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医:鼻窦炎、小儿慢性鼻窦炎3方】

张梦侬:


加味辛夷散: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效: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主治:鼻渊(鼻窦炎)。

屡用效佳,临床医生评价颇得心应手。

《临证会要》


王友至:

通鼻汤:
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祛风除湿,托里通窍。
用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症见湿热壅肺,兼气阴两伤者,确有较好疗效。

临床治疗小儿鼻窦炎不错。

《四川中医》(11)1990年


陈超:

蒲黄败酱汤: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
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

疗效:多数服药8~20剂痊愈。

《四川中医》(3)198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