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本制造机丨AMNUA三周年庆

民国文本制造机

地点:美术馆4展厅

时间:4:20—5:00 PM

参与人:熊森林(青年诗人,押沙龙联合创始人,《扬子江》诗刊编辑)陈志炜(青年小说家,押沙联合创始人,《青春》杂志社编辑)李扬(青年诗人,设计师)焦窕瑶(青年小说家)

作为中国大陆的消逝之物,民国的物品、事件,乃至语言,甚至极少数的活人,都应搬进美术馆。死亡的见证品只有在类博物馆空间,才显得合法而舒适,显现出一丝暧昧的复活意味。而超市小票,作为当代消费凭证,或者说,当代消费行为终止(死亡)的墓志铭,此时便可以承载这一复活仪式的道具,毕竟小票上的编码在百天后将自行消散。本次民国文本制造,侧重于历史上大陆民国语言的当下重现,兼顾台湾——这海岛上的民国——语言现状,完成一百份民国文本碎片,编号之后随机抽取。但内心审视下,大抵是吾辈底恶趣味罢。

“民国文本制造机”摘录:

至于做策展的标题,也有一点秘诀:一要蒙胧,二要难懂。那方法,是:加长句子,多用概念,配好副标题。譬如罢,做一个民国文本的展览,写一句“民国文本展”,是不算好标题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德勒兹、阿兰·巴迪欧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福柯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词与物·民国文本考古学”,就有些“潮”起来,到得改成“宝宝萌萌哒——十八大背景下中华民国的辖域与解域”,那就简直有了大牛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标题做成一个以至一系列,是可以被称为“成功”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个“民国文本制造机”,所以只配在南艺美术馆展览。

——节选自鲁迅《策展标题秘诀》

参与者:

熊森林:1990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青年诗人,兼事小说、评论。《扬子江》诗刊编辑,文学艺术类团队“押沙龙”联合创始人。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国诗歌》《青春》《艺术世界》《飞地》《新大陆》(美国)。发起并举办“南京青年诗人群展”(2014,2015)“押沙龙短篇小说奖”(2014,2015),参与四方美术馆地形学项目之植物湾(2014)。

陈志炜:青年小说家,《青春》杂志社编辑,押沙龙联合创始人

李扬:青年诗人,设计师

焦窕瑶:青年小说家

桑裕臻:押沙龙独立出版策划(台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