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相关推荐
-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 重临王羲之草书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 ...
-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赵孟頫临本三种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 ...
-
高清|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 ...
-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 ...
-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 ...
-
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达到人书俱老之境,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
-
文徵明89岁时的一幅字,此作真是“人书俱老”,可惜流传到美国
在书法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人书惧老",是指书法写到了一定的火候,书法家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成熟,而他的书法艺术也随着书法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获得了足够的经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 ...
-
63岁的赵孟頫临《十七帖》,人书俱老
63岁的赵孟頫临<十七帖>,人书俱老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 ...
-
达到“人书俱老”之境,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惊艳人间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常 ...
-
赵孟頫的楷书大作,已入人书俱老之境,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