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卷(三)
相关推荐
- 
                             
                            
太阳病一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脉浮 2,头痛或颈项疼或颈项僵硬或头糨(不清晰) 3,恶风或恶寒 太阳病的定义提纲,1,脉浮.2,但见一证不必悉具.3,恶风或者恶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 ...
 - 
                             
                            
汗出而喘無大热可与麻杏甘石湯
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 王晓雷主任 [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無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原文]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無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三卷
删补名医方论三卷 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石膏 干姜 杏仁四十枚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三两,右九昧,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 ...
 - 
                             
                            
『医宗金鉴』<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篇名>小柴胡汤 属性: 治伤寒五, 六日, 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 饮食, 心烦喜呕, 口苦耳聋, 脉弦数者, 此是少阳经半表半里之 ...
 -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小柴胡汤 治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耳聋,脉弦数者,此是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宜此汤以和解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 ...
 -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大承气汤 治阳明病,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语汗出多,胃燥独语,如见鬼状,喘冒不能卧,腹满痛,脉滑实.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阴病初得之,口燥咽干者.自痢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燥 ...
 -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六卷
删补名医方论六卷 桂枝汤 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病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
 -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二卷
补中益气汤 治阴虚内热,头痛口渴,表热自汗,不任风寒,脉洪大,心烦不安,四肢困倦,懒于言语,无气以动,动则气高而喘. 黄耆 人参 云术 炙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右八味,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 ...
 - 
                             
                            
《删补名医方论》卷(一)
独参汤 治元气大虚,昏厥,脉微欲绝,及妇人崩产,脱血,血晕. 人参(分两随人.随证) 须上拣者,浓煎顿服,待元气渐回,随证加减. [集注]柯琴曰∶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必重其权而专任之:一物而系一人之 ...
 - 
                             
                            
《删补名医方论》卷(四)
黄连解毒汤 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衄皿,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 栀子(各等分) 黄柏 黄芩 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 ...
 - 
                             
                            
《删补名医方论》卷(五)
礞石滚痰丸 治实热老痰之峻剂,虚寒者不宜用. 黄芩(八两) 大黄(酒蒸,八两) 沉香(忌火,五钱) 礞石(焰消 过,埋地内七日用,一两) 上四味为细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温水一口,送过咽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