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不是忍忍就好,这些知识必须分享出来! 2024-08-03 11:20:08 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发生的?又该如何治疗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足对于人体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有10%的人被“足跟痛”所困扰,而“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炎可见于各种人群,主要包括长期站立的人,如运动员、长跑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那么,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发生的?又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将详细解析足底筋膜炎,值得学习借鉴!足底筋膜炎概述(一)定义:又称足跟疼痛综合征、慢性足跟疼痛、赛跑者足跟、跟骨下疼痛。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是由于过度运动、足弓异常、肥胖、跟腱挛缩等多种因素诱发的足底筋膜慢性损伤。(二)病因发病机制(1)病因1)尽管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不清楚,有几个危险因素促使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不合适的穿鞋习惯、长时间站立引起的过度应用、最近的体重增加、突然大量走路或跑步、踝背屈受限、扁平足、过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灵活性差;2)足底筋膜炎可见于各种人群,包括长期站立的人,如运动员、长跑者,体重 指数大于30kg/㎡、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2)发病机制1)目前对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普遍认可的是足的生物力学机制异常诱发的无菌性炎症所致,尤其当足跟着地所承受较大力时,分散这一力的关键是足的旋前机制。约有50%以上的患者足底并未见到明显炎症因子和炎症表现;2)多数研究学者推测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跖筋膜因反复牵拉过程中受到的微损伤和微撕裂有关或因继发性跖筋膜微撕裂和细小的出血,并在损伤处产生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3)也有学者依据“有限元模型”试验分析足底筋膜后部承担的最大张拉应力,认为这种高张力刺激是诱发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力学因素,尤其是在足底筋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范围以外的作用力时,这种反复长期的超负荷刺激将诱发其炎症过程,形成筋膜的退变、纤维化,并导致足底筋膜炎。(三)足底筋膜的结构及其作用(1)足底筋膜结构1)足底筋膜位于足底皮下脂肪组织深面,起源自跟骨跨足底至跖趾关节和邻近足趾之间以维持足弓;2)足底筋膜是致密坚韧很厚的筋膜,厚度2~4mm,包括内侧带、中央带和外侧带三部分:①中央带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跖面,止于足前方变宽,并向前分为五支与足趾的屈肌纤维鞘,然后与跖趾关节的侧面融合,其深面为趾短屈肌,止于趾骨,为足底筋膜最厚,最强韧,受力也最大的部分;②内侧带覆盖拇展肌,外侧带覆盖小趾展肌,内外侧带都较薄弱;在其外侧还有坚强的纤维带加强,纤维带起始于跟骨结节内侧突或外侧突,止于第5跖骨粗隆。3)足底筋膜的这三部分之间分别形成足底内外侧沟,足底内外侧动、静脉及神经皮支穿插通路,内侧沟较深,外侧沟较浅,两者均为脂肪组织充填。(2)足底筋膜作用1)足跟着地时承担着超越体重2~3倍的较大作用力,该作用力主要依靠足的旋前机制来分散;2)足的旋前与旋后对足的功能至关重要,由于足底承受的主要载荷是通过较为特殊的解剖结构,并以非常精细的连续运动方式来实现;3)在正常行进步态中,从足跟着地时的旋前肌力经由全足着地中期再到足趾离地时的旋后肌力,足底筋膜经历了由松弛到紧张的交替变换状态;4)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全足着地中期跖筋膜张力开始增加,向前迈步至足趾背伸并离开地面时达到最高峰。在这一过程中,紧张的跖筋膜就像弓弦维系着呈拱形排列的足部骨骼;5)从结构上来看,足底筋膜隶属于维系足底纵弓的重要静态结构,而纵弓上的作用力绝大部分由足底筋膜承受,跟骨结节内侧突起点处承受着最大的牵拉作用力;6)异常的关节作用力使步态周期中的旋前肌力延长,并变换了原来的受力结构,主要以足底关节囊或韧带承受;7)当足底筋膜承担超过自身生理限度的作用力工作时,这种长时间的反复超负荷运动将诱发炎症过程,形成退变、纤维化,导致足底筋膜炎。(四)流行病学1)尽管足底筋膜炎在所有年龄段均可受影响,发生率在40~60岁之间增高,成年人的足底筋膜炎各年龄段的发病率为:①30~40岁(22%);②41~50岁(36%);③51~60岁(32%);④61~70岁(2%);⑤大于70岁(8%)。2)在一项社区居住的人群调查研究中,6.9%的老年人患有疼痛性足底筋膜炎,影响工作、日常生活、步行和爬楼梯;3)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水平发生的变化可能降低了肌腱和韧带包括足底筋膜的张力、弹性和再生能力,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从而韧带和肌腱容易断裂,愈合时间较长。临床表现及诊断(一)关键临床表现1)足跟内侧痛:最显而易见的特征是在一段时间不活动之后的最初几步出现,而且长时间的负重之后也会加重症状;2)足跟痛由近期负重活动的增加而诱发;3)触诊足底筋膜近端附着点或相关激惹试验重现足跟痛;4)Windlass试验阳性;5)跗管综合征测试阴性,其他周围神经卡压测试阴性,包括下肢神经张力测试和感觉测试阴性;6)腰骨盆区域牵涉痛或放射痛测试阴性,包括自述腰痛、腰骨盆带激惹测试、下肢神经张力测试和神经状态检查。(二)诊断(1)病史结合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最基本的方法, 而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诊断正是基于这两种基本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1)患者常因足跟持续疼痛数月或数年,疼痛呈搏动性、灼热、刺痛,用力时疼痛加重来医院就诊,特别是在早晨起来或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站立时疼痛明显;2)足跟痛往往稍微活动后减轻,但1d之末疼痛加重;3) 当适当按摩或休息后,疼痛会减轻或者消失,如果长时间活动,疼痛会更加剧烈;4) 疼痛呈放射性,相关的神经感觉异常少见;5) 赤足行走、用足尖行走或上楼等动作可加重疼痛。患者足底筋膜处的内侧跟骨粗隆周围感觉紧张 。(2)影像学诊断1)X线:X线对钙化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当足跟痛时,可以采用X线来诊断是否有足跟部钙化的存在,即是否产生骨刺导致的足跟痛,但是骨刺并不是足底筋膜炎的特异性表现,研究表明,半数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和五分之一的正常人都有跟骨骨刺,因此X线检查对于诊断足底筋膜炎的价值不是很大。2)MRI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检查视野广,无创性,实施多方位扫描成像,分辨率高等特点,因此在软组织检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3)超声:随着超声在肌骨领域的应用,超声机器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在软组织疾病、体表包块、肌骨系统的疾病诊断获得了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同时临床上对于这些疾病的超声诊断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超声具有CT、MRI 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超声诊断因具有无创、便捷、廉价、实时动态检查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成为了很多疾病首选检查,也成为帮助提示预后的重要帮手。所以 , 超声在因足底筋膜炎所导致的足跟痛的诊断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超声诊断,MRI诊断也不断被运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评估中来,大大提升了临床诊断、评估的精准度。其中,超声诊断因具有无创、便捷、廉价、实时动态检查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三)鉴别诊断要点足部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在诊治底筋膜炎时应注意鉴别诊断,应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注意排除其他足部的神经、骨骼、软组织方面疾患:1)踝管综合征因胫后神经受压可表现为足底烧灼感、疼痛,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足底神经病变可表现为麻木、感觉异常,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鉴别;2)跟骨的应力性骨折引起足跟疼痛,多见于长跑者,负重时足跟疼痛;3)跟骨骨髓炎则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4)跟骨骨突炎常见于活动活跃的儿童;5)跟痛伴其他多关节疼痛需考虑系统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6)足的软组织疾患也包括老年人常见的足脂肪垫萎缩;7)高处跌落足跟硬着陆常致足跟垫挫伤,应关注有无急性创伤史;8)跟骨后滑囊炎主要表现是后足跟部局部红肿、压痛;9)跟腱炎疼痛部位是跟腱走行处及跟骨结节的止点处等。在诊治足底疾病时还应重点关注足弓形态是否正常,足弓包括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及横弓,足弓提供了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及弹性,异常的足弓使得负重下足底的重力分布异常,导致继发各种足部疾患,临床上顽固性足底筋膜炎患者合并足弓结构异常不少见,应注意鉴别扁平足、高弓足等疾患,这涉及不同的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治疗(一)中药治疗(二)保守治疗1)非类固醇类抗炎药2)冰敷别适用于剧烈运动后的疼痛期,其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冰敷20~30min。3)手法治疗包括关节松动和软组织松解手法,改善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相关下肢关节活动度和小腿柔韧性不足,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4)拉伸使用足底筋膜特定拉伸和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以短期内(1周~4个月)缓解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足跟垫可用于提高拉伸的有效性。5)贴扎应使用抗旋前贴扎治疗足跟痛、足筋膜炎患者,能够立即(最多3周)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此外,临床人员可以针对腓肠肌和足底筋膜使用弹性治疗贴布来缓解短期(1周)疼痛。肌内效贴扎方法①爪形贴布a、足底第一层,贴布原始长度为足自然中立位时足跟末端至跖趾关节处距离的2/3,基底部长度为跟骨长度,尾部等分为4爪形;b、贴扎时患者俯卧位,足悬于床沿,治疗者用膝抵住患足使踝充分背屈,基底部位于跟骨,4条爪形牵伸贴扎至第1、2、4、5跖趾关节处。②I型贴布 a、足底第二层,贴布原始长度为足自然中立位时,从足外踝经过足底至内踝的距离;b、患者俯卧位,足悬于床沿,呈自然中立位,贴布中间为基底部,以最大拉力贴扎于足跟痛点区域,两侧无拉力延伸贴扎于内外踝。③Y型贴布贴布原始长度为足自然中立位时外踝至腓骨小头距离的1/2,贴扎摆位同爪形贴布,基底部位于跟腱,尾部沿腓肠肌内外侧肌束延伸贴扎于小腿近端3/4处。6)足矫形器对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患者起到短期(2周)至长期(1年)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的作用,特别是对抗旋前贴扎技术有正性反应的患者,临床人员应使用预制或订制、合适的足矫形器,可以支撑内侧纵弓,缓冲足跟压力。矫形鞋垫:鞋垫带有足跟凹陷和内外纵弓,并且选用特殊材料,对于足底筋膜炎的康复有较好疗效。7)夜间夹板8)鞋具(三)注射治疗(四)冲击波治疗(五)手术治疗(六)半导体激光与超短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1)足底筋膜伸展训练该训练针对足底筋膜进行牵拉,无论在损伤期和康复后都有必要进行,可以做为长期的训练,训练方法:1)伸展时,坐在地面或者椅子上,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牵拉,直到感觉足底牵拉开感到舒服;2)维持该姿势约15-30秒,然后放松;3)重复该动作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组训练。(2)滚罐头训练1)使用硬质的罐头瓶或者粗棍子作为辅助;2)练习时患脚赤脚踩在有轻度弧度的罐头瓶上,前后来回滚动,动作要慢,让足底充分舒展,每次3~5分钟。3)可以通过增加踩下去的力量,加强训练难度。4)如果使用冰的瓶子,可同时起到冰敷作用,效果更佳,早上起来做该训练特别好。(3)被动伸展训练(毛巾牵拉训练)1)坐在地面上,将患腿伸向前方;2) 将一块毛巾(亦可使用弹性训练带)套在脚上,往身体方向牵拉脚趾,保持膝关节伸直,能够感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整个足底被充分牵拉开;3)保持该动作15~30秒;4)然后放松,重复3次;5)整个牵拉过程要轻慢,避免发生疼痛;6)如果发现毛巾伸展比较容易完成,可以开始站立腓肠肌伸展训练。(4)站立位腓肠肌伸展训练1)面墙站立,将患腿尽量向后伸,双臂前举扶墙至肩水平;2)前腿膝盖稍弯曲,身体前倾;3)过程中保持后腿伸直,脚跟尽量不离地;4)当感到小腿后有牵拉感时,维持20~30秒钟;5)当没有紧张牵拉感时,可以增加前倾程度,直到小腿后紧张感出现为止;6)每天3~5组,每组3次。(5)台阶伸展训练1)如果恢复好,可以进一步使用台阶辅助训练,达到更好的牵拉效果;2)该训练可以替代之前的站立位腓肠肌伸展训练,只需做其中之一即可;3)双脚站立在台阶边缘,脚跟离开;4)台阶两侧最好有扶手支撑物保护;5)将脚跟向下压低,直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6)维持15~20秒,每天3~5组,每组3次;7)整个过程缓慢、轻柔地进行,如果感觉不明显,可以试着将脚跟放得更低一点,直到有紧张感,但是不要过度。(6)站立位比目鱼肌伸展训练1)面墙站立,使患腿在后,双手前伸于肩水平扶墙;2)弯曲双膝至下蹲位,脚跟不离地;3)人向前倾,身体重量施加在脚上,但是脚跟始终不离地;4)后腿有牵拉紧张感后,保持20~30秒;5)如果能够轻松完成,没有明显紧张感,可以更向前倾或者将膝关节屈至更低位置,以增加训练难度,达到更好的效果,每天3~5组,每组3次。(7)强化足底屈肌将一块毛巾放在地上,脚平放在毛巾上,足跟着地,用脚趾不断地抓住毛巾,然后放开,每组10~20次。(8)强化胫骨前肌(9)神经肌肉控制利用不稳定的平面—提高踝关节稳定性。足底筋膜炎预防(1)减少跳、跑长走等足部大量运动;(2)每晚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老人最好选择松软的鞋,鞋穿久了更换。参考文献:[1]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5月第29卷第5期 JETCM. May 2020,Vol. 29,No.5[2]康复学报2019 年 第 29 卷 第 1 期 www.sciencemeta.com / index.php / kfxb[3]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9 年 11 月第 23 卷 第 6 期 BME & Clin Med, November 2019,Vol.23,No.6[4]康复学报2019 年 第 29 卷 第 1 期 www.sciencemeta.com / index.php / kfxb[5]中老年足底筋膜炎及其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第 15 期[6]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第33卷,第3期[7]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年第 17 卷第 102 期[8]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年 8 月第 35 卷[9]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19(3) Journalof HainanMedicalUniversity来源丨好医术 作者丨骨与骨 赞 (0) 相关推荐 足跟痛怎么总不好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医师 朱伟民 58岁的王女士突然出现右脚跟疼痛,也没受伤,怎么一走路就疼呢? 王女士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右足跟部中央有个很明显的压痛点. 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在门 ... PT进阶:读懂足底筋膜炎! 根据临床生物力学杂志的报道,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在跑步爱好者中的发病率排名第三.虽然很常见,但很难治疗,很多方法都不一定管用.该病有自限性倾向,也就是说会自我好转, ... 趾腱筋膜炎怎么治 趾腱筋膜炎: 趾腱筋膜炎发生以后,会感觉疼痛和不适.拿足底为例来讲,足底发生趾腱筋膜炎就是足底产生刺痛.灼热感,这种感觉主要集中在足跟部.如果不承重的情况下,基本没有不适感,但是当足部用力时,足部承担 ... 早读 | 足跟痛不是忍忍就好,这些知识必须分享出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足对于人体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有10% 的人被"足跟痛"所困扰,而"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炎可见于 ... 足跟痛不是忍忍就好,中药足浴法,药达病所,效力更专! 大医智道 ID:dayizhidao1 关注 导读:很多人都有脚后跟疼的毛病,尤其是对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长期穿高跟鞋的人来说,非常常见.今天来看一篇足浴法 ... 胃痛忍忍就好?千万别这样做! 因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很大,胃病已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认为自己胃痛只是单纯的消化不良,忍一忍拖一拖就没事了.事实上,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情况,就得保持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胃部发出的健康警告信号. ① ... 看到儿子的重度抑郁症报告后,我才明白“忍忍就好了”有多残忍 "最可悲的是,你也觉得我忍忍就好了" 一个16岁的男孩,在微信上和妈妈吵了起来. 去年,他作为高一新生入读一所寄宿学校.只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就遭遇了各种校园霸凌: 洗澡的时候,衣服 ... 得了高血压,5种食物尽量别吃,堵血管升血压,再馋也要忍忍 快乐源于心境,健康在于快乐.现在的人们随着年纪的增加,身体不如以前,疾病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不能自己注意,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我是健康医师小艳.如果您想改变, ... 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忍忍就过去了”可能会害了你 "忍一忍,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吧?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能吃苦.能忍痛当做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身上如果出现了什么疼痛,经常是能忍则忍. 但从医学角度来说,忍痛真的不是一 ... 脚后跟痛,不要觉得忍忍就好!医生告诉您:可能和3种病有关 * 金勋杰主任 科普团队出品 本期内容评审:金勋杰(三甲医院 主任医师) 在门诊工作中,金医生时不时就会遇到一些因为"脚后跟痛"(足跟痛)的患者朋友前来就诊. 有的是走路稍微走多一 ... 健康 | 头痛忍忍就过去了?出现这三种头痛,赶紧去医院! 有多少朋友是被头痛困扰的?平时不疼不觉得有事儿,一疼起来只想"撞墙".益寿君说的不夸张,因为很多朋友都问这个头疼的事儿,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生活中常见的头痛,并且教大家区分什么头痛可 ... 看到儿子的重度抑郁症报告后,我才明白那句“忍忍就好了”有多残忍 "最可悲的是,你也觉得我忍忍就好了" 一个16岁的男孩,在微信上和妈妈吵了起来. 去年,他作为高一新生入读一所寄宿学校.只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就遭遇了各种校园霸凌: 洗澡的时候,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