,行于大道,唯迆是畏. 大道甚夷,人甚好解.恍兮其未央哉,惚兮其若 ...
-
道德经的奥秘
一.老子传道 真假不一定是相对的 中华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经 读道德经要检讨自己,抱着冷静恭敬很真诚的态度好好听听老子的话,回头调整自己,而不是用我 的看法评价老子. 为什么和老虎在一起?和老虎说什么 ...
-
小国寡民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0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 ...
-
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这一章继续对道进行赞美,进行美誉. 先贴下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 ...
-
《道德经》:人生处世,要体悟“善藏”的道理
一. 人生处世,须知善藏之道理.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蕴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修养的正人君子,他的思想行 ...
-
道德经起名全集:冰清玉洁的女宝名字,清新脱俗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人名.地名.物名.品牌名.公司名.机构名等等都是一种文明的符号标志,富含文化成分.中国人的名字只有短短的一 ...
-
《道德经》:四种处世大智慧,读后受益
大道知行 2021-03-22 08:58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语言优美的经典.战国中期以后,以<道德经>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了道家.道教两大学术文化系统.鲁迅曾 ...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这一章短小精悍 ,内容值得考究,值得记下. 下列出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人贵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