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5
相关推荐
-
大象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图腾
这两件玉器都是出土的馆藏玉器,来历明确,是红山文化的代表作,确定无疑.但在这两件玉器上都出现了大象的形象,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新时期时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上的大象,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图腾这种观点只代表个人的看 ...
-
从红山与凌家滩玉器对比看红山文化区同为苏美尔人殖民地
传统考古学认为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其实是迁徙地),但后来的考古学发现中国新石器文化如满天星斗遍布中国大地.然而在这"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文化中,考古学专家们很少向大众传递的 ...
-
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青铜时期
大话红山,就是站在大道正途上宣讲红山. 2017年,144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971万)的大理石雕人像在纽约佳士得落槌.瞬间被刷屏,此雕像约公元前4000-3200年的时期. 拍卖现场 拍品展示 ...
-
第八百一十四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1
X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经济生活的推测 FONT> 导 言 辽河自古是我国六大水系之一,它的上游分为两支:其一是发源于吉林省哈达岭的东辽河:另一支是发源于内蒙苏克斜鲁山东麓的西辽河.由于西辽 ...
-
第八百一十六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3
X (续) (五)小河沿文化 小河沿文化因赤峰市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流域,东至奈曼旗,向南可达锦西一带,迄今发现小河沿文化存在时间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经 ...
-
第八百一十九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6
X (续) (二)人口压力因素 最早提倡"人口压力说"的学者之一是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Binford)认为人口压力直接导致文化向新的生态位变化,造成原来人口-资源模式失衡的原因有两 ...
-
第八百一十二篇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4
X (续) 2.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 辽河上游地区的古文化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与中原地区的古文化有南北交流之外,还与北方草原文化进行过东西方向的交流.这种交流以红山文化和红山后文化时期反映较为显 ...
-
第八百一十七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4
X (续) 2.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文化是兴隆洼文化的直接承继者,从兴隆洼文化农业发展似可推知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应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然而该遗存中偏偏没有发现明确的谷物栽培证据,因此有关赵宝沟文化农业经 ...
-
第八百零九篇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1
X 内容摘要:本文是200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河上游史前考古与文明起源综合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的是史前时期辽河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方面的状况,主要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 ...
-
背诗|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背诗计划」第八百一十八
歌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来源|群星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 ...
-
第五百一十五篇 承德市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添新家族
X 距今1万年左右,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器,这一切标志着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由被动适应环境变为利用和改造环境.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 ...
-
第八百一十一篇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3
X (续)还有学者从另一个更为具体的层面一一每个文化的源渊一一来论证辽河上游地区史前各文化之间的承递关系.例证一,在探讨赵宝沟文化的渊源问题时,大部分学者认为它实际上是源自当地的兴隆洼文化.刘国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