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联话·(一)
相关推荐
-
名人的尴尬——往事知多少之孟浩然
公元708年春,20岁的孟浩然第一次出游三十里外的鹿门山,为山中景致所迷恋,心生隐居之意.三年后,23岁的孟浩然与好友张子容一起隐居鹿门山.第二年秋末,张子容赴京科考,一举中第,而孟浩然依旧隐居山中. ...
-
史上文学价值最高的马屁精李白,虽入仕为官,但一生郁郁不得志
说起唐朝诗人,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大多就是李白,这位如今早已家喻户晓的人物,其著名的诗词数不胜数,从孩童时期最早接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类言浅情深的诗句,到"人生得 ...
-
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长江堤防考
提要江陵地处号称"天险"的长江江段北岸,江堤的修筑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文献资料,对唐.五代至北宋时期江陵长江堤防的历史面貌进行复原,对有关的某些成说进行辨析,并指出唐. ...
-
《对联话》笺注|卷一(第32-37)
2018.02.09 作者:吴恭亨 全书共十四卷,分为题署.庆贺.哀挽.杂缀.谐谑五类:其中题署四卷,庆贺一卷,哀挽五卷,杂缀三卷,谐谑一卷.全书共收录历代有名的对联作者约千余人,其中著名联家有百余人 ...
-
蘑菇联话·(二)
在古人的道德观中,忠与孝是至高无上的美德.因此,歌颂忠孝批判奸邪的题材,在古人作品中一向屡见不鲜.对联也概不例外.那些忠臣孝子的祠堂庙宇,尤其是遍布全国的关帝庙.岳王庙中,诞生了大量牛逼的对联.杭州岳 ...
-
蘑菇联话·(三)
论排比与多句自对在对联中的运用 (绝妙好联的题材似乎太单调,改为蘑菇联话.) 修辞手法里有一种制造逼格的神器,叫做排比.蘑菇叔犹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每当文思不畅,只要祭出排比大招,必然横扫千军.当年的辉 ...
-
蘑菇联话•(四)
最近看民国人林庚白<孑楼诗词话>,有一段文字: "观于<范伯子诗集>,偶涉及电报,辄以"电语"二字代之,特电话及有声电影犹未传播中国也.若在今日, ...
-
联话钓鱼
联话钓鱼 " 钓鱼,能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同时又是一项培养人耐心的活动.周末闲暇时光,约上两三钓友,远离城市的喧嚣,抛开工作的烦恼,来到郊区野外,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享受的不一 ...
-
词话特刊·兰亭联话(1)
词话特刊·兰亭联话(1) 兰亭秋风,姓孙名留柱,字意山,号秋风居士.北京祖医堂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民间中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临屏出句 上联::远山闻古道[兰亭秋风] 意境联,花间句的开 ...
-
人间联话(70) 周筱蓝 三潭印月那些亭那些楹联
旧时月色小赢洲 旧时春色小瀛洲 --三潭印月那些亭那些楹联 周筱蓝 古人有云,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实为妙语. 西湖小瀛洲就是这样的幽境. 三月春风澹澹,坐船至湖心小 ...
-
《文盲联话·印象篇》系列之一
作者:笑意苍凉 文盲从小学接触对联开始喜好对联,而后为对联所吸引,摸过一些联书,但是毕竟空间有限,难着皮毛,不得要领,至年岁渐长,方才得知网络有对联空间,一时狂喜,遂得与众联友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略得皮 ...
-
《文盲联话·入门·声律篇》系列之二
作者:笑意苍凉 在上文对对联有个大概印象和了解以后,接下来应该是学习研究如何更简单明了去抓住对联的特征,掌握其规律,进而登堂入室. 我在上文<文盲联话·印象篇>中定义 ...
-
人间联话(73) 王国仲 节律与对联 ——对联新论之三
[作者简介]王国仲 1955年生于黑龙江拜泉.曾工作于大庆油田公司.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对联创评研编多年,著有<平仄斋两行集><联理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