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辛苦,心不苦
徐亮||辛苦,心不苦
去年9月的一个下午,闺蜜玲领着十一岁的儿子,来到我店里看我。我给她倒茶让座,她拉住我,说:“亮,看在我们多年感情的份上,这件事你必须帮我。”玲说得郑重其事,把我吓了一跳。我按捺住心底的种种猜测,故作平静地问:“有么事你就直说,莫搞得多吓人。”她说:“你必须先答应我,我才说。”“莫搞得像演电视剧,有事快说,我忙着呢。”

玲和她老公一直在外面打工,把儿子交给公公婆婆带。前两年孩子年龄小,她也没关注学习方面的事。去年过年他们带回一部智能手机,放在家里,为了方便平时联系。哪知儿子每天下午放学一回来,就端着手机,蹭隔壁家的wifi上网。晚饭都是他奶奶送到他手里,他随便扒拉两口,又接着玩。本就不太好的成绩,如今更是一塌糊涂。为此,玲跟婆婆吵了多次,不能这样惯着他,学习上要抓紧。可婆婆也很无奈,她说话孩子一句都不听,学习上他们又一点都不懂,怎么管呢。他们在家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学习上真的是束手无策。
玲接着向我倾诉:“我们辛辛苦苦地在外打工,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如果把孩子的学业荒废了,我们挣再多的钱又有么用呢?”
我说:“那你就不要出去打工了,自己在家带孩子哒。”

一向要强的玲从凳子上蹦起来,激动地说:“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出去靠我老公一个人在外挣钱,日子哪能比得上别人哪。而且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时间长了,哪有几好的事。再说我在家有么用呢,以前读书学的东西早忘记了,也辅导不了他呀!”玲一边诉说着一边望着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我点点头,心想,是啊,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家里呢,都是没办法呀。听着玲的诉说,往事一幕幕,放电影似的在眼前闪过。九年前,老公在王枫中学教书,工资不高但稳定。我应聘到黄梅县前程中学,工资比老公多出一倍,儿子在老家公公婆婆带。有空时,老公就到县城来,然后俩人一起出出逛街、疯玩,日子过得何其潇洒自在。
儿子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我们傻了眼,两科都不及格。而且我们发现儿子变得比以前胆小,性格也内向。

第二年,我便从前程中学辞职,到王枫中学代课。工资没有之前的四分之一不说,最让人烦闷的是,工作生活都在校内,个把星期没出校门是常有的事,生活实在太单调了,年轻的我真有点无法适应。我们发现儿子学习习惯不好,且有网瘾。一开始,我和老公急得只顾打骂儿子,这样的教育方法让儿子变得更不爱学习更内向了。夜深人静,我们相对叹息。后来我们改变策略,学习上培养儿子阅读的好习惯,生活中多与儿子交流沟通。经过两年的努力,儿子成绩一天天好起来了,性格也变得分外开朗。看着儿子的变化,我忘却了当初的苦恼,开始领悟了平淡的意义。
两年后,教育局搞改革,代课教师都被辞退了,我也不例外。好在儿子的学习已经不用操心了。于是,我自己创业,在镇上开了个建材店,直到如今。守店空闲,看看书写写文章,倒也惬意。
“嘿,你在想什么呢?”玲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那怎么办呢?哎!”我替玲着急。
玲从凳子上站起来,把儿子推到我面前说:“以后他的学习我就交给你了。”
我笑起来,说:“你没看见我现在在开店吗,哪有时间教你儿子呢。”
“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每天下午5点,我让他爷爷把他送来,7点准时接回去,可以不?”玲说得很坚定。见我没做声,她接着说:“你看你,做个生意,店里到处都是书,天生就跟书有缘,我儿子不交给交给谁呢……”
就这样,我当起了玲的儿子的课外辅导老师。

两个月后,表叔带着他的孙子来到我店里:“亮,别人的孩子你都教,我们是亲戚,我家孩子也交给你了啊。”
没办法,我成了两个孩子的辅导老师。可毕竟是在店里,人来人往多有不便,这样的环境也实在不利于孩子们学习。可就是这样,周围还是有人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
看着身边一个个聪明伶俐,成绩却不怎么样的孩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回家与已调到人社局的老公商量:“我办个课后托管培训机构,怎么样?”谁知老公坚决不同意:“你忘了当时创业的艰辛了吗?多苦啊!现在你的生意路子打开了,生意上你能做得游刃有余,有空看看书写写文章,多好啊!你现在办这个,不是自讨苦吃吗,教育局马上要在城镇小学实行课后托管,哪有学生需要你辅导啊?”
我不服气:“我又不是要和学校对着干,只是希望成为学校教育的补丁,怎么就不行了。”
“好好的日子就莫折腾了,到时候万一招不到学生,岂不是又上当又上相?”老公补充道。

“你看现在留守儿童那么多,总有孩子有需要的。”说到这里,我心里真的不好受,但还是希望能得到老公的理解,“婚后十几年,我一直生活在黄梅,不论到哪里,总有不懂事的孩子追着我叫妈妈,甚至要我抱抱后,就赖在我身上不下来了。开始我以为我真的和孩子的妈妈长得相似,后来我渐渐明白,只是因为我和他们的妈妈一样‘年轻’而已。”
听我这么说,曾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八年的老公动了恻隐之心:“我理解你作为一位母亲内心对孩子天生的怜爱,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他们会认为你就是为了挣钱的。”
“生活是自己过的,又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何况每一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都是纯洁无瑕的。”
“既然你这么坚决,那你就自己去办吧。招不到学生就回来啊?”老公无奈地戏谑着。
第二天,我找到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燕,说了我的想法,让她考虑考虑,哪知她当即就表示赞同。她说她和她老公就是为了正在上学的儿子女儿,才从深圳回到黄梅教书的,虽然收入赶不上以前,但两个孩子学习成绩及性格都不错,她是满足的。她的两个孩子曾经就是留守儿童,她比我更了解留守儿童的处境及家长的艰难。
去年底,我和燕在黄梅县第五小学附近开办了黄梅县新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到今天,新智慧教育已经得到了亲人、同学、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学生及家长朋友的信任。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家长们满意的微笑,我们经历的种种艰辛,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是啊,女人,除了是母亲,还要扮演许多的角色,何其难也!于玲、于燕、于我、于天下母亲都是如此。女人,不应该再是柔弱的代名词,不应该只是奋战在麻将桌上的孤独杀手,不应该只是专注于化妆品和服饰的美丽花瓶,而应该用与生俱来的爱照顾好家庭,用娇嫩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事业,用创造的激情去享受成功的快乐,让梦想带着我们去飞翔。

如此,虽然辛苦,但,心不苦。
作者:徐亮 湖北黄梅人 黄冈作协会员 黄梅作协理事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我有围炉 你有故事吗?
围炉广泛征集黄梅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都可,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3月1日起,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暂定名)一书,将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数2000本。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省市县作协会员、文学博士、文学爱好者以及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诗词楹联会员。欢迎企业、商家、个人提供赞助。新书征订已全面启动!
或者在围炉文章下面赞赏,详细留言即可,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