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丸剂,治脾阳不振,湿重于热,良效

(0)

相关推荐

  • 路志正   白塞氏病临证心得

    ​路志正   白塞氏病临证心得 (1)湿毒为患.五脏相因:关于狐惑病(白塞病)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未明确论述,后世医家有湿毒.虫蚀.湿热.虚热之说.如<诸病源候论>论述狐惑 ...

  • 中医20年我明白了:糖尿病就像治国,国中...

    中医20年我明白了:糖尿病就像治国,国中不患有真小人,唯患有伪君子也! 不可否认的是,西医能检查出血液,和尿液中糖的指标,这是优点,是中医达不到的. 但是它检验不出这些糖,到底是饮食中没有代谢的糖,还 ...

  • 地锦草治血精症

    [功能主治]利湿.止血.益肾.主治血精症. [验方组成]地锦草.鹿衔草各30克,石韦,马鞭草各40克,土茯苓20克.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2次,煎开后各15分钟取汁.两煎混合,分2次口服.每日1剂. ...

  • 【温清止泄汤-主治脾阳不振、湿滞化热之泄泻】

    温清止泄汤: 健脾益气,振奋脾阳,清热化湿,行气导滞: 主治脾阳不振.湿滞化热之泄泻. 组成:制附片3克(先煎),干姜3克,红参5克(先煎),酒大黄6克,槟榔9克,木香9克,白头翁15克,甘草6克. ...

  • 刘氏针法|针治脾阳不足

    刘氏头针精品班(线上+线下) NO.111 学员案例分享 患者 女,60岁. 主诉 胃脘部不适疼痛两日. 现病史 病人因为两日前喝了冰咖啡后,出现胃脘部不适疼痛,有冰水堵在胸口的感觉,非常难受,导致没 ...

  • 气血亏虚、脾气亏虚,脾阳不振

    舌质 色:淡白,几无血色: 形:嫩.瘦.轻度齿痕: 态:轻度歪向右侧. 舌苔 苔质:薄少: 苔色:白. [临床意义]气血亏虚.脾气亏虚,脾阳不振

  • 脾阳不振,运化失常

    扶正益脾法(附子理中法) [组成]: 附子.贡术.淫羊藿.炙甘草.生姜.西砂仁.安桂.补骨脂. [方解]: 本法乃为附子法基本方,加砂仁.安桂.补骨脂. 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 ...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脾阳不振,寒湿内蕴型黄疸)

    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 ...

  • 农村常见的一种瓜,治“腰间盘突出”有良效,还不用一分钱!

    农村地广物博,尤其是野草野果什么的最多最丰富,这些农村独有的宝贝,味道鲜美,口感丰富,深受当地原住民的喜爱,尤其是小孩子,小编还记得以前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放学后跑到山上去挖野菜,有些野菜是可以直接 ...

  • 山上的一种野草,长的像麦穗,在治眼疼方面却有良效,很多人不知

    野外总是生长着很多的奇珍异草,是我们所不知道,今天晚上我给大家科普的这种野草,可能大家在很多农村路边或许你就能见到,它也喜欢生长在旱坡地.灌木丛.河岸.田野等地,这种野草的名字就叫做夏枯草.它的适应能 ...

  • 这古方,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良效

    日本汉方的兴盛,最早缘于公元5世纪时,朝鲜使者用中医药治愈日本天皇的疾病. 那么朝鲜人对中医药的感情如何呢? 从<医方类聚>的编撰就能看出来啦. 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医学类书,由朝鲜世宗李祹 ...

  • 董针中风六针治脑损伤行动失能有良效

    董针中风六穴,乃为下肢二针--灵骨.大白,上肢二针--重子.重仙,中风二针--木火.百会.这六针是本人所原创积累行医四十余年治此类疾病临床检验最有效的六个穴组.常应用于治疗各种脑损伤行动失能相关疾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