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理解“躁胜寒,静胜热”?躁动为何不能用来御寒?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其祟不伤人,人亦不伤人”如何解读?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如何理解<道德经>"治大邦 ...
-
我读《老子》之燥胜寒耶寒胜燥
<老子>就是<道德经>,也叫<五千言>.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聃)写的,81条(章)5162个字. 深圳有1200个公园,颜值最高的要算香蜜湖公园,游客量很大.公园附近 ...
-
篡改《道德经》的一点根据
王弼撰译<道德经>,就是为了顺应封建社会需要,宣扬儒家的孔孟之道.为此就得篡改道家<老子五干言>,得以张目. 有人提出置疑,"现在还不知<老子五干言>的真 ...
-
《道德经》:弱,能胜强;柔,可克刚;静;能制动!
如果给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盖上一个符号,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小编第一个想到的是:太极! 太极分阴阳,即为黑白二色,预示着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也代表着中国阴阳相生相克的人生观. 古人认 ...
-
《道德经》第61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原文] 大邦者下流①,天下之牝(pìn)②,天下之交也③.牝恒以静胜牡(mǔ)④,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⑤,小邦不过欲入事 ...
-
《道德经》:如何才能做到以静胜动?
老子曰: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这里的"下流"不是现代人所说的那种"下三烂 ...
-
馨月原创:不急不躁地静待A股市场投资窗口的开启
截至8月30日晚9时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3689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42万亿元,可比公司同比增长9.23%,占2019年上半年中国GDP的51.93%,坐拥中国GDP半壁江山:合 ...
-
逆向思维——《道德经》中的企业致胜法宝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在璀璨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和一位骑着青牛飘然而去的老者,为后世留下了无限的智慧启迪.在这其中,我们不仅能读到老子的为政之道.管理之道,还能读到 ...
-
「原创诗词」三人行 | 物应少取,心凭静胜,我闻如是。只与前人比
<三人行>99 惜琼花-乡村四月 文/莲花书院 鸡鸣早.天欲晓.稻花香陌上,苗秀蛙闹. 子规声里闲人少.翁媪锄禾,姑嫂薅草. 夕阳收,檐雀噪.是谁家饭熟,休惜杯倒. 隔窗花影应相笑.灯火如 ...
-
道德经妙解丨39 柔软胜刚强 无为胜有为
39 柔软胜刚强 无为胜有为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 ...
-
道家思想为什么叫“道德经”,理解这两个字,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的道家思想.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庄子道家思想的两句比较有争议的话,一句是养生主篇中的"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3章 自知自胜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He who knows other men is discerning (有眼力的,有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