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某些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某企业推行5S的效果图,除了现场划线、分区、标识、归类、定位等,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介绍“5S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做法(策划→建立→实施→督查→改进→提升),所以5S也就只能红一时,红不了一世,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真正建立“5S管理体系”,所以最多只能叫“划线”而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5S”或者只能叫“浅表的5S”。
为什么“5S”在有些公司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原点,甚至消失于无形?为什么“5S”在有些公司演变成了划线、分区、标识的表面活动?为什么“5S”在有些公司说起来特别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不要的?为什么“5S”在有些公司高层的心目中定义为“不就是把物品摆放整齐,看起来好看”吗?对“5S”贴上了一连串地不正确的认知标签,“5S”又怎么能走的更长久、更远?“5S”又怎么能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呢?甚至让某些公司的高层及团队对“5S”产生了厌烦的感觉?“5S”变成了一阵风活动,根在哪?责在谁?
所以要想“5S”在公司内部真正落地,唯有从内心正确地认知“5S”,从内心真正地重视“5S”,从行动上真正地重视“5S”,把“5S”当成一个系统去管理,严格按照P-D-C-A管理循环的管理原则去建立“5S管理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落地化的“5S管理体系”才是根本,否则“5S管理体系”只能成为笑话,不但对公司的发展起不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甚至会让“5S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害了公司。因为没有正确地认知、建立、实施、保持、改进“5S管理体系”,所以让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错误的认识了“5S管理体系”,在团队的思想中种下了错误的“5S管理体系”种子。那么,如何在公司内部建立适宜的有效的“5S管理体系”?建立适宜的有效的“5S管理体系”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1:“5S管理体系”现场诊断评估,找差距与缺失,形成报告,为建立高效的“5S管理体系”打基础;★2:分层次开展“5S管理体系”知识培训与考核,确保团队对“5S管理体系”知识的正确理解与认知;★3:成立“5S管理体系”推动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架构图与职责权限;★4:策划建立“5S管理体系”宣传方式方法,为逐步实现全员参与“5S管理体系”打基础;★5:“5S管理体系”内部刊物建立,以不断提高团队5S的意识、荣誉感与成就感;★6:“5S管理体系”样板区范围界定,形成文件在公司内部公开化;★7:与“5S管理体系”样板区负责人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聆听负责人的意见或建议,引导其思想认知;★8: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样板区内存放的物品种类、数量;★9:样板区域现场规划布局图设计策划,形成可行的标准化图示;★10:按定稿的标准化图示进行实地布局、划线、标识、定位;
★11:对样板区待存放的物品进行分类编码,制作相应的可行的标识牌;★12:整理样板区域内现存的物品,清理出不需要的物品,防止占用空间,不易管理;★13:针对留下的物品按照用途或规格、量等作为分类的依据,进行整顿,实现定置定量摆放,包括摆放的高度、宽度、离地、离墙、离柱子、离天花板、离灯的距离,形成规范标准,作为公司内部执行的准则;★14:建立文件化的“5S管理体系”标准,作为公司“5S管理体系”实施的准则(法则);15.3建立“5S管理体系”内部稽核检查表,明确稽核的要点15.4推行“5S管理体系”红牌战略和流动红旗“5S”标兵机制15.5推行“5S管理体系”不符合整改四不放过和五步曲的管理原则★16:为公司“5S管理体系”的落地持久性培训一支优秀的内部稽核队伍;★17:在公司内部定期开展“5S管理体系”内部稽核活动,防止“5S管理体系”成为一阵风或变成一阵风活动,确保“5S管理体系”真正在公司内部成为常态化的管理法则,落地、生根、发芽成为参天大树;★18: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5S管理体系”内部稽核评比结果,不要让“5S管理体系”内部稽核成为形式化、表面化、应付化,而要“以落地为准则、以效果为导向”实施每次的“5S管理体系”内部稽核;★19:根据公司的发展实际情况,定期评审“5S管理体系”,必要时进行修订完善,以确保“5S管理体系”持续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防止出现两层皮或多层皮的情况,最终成为摆设或口号;★20:定期举行“5S管理体系”实施成果分享发表大会,让“5S管理体系”真正为公司的发展起到应该起的作用;★21.5S样板区打造成熟后,在公司内部慢慢全面、全区域展开“5S管理体系”活动,以确保“5S管理体系”真正成为公司经营发展、追求卓越的好帮手;★22. 确定公司“5S管理体系”活动每年宣传月,形成常态化。
无论哪个行业,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