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五马归槽,陈氏一门九名官,还有十八个秀才,外加一名中将

文/陈益峰

  1、五马归槽

  石柱陈氏,为川东土家族地区的土司世袭家族,后来分十八房,各有领地,该案例是十七房老宅位置。十七陈氏老宅和老坟,都在一处,喝形:五马归槽穴,后人人丁家业大发,有:陈氏一门九名官,还有十八个秀才的说法。

  

  民国时期,该支陈氏出过陆军中将一名,陈兰亭中将。

  同行考察的有徒弟朱-江、罗璟、陈-文、姬常勇等人。

方斗山侧面发脉,层层开帐,层层中抽,到头过峡,重起高峰,左右开帐,帐下落脉,顿跌七八百米,开局结穴,古代喝形:五马归槽

侧看山根部位开面结穴,穴前铺毡展褥,化阳结穴,正穴上是陈氏十七房的老宅,后来改为陈氏祠堂,后来被毁了。小地名:祠堂坡。当时陈氏家族非常辉煌,最辉煌的时候,老人说科甲极多,有古老的说法:陈氏一门九名官,还有十八个秀才在外。就说说该支陈氏有九个七品以上的老爷,十八个秀才,民国时期出过陆军中将一名,陈兰亭中将。

川东土家族土司,陈氏家族,世代镇守川东地区,宋元时期为正六品安抚使同知、明朝为正五品宣抚使同知,清朝初年为正四品宣慰使同知,统领石柱军政大权。陈氏后分十八房,各有领地。

民国时期的土家族名将,陈兰亭中将,就是该房后裔,陈兰亭中将曾任163师师长,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代理57军军长,长期驻守忠县、丰都、石柱三县

陈氏老宅位置,虽然历时四百多年,但是气味清新而香淡,头上涌起微微的淡黄色气体,隐隐微微,时隐时现,必主陈氏平安久居,丁财兴旺。

明堂之内,众多龙脉在此相聚,众多溪水在此汇合,喝形:五马归槽。川东土司陈氏家族十七房的领地。

陈益峰师傅与徒弟朱江,坐在老宅附近,思考地理规律

陈益峰师傅,向乡村的陈氏的老人,咨询陈氏历史,老人听说我们也是陈氏后人,非常热情

陈益峰师傅,在村里向老百姓,了解陈氏的地理历史

陈益峰师傅在村里向老百姓,了解陈氏家族的老宅、祠堂和墓地位置

陈益峰师傅在村里向老百姓,了解陈氏的历史

侧看陈氏老宅,内堂夹紧,聚气藏风,中堂平正圆净、大小与龙穴相称,外堂宽敞,而收朝取势

龙脉侧面大开堂局,四周的峰峦墩阜,重叠起伏,星峰点点,攒簇聚会,水口紧锁

穴后,鸟瞰老宅,水口关锁紧密,金狮对峙,周聚关拦,内侧大开堂局,内有真龙融结

陈氏老宅,左右外侧护砂,左旗右鼓,前面还有一对金狮子把手。左旗右鼓,武将兵权。前障后屏,文臣宰辅。陈氏最兴旺的时候,一门九个老爷,文臣武将都有。民国时期出过陆军中将一名,陈兰亭中将。

远看陈氏老宅,乾龙入首,宅立亥山巳向,纵水交汇之后,水走巽口

侧看老宅,穴后气脉峻急尊贵,为右单提穴,左侧龙砂隔水,借外山来护卫。书上说:左单提则左挨,右单提则右插。这是胡说的,实际上穴情在哪里,穴就在哪里

近看陈氏老宅,红点位置,是陈氏的老坟位置,清代末年,有富贵家族皮氏,听说陈氏非常兴旺,也将祖坟夹在陈氏老坟之间

侧看陈氏老宅位置,明堂端正,四水归聚,诸砂关锁,藏风聚气

后来该支陈氏,为阴阳所破,有阴阳路过此地,看局势如此完美,陈氏如此兴旺,阴阳心胸狭窄,陡生奸计,忽悠陈氏后人,将水口的巨石凿破,凿出一条小沟,陈氏旺气尽泄,家业一日不如一日,如今沦为百姓,小康家庭而已

水口为一个马鞍形的巨石,中间深凹,两侧高起,水从中间的凹部流出,阴阳忽悠陈氏后人,凿破巨石,陈氏真气尽泄

站在水口内侧,近看被地理阴阳所凿破的水口巨石,水口为一块长约一百米的巨石板,水从上面流过

侧面近看水口巨石被凿破的位置,从此该支陈氏已经不在兴旺

近看被凿破的位置,龙脉与铁钉凿破,真气容易被卸掉

龙在行进过程中,经过过峡,剥换,将粗老之躯层层脱去,龙身变得光滑细嫩,直行至平岗地带,龙水交界之处,阴阳冲合,才结美地,大发富贵

鸟瞰陈氏老宅,为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吉咸备。

陈氏老宅,在几条大龙交汇的沟槽地带

远看陈氏老宅,星峰回异,体格雄健,上下起伏,左右翻滚

陈氏老宅,左右缠送的护砂,有踊跃不遑之势,四周环卫的星峰,有归降朝拱之情

本地陈氏族人,听说我也是石柱陈氏,非常热情的给我指路讲解

笔者在陈氏后人家里,与陈氏族人,打听石柱陈氏的历史,石柱陈氏的辈分是一样:兴绍伯极宗,国思治胤蕃,才美为家之珍,世益以德绳,武先人天开,文运万代永昌。只要对得上辈分,就是石柱陈氏族人,大家都不怀疑。早年陈氏分家十八房之后,各分领地居住,老人将一口大锅砸破,分成十八块,再见面时候,如果对得上,那就是一家人。

笔者先后前往此地近十次,本地陈氏族人,听说我也是陈氏后人,倾巢而出,非常热情,最晚一次,深聊到晚上九点多

  2、地理研究的四个境界

  笔者从事地理专业研究十五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在琢磨地理技术,不敢懈怠,总担心一松劲,我们就走不到地理行业的最高顶峰了。现在看来,地理行业有四个境界。

  第一阶段、理气日课学说

  一般地理行业的入门爱好者,最喜欢理气日课学说,某某字来龙,某某字出水,用某某字向,压某某字分金、用某某日课。感觉无比神奇,无比专业,有点走在物理学的精准前沿的感觉。

  这是最低的阶段,一般都是入门时候的感觉。天干地支,在地理上的规律相对而言,是最模糊的,规律性是最差的,应验程度最弱。这就造成,不同的派别,三合、三元、天星、玄空大卦、玄空飞星等等,不同的技术,完全不能兼容,常常完全相反。但是大家都在鼓吹自己如何神奇,一旦到了现场,一旦遇到实践,一个比一个懵,一个比一个迷糊。

  这个阶段的的地理先生,属于蒙寐阶段,主要依靠自己麻醉自己,自己欺骗自己,信心十足,自己蒙住自己的双眼,感觉天下都在手中。这个阶段,谁可以吹,谁胆子大,谁会写理论,谁就自己觉得自己是高手。

  这个阶段的主要秘诀就是不出门,不上山,玩命吹,自己忽悠自己,然后忽悠别人。这个阶段的师傅,一般不需要出门研究考察,偶尔看几个案例,听听师父说点神奇的传说,就觉得很神奇了,千万别出门多了,一旦上山多了,神话就破了,准确度就完了。

  第二阶段、形峦技术

  地理行业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形峦技术,他们开始发现分金理气、日课学说的局限性,地理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形峦,开始回头研究形峦学说。研究龙穴砂水的规律,试图抓住地理行业,本就模糊的力量中的那一丝真真的力量。

  形峦技术阶段,还有三个小的阶段:

  (1)、初级入门阶段,喜欢喝形、认动物、善于想象,满脑子都是猪羊牛马、人、旗鼓、狮子、大象、狗、美女、将军、锣鼓、蛇、龟等等。一直在琢磨:这个龟地,穴应该在眼睛还是口里。

  (2)、再进一步阶段,喜欢看风景,看大局、看大势、大山大水,气势磅礴、热血沸腾,一切都是宏观的,一切都是伟大的。感觉脚踏宇宙、手捧日月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个逛风景的。

  这个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一群苦逼,成天考察大地大宅,谈的是王侯将相,说的是世界大事,而自己过的苦逼日子,吃的是粗茶淡饭,感觉明天就会飞黄腾达,与与王侯平起平坐。这个阶段的人,一般过的很苦,没有体会过好日子,不知道小康、小富、小贵是什么样子,一谈就是状元,一谈就是巡抚以上的人物,一谈就是世界首富的生活。

  (3)、最高进步阶段,喜欢关注穴情、气脉、小局势、小砂水、一草一木、一树一石,开始脚踏实地,开始干实事,体会大局与小局的关系,大势与小情的平衡点,慢慢抓住吉凶的关键。要达到这个阶段,至少要脚踏考察发家和败家的老宅、老坟,至少五千到一万个,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三阶段、察色望气

  气色是吉凶的关键,地形是死的,气色是活的。很多优秀的形峦,常常不发家,而很多很普通的形峦,大发家业。

  好比一个优秀的人物,不一定五官端正,不一定五官协调,不一定就是合乎三停五眼的规律,不一定很帅、不一定很潇洒,甚至长的很丑,但是一定是英气逼人,气色兴旺,满身王气的人。

  地理也是如此,部分漂亮的形峦,最后大败家业,常常就是气色不好。所以察色望气,是地理先生的最高追求。

  要想达到这个阶段,一般需要放下所有心思,所有的负担,所有的牵挂,成天成天泡在山里、泡在田间地头、泡在理论古籍的海洋里,吃饭琢磨地理,睡觉琢磨地理,走路琢磨地理,开车琢磨地理,时时刻刻都在琢磨地理,看一万到五万个发家个败家的老宅、老坟。慢慢就有感觉了。

  第四阶段、听龙脉说话

  这是地理行业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阶段的师傅,可以听到龙脉在呼喊,宅子在呼喊说话,坟墓在细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迷迷-幻幻,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直接和山川、大地、河流直接对话,直接倾听他们的声音,直接关注他们的表情,这是我们地理先生的毕生最高、最后的追求。

  要特别注意,察色望气、听龙脉说话需要扎实的形峦基本功,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全文完。

作者:陈益峰、重庆石柱人、著名地理师傅,风景园林硕士、国际易学联合会(中社科院直管) 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 执行会长。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研究院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地理风水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