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小便实大便”验案举隅

□ 王衍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通过疏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方法,又叫“开支河”或“分消走泄”。其理论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气者,当利小便。”晋代王叔和亦在《脉经》提出:“溏泻,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后世医家特别是金元时期尤为重视淡渗利小便的治法,如朱丹溪《平治荟萃》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泻之药,多用淡渗之剂利之。”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更是明确提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并说:“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些便是至今临床上遵循的“利小便实大便”的理论依据。

  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执教40余年,精究方术,博览众长,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诊于旁学习,受益匪浅,今择录成老运用此法治疗腹泻验案两则,以飧同道。

  肠道湿热

  贺某,男,21岁,2012年5月13日初诊。自述腹泻腹痛三天,痛则欲解大便,解后疼痛不能缓解,伴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感,舌淡苔白厚,脉滑。此为肠道湿热内蕴,治宜清利湿热、缓肝止泻。

  处方: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2克,广木香6克,槟榔片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30克, 焦三仙各15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患者告知7剂服后,病症痊愈。

  按  《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壅遏于阳明大肠,兼肝强脾弱。湿热壅遏于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腑气不通,故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厚白、脉滑乃湿盛之象。又因脾气虚弱,肝强太过,脾受肝制,运化不及,升降失常,故出现腹痛腹泻,痛则欲泻。正如吴鹤皋所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本证症状虽不完全符合伤寒条文,但病机却一致,故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主方以清热止利,佐以痛泻要方补脾缓肝,缓痛止泻,再加木香、槟榔片行气止痛,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健脾利水渗湿,利小便以实大便,焦三仙健脾和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融经方时方于一体,补泻兼施,驱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敛邪,故药到病除。

  脾胃虚弱

  傅某,女,78岁,2012年5月13日初诊。

  自述腹泻半年,一日行三至四次,或便溏,或水样便,伴矢气多,腹中肠鸣,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滑。此为脾胃虚弱、水湿内停之象,故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处方:党参15克,山药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5克,炒苡米15克,炒扁豆10克,广木香6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3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苍术6克,焦三仙各15克。7剂,水煎服。

  二诊:大便次数已减少,但大便仍偏稀,腹中肠鸣,大便排出欠畅,舌脉同前。守上方加砂仁6克。7剂,水煎服。

  三诊:大便已正常,患者因还有其他疾病,故仍坚持治疗。

  按  本例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脾气虚弱,清气不升,运化无权,水谷水湿不化,故大便溏泻,甚至成水样便。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气机不利,故矢气多,腹中肠鸣。患者年龄较大,脾胃本虚,故日久不愈。舌脉亦为脾胃虚弱、水湿内停之象。故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加减,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平胃散燥湿健脾,加木香行气,防风祛风胜湿,葛根升阳止泻。其中,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健脾利水渗湿,利小便以实大便,焦三仙健脾和胃。诸药配伍,紧守病机,药证相合,故症状消失。

(0)

相关推荐

  • 中医的解酒专方——葛花解酲汤

    常人伤酒后,若损脾胃,则见干呕恶心.饮食即吐.不思饮食.嘈杂吞酸.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百体酸软等.若损心肺,神明亦受邪伤,可见口燥舌干.胸膈痞闷.心神恍惚.身热头痛.昏晕烦乱等; 或出现其他不典型症状 ...

  • 常用中药丸散成药

    ·~~~~~~~~~~~~~~煎药应急症,丸散治久病~~~~~~~~~ 一 健脾养胃 1附子理中丸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的. 2参苓白术散 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 ...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茯苓,又称茯菟.松苓.茯灵.松薯.云苓.松腴等,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等地,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化学成分 ...

  • 祛湿热的方子多,这个方子万里挑一

    湿热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用上红豆薏米也可清湿热,可为什么红豆薏米又不能通治湿热? 这就和中医分了针灸,中药,拔罐等相似,湿热侵袭人体,也要分情况,比如这个来自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g ...

  • 窦金发主任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慢性腹泻是指两个月以上病程的腹泻或间歇期两到四周内复发性的腹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非特异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稀便 ...

  • 钟益生:怎祥防治小儿泄泻(拉肚子)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怎祥防治小儿泄泻 学文同志你好! 来信要我谈谈怎样防治小儿泄泻的问题,管见如下: 泄泻是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往往久治不愈.若不分寒热虚实,单 ...

  • 治了10年的脂肪肝,终于明白老师当年说的...

    治了10年的脂肪肝,终于明白老师当年说的:"脂肪肝的秘密,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有患者还蒙在鼓里"! 有个人找我看病,说,"我肝功能正常,血脂中甘油三酯4.25mmo ...

  • 『名医经验』“利小便实大便”验案举隅

    "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通过疏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方法,又叫"开支河"或"分消走泄".其理论来源于张仲景<伤寒 ...

  • 经方治痹症验案举隅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 ...

  • 中医药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肠梗阻案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 ...

  • 『名医经验』朱建贵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的验案举隅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多见于老年人.眩晕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甚者出现中风.脱证等危险征兆,故防治眩晕意义重大.朱建贵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经验丰富.遣方用药独特 ...

  • 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治疗膜性肾病验案举隅及临床体会

    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治疗膜性肾病验案举隅及临床体会

  •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

  • 经典小方验案举隅

    作者/李宁宁 临证处方时,经常会有患者质疑:"李大夫,我从头到脚都是不舒服的症状,您就这几味药就能治我的病?"尤其是一些危重病人,更是满怀质疑:怎么这么严重的病几味药就打发了?是不 ...

  • 【验案举隅】“芪英三两三”加减治疗肿瘤术后创口久不愈合

    导读: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力明显下降,创口长期不愈,很多患者无法按时接受后续的放化疗,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和病情预后.经过多年临床总结,姜苗主任医师认为治疗肿瘤术后创口久不愈合需重视"三两三&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