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相关推荐
-
如何理解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客观的认识,真实准确的了解和理解. 智,聪明,通晓事理,知其然,知其所有然,明智,智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之心得
第五十三章 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德经·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苏辙:道非言说,亦不离言说,然能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兑闭门以杜其外,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德经·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执亲?身与货孰多? 苏辙:先身而后名,贵身而贱货,犹未为忘我也.夫忘我者,身且不有,而况于名与货乎?然贵以身为天下,非忘我不能.故使天下知名之不足亲,货之不足多,而后知贵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德经·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苏辙:性之为体,充遍宇宙,无远近古今之异.古之圣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无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为物所蔽,性分于耳目,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德经·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苏辙:虚空无形,因万物之形以为形,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如使空自有形,则何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德经·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苏辙:圣人纵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于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贵,勉强以求不失,盖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原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昔之得-章第三十九
德经·昔之得-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苏辙:一,道也.物之所以得为物者,皆道也.天下之人,见物而忘道.天知其清而已,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德经·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 苏辙: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原成:反也者,道之动也. 原成:反,翻也."道"是"无&quo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德经·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苏辙:道非形,不可见.非声,不可闻.不先知万物之妄,廓然无蔽,卓然有见,未免于不信也.故下士闻道,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德经·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苏辙:夫道非一非二,及其与物为偶,道一而物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则非一也.一与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是以往,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