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车祸骨折男孩,血小板为何低到52?


作者:果子哥
今天,由我主要审核发放血常规结果。在审核上百份的血常规结果时,我注意到一名17岁男孩,他的血小板比较低,只有52×109/L(参考值100--300×109/L).
我们常说检验要与临床联系,检验人要提高整个医院的位置,提高检验人的自信,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工作中恰当应用这些理论呢?
当然,在审核每一份报告时,我们首先要有临床思维。
所谓临床思维就是所做结果,出具的报告能反应患者的疾病状态,能出具患者的疾病发展与转归做出指导意义的数据。
那么患者病历我们一定要足够熟悉。
这例患者,我翻看了一下。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4小时被小轿车撞伤,当时感觉右小腿疼痛、肿胀、畸形,剧烈疼痛伴活动障碍。当时无明显患肢感觉麻木。否认其他部位损伤。当时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腹部疼痛。遂来我院急诊就诊,给于X线片检查示“右侧胫骨中下段、腓骨近段骨折”。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拟“开放性右胫腓骨骨折”收住入院。
受伤以来,患者精神尚可,未进食,近期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也就是车祸导致胫骨骨折,入院手术的小患者。小板减少,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出血不止这种危险情况。
当然要重视这类需要手术的患者,想起前一段时间央视报道的,一个女患者因为血小板聚集误诊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我们不能大意,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回看仪器希森美康XN-1000仪器做出的结果,如下 (图一) 血小板52×109/L

血小板减少(图一)
那么血小板减少,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有哪些情况呢?
1.抽血不畅,导致有血凝现象发生,消耗掉了一部分血小板。
2.EDTA诱导的假性减少,这个我们工作中也比较多见,这是由于抗凝剂的问题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时,换抗凝剂重新采血,也能解决一部分这类问题,但是有的患者可能用多种抗凝剂,仍然有血小板聚集的现象。
3.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笔者曾经遇到一例蝮蛇血凝酶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案例。
4.血液系统疾病。有些白血病,有三系减少的情况,这在血液病比较常见,尤其要注意。
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属于免疫性疾病,可以参考既往史,询问病史,往往有比较明确的诊断。
当然,还要其他一些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那么这里患者是不是真的血小板减少呢?于是,立即推片镜检,高倍镜观察到,血小板确实有聚集现象(图二)。

血小板聚集(图二)
到这里,我们从血涂片可以知道,其实这位小患者血小板数量并不少。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后续还需要调查,可能是抗凝剂EDTA诱导,或者其他情况,笔者及时联系临床告知这一情况。
接下来,笔者想起迈瑞系列仪器网织红通道,可以有效计数血小板聚集这类标本。
于是,笔者尝试将标本在迈瑞BC6900上测试,结果如下(图三),果然,血小板计数正常149×109/L

图三.迈瑞网织红通道计数血小板数量正常
血小板计数,希森美康XN-1000仪器用电阻抗法计数,如果遇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那么很容易因为血小板成簇而无法准确计数。迈瑞BC6900网织红通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BC6900血液分析仪对反应体积较大的荧光试剂预热使其快速达到反应温度。
血小板聚集的血样被吸入分血阀后,和预热的荧光试剂一起,高速注入42℃恒温钛合金反应池,形成旋流,荧光试剂与样本中血小板充分作用。
此时,反应池内的搅拌杆高速搅拌,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机械解聚,同时,试剂中的“解聚成分”也作用于聚集血小板,对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化学破坏。
这样血小板能从聚集状态完成单个状态,可以达到对血小板聚集计数的纠正效果。
对血小板减少病例,我们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准确计数血小板,为临床提高准确的数据,同时也要加强与临床沟通,减少误诊发生。
本文由医家小二首发,作者:果子哥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