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霞寨发现特殊古碑,记录平和周姓宗风
乡土情怀,人间大爱!我们生活于平和这片土地,必然要爱护这里的一切众生,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让这片土地更加纯净,让我们心灵更加圣洁!【平和乡情】值得关注!感恩广大读者的鼓励与支持!
霞寨发现特殊古碑,记录平和周姓宗风
黄 武 疆
清明节前夕,文史爱好者黄太明在霞寨镇寨里村发现一块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的特殊石碑,既非示禁碑,也不是墓碑,而是一块“宗约碑”,记录周氏宗族按约定祭祀无嗣的志傍公。此碑看似平常普通,今细细斟酌,却非同小可,可以了解到当时平和的社会风气、宗族外戚内亲关系、祭祀公业(公田)等情况,对于今天来说具有良好的教化意义!
中国的清明节就是一个“感恩节”,要缅怀生命源头的列祖列宗,我们祭祀祖先的同时,也应为那些无嗣的叔祖坟头“挂纸”敬香!
寨里周氏宗约碑

古碑字迹清晰,字体端正、朴实,可见当时文人的书法功底
碑文内容
陰陽氣分 幽明理一 無嗣最慘 餒魂堪傷痛 志傍公無嗣失祭 幸生一女配與柯嶺腳大□鄭彩基爲妻 誼屬半子 孝不忘心 充出清水□ 肆拾大員買有祀田 坐址霞寨土名蛋石厝後 種子壹斗貳升 每年稅額肆石 以爲志傍公後一脈祠墳祭祀之資 交與房親辦理 外戚尚良心 何況內親 典則不立大害天理 自有此厚 必然有舉 莫廢房親人等斷不得妄自買賣□□ 血食 爰勒於石 以垂久遠
道光十三年歲次癸巳三月 日 君敏公派下五大房嗣孫 仝立
释义:
碑文解释
阴阳以气息而分辨,无形、有形的道理也是如此。没有后代最为凄惨,灵魂无法享受祭祀堪为悲痛。
志傍公没有直系后代,缺失祭拜,他的女儿嫁给柯岭脚大□郑彩基为妻,虽然女婿谊属半子,但很有孝心,仍出资肆拾大元买祭祀田产,坐址于霞寨蛋石的厝后,种子壹斗贰升,每年出租额肆石作为志傍公后一脉的祠堂、坟墓祭祀资金,并交给房亲办理。
外面的亲戚都有这样的良心,更何况我们同房内的族亲?今天若不立规约会大害天理,以后有此依据,必然要做到,此约不可废弃,房亲们一定不能间断,更不能将祭祀公田买卖、私吞。以刻石碑,传流久远。
道光十三年岁次癸巳三月 日(1833年) 君敏公派下五大房嗣孙 仝立
平和霞寨周姓 简介
霞寨镇三大姓:黄、卢、周,周姓位居第三,人口一万多。据《平和周氏族谱》记载:漳州龍溪榜山周御峰之四代孙周伯轩于元朝霞山开基,经数代繁衍,富甲一方,号称“周百万”,但延至明初,因无男丁,以户役为生的黄均禄于明朝洪武初年入赘周家,兄弟之不忍别居,黄均荫、黄均仁随兄入籍。传至第六世黄姓改为周姓,霞山周姓也因此被称为“周皮黄骨”,其宗祠“兴宗堂”神位供奉周氏和黄氏列代祖先,祖祠外悬一对灯笼,上书“周府”,内悬一对灯笼,上书“黄公”。
明清以来,平和“霞山周黄氏”的分衍到云霄、南靖、福清、潮州、惠州、广州、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人口达数万。
目前“霞山周黄氏”分布霞寨片区的寨里、群英、洋坑、联荣、寨北、内坑、大湖及高山、彭林等村,连同本县其他地方周姓人口约二万多。

寨里村卫星图

寨里古村落一角

寨里村附近霞寨镇区

黃武疆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 農莊設計運營
鄉村發展策略 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 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 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 委托
聯繫:626456114@qq.com
推 荐 阅 读
不到平和县,福建土楼都白看!
将平和县乡镇地名嵌入对联,可以很美!
平闻名于世的“克拉克茶(clark-Tea)”,竟然来自平和?
恭祝乡亲们吉祥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