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有几个发展阶段?
相关推荐
-
常识化解析哲学的本体论缺陷
在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界因为缺乏建构终极本体论的途径,所以再也没人不谈世界的本体具体是什么了,所以只会卖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明的哲学被判定已死,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缺乏终极本体论指导的哲学当然与无源之 ...
-
哲学科学化的可能性(671字)
正因为任何人都只能知行合一地活在显意识理性与潜意识感性之间永恒的认知冲突中,所以即便自圆其说如圣人,也只能与动物一样,用内含潜意识的下意识行为演绎自己的知行合一人生. 正因为只有结合思想是行动先导的知 ...
-
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
来源:李青白 学哲学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个对中国哲学形上思维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如果说孔子与墨子都是立足于现实来进行自己的哲学思考,那么老子则在现实世界之上又开避了一个形上世界.中国哲学 ...
-
感性潜意识与理性显意识的文明冲突
如果人化于主观成熟的极点在于终极自圆其说能力的常识化普及,那么不能终极自圆其说的旧哲学对人的文明发展语境的建构水平,显然只能用似是而非的不作为来形容. 正因为对旧哲学的集体不作为认识得足够深刻,所以哲 ...
-
哲思笔记
纵览中西方哲学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人类从感性到理性的旅程. 感性和理性都有双面性,感性好的一面是诗意,反之则是愚昧:理性好的一面是思想,反之即为精明中的庸俗.于此,反观中国现阶段之国情-- 诗人海子因深 ...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
西方哲学发展到康德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可以说康德是康德之前西方哲学的总结人,总结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经验派与唯理论的争论.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先 ...
-
意识的主客观一致性(连载六十三)
意识的主客观一致性 区别于不可知论,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的建构初衷,在于通过终极可知论的常识化建构终极瓦解不可知论,因此我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始于自我意识的进化诞生,然后从零起点 ...
-
喜欢欺负人的人是什么心理 欺软怕硬是人类共有的基因
喜欢欺负人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呢?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我们小时候看的<哆啦A梦>里面,胖虎跟小夫就经常莫名其妙的欺负大雄,稍有不快就对大雄拳打脚踢. 其实我觉得爱欺负人跟多种因素有关, ...
-
再读《实践论》有领悟:人与人的认识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去年四月份开始系统学习<毛选>后,对我理解<孙子兵法>的操作帮助很大,今年春节开始准备将其中几个经典的内容再读一遍. 有观点说,读<毛选>要先读<实践论> ...
-
精读实践论(三):为什么有些人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生活?
上回讲到第十段前半部分,这回把第十段后半部分讲完. 原文黑字,解读红字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 ...
-
管人的重大误区,颠覆性烧脑解密职场实践论
有为而治的管理是累人的勾当,但实际职场却存在很多职员升级做了管理者,由此便处处有为,上班如不搞点动静出来,就感觉体现不了其领导的存在,各种批评.指点.会议等事项,除了更多的累死自己之外,下属可能更多时 ...
-
人的脊柱长得都不一样,怎样延伸脊柱怎么可能一样?
脊柱的延伸在身体的觉知上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脊柱延长的感觉,还有一个是脊柱的弧度要自然. 在我们进一步讲怎样练习去找到这两种感觉之前,我们首先要看看自己脊柱弧线的情况.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个图:就是人 ...
-
一个人层次高了,慢慢会和这三种人失去联系
生活里就是由各种类型的人构成的,也因为不同的人群让我们认识到自己. 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给了我们帮助和经验,也让我们渐渐地发生着改变,随着我们的进步,身边的人群也会不一样,当一 ...
-
血癌案例—精彩的人紀班學生的診療案例
初診11-11-2008 J.L. 53歲男性, 2008年1月,西醫診斷為血癌(白血病),查白血球高達6萬.自三月起口服第二代抗血癌新藥(nilotinib),副作用為傷害心臟,三年之間,大約十人, ...
-
肝癌案例--精彩的人紀班學生的診療案例
2008年6月17日 F.C C. 女性,查出肝癌四周,因怕西医的治疗,故来找我治疗. 症状: 肝区和胃脘刺痛,腰痛, 膝痛,胃口很差,欲呕吐, 老觉得有物塞住胃,食欲极差.怕冷,大便难,失眠,很难入 ...
-
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的人(深度好文)
闲,是福气. 太闲,就不一定是福气,指不定是灾难. 空闲久了,才会知道,闲的发慌多可怕,闲的无聊多遭罪,闲的寂寞多空虚. 因为太闲,就会有很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去患得患失,去纠结不清,在剪不断,理还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