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菜菜飞——《嘉定钱大昕全集》拉杂谈

菜鸟菜菜飞:《嘉定钱大昕全集》拉杂谈谈

此前看到出版社同仁在朋友圈里发《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出版的报道《文章千古在,艰辛寸心知》曰:1997年12月,《嘉定钱大昕全集》(全十册)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前身)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云云,一直不是滋味:你们也有脸说反响?你们又知道什么艰辛?当初参加全集编辑的人后来全都调离古籍社。因为不是领导工程,此书在出版社一度是没娘的孩子,只以二等还是三等奖报送自娱自乐的华东图书奖,同期报送华东一等奖的图书则完全是提不上筷子的杂牌。不久后,《嘉定钱大昕全集》评上了全国古籍二等奖,而那个获得华东一等奖的杂牌图书则连报奖资格都没有,此事成了业内笑柄。《嘉定钱大昕全集》是职业生涯的一场硬仗,菜子承担了第一册的年谱、行述、唐石经考异等部分,第四册的几个年谱,加起来大约半册有余;第六册潜研堂金石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第九册潜研堂文集;第十册潜研堂诗集及诗文补编;总共三册半,付出过艰辛,也增长了业务能力,提高了见识,还遭遇了匪夷所思,虽然事情过去二十多年,觉得还是可以说道说道。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上海嘉定区政府出资二十万还是三十万补贴出版,所以钱大昕的全集才冠以嘉定之名。主编陈文和拿到这个款项,找到他的同学、菜子所在部门的室主任薛飞接洽出版。大概陈兄的职称较低,想通过主编这样一个顶级专业书为晋升职称助力。所以薛老断然拒绝了有人想在书上挂名主编的不情之请——以免影响陈兄的晋升。无怪薛老又被记恨了。

陈文和兄为了彰显成底本正宗权威,基本上以木刻本复印件为稿件,这一来可把参与编辑加工的我们害惨了。因为木刻本的笔画不正规,木旁扌旁基本不区分,已己巳完全分不清,还有无数避讳缺笔造成排版困难,数不胜数,改得七荤八素、昏天黑地、苦不堪言。不过在编辑过程中潜移默化了钱大昕的若干治学门径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完全没有由来的避讳缺笔,估计古代刻工也会根据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原理,将避自己的家讳体现在他人著作的刊刻上了。

全集前言菜子费心较多,陈兄起先没重视,拿出来的稿件不能反映编撰过程,前后被菜子否定了五六次,每次否定都要跟陈兄争得面红耳赤,但每次陈兄都接受意见,认真修改。其实很多修改意见也是渐次形成的,让陈兄走了不少弯路,在这种共同修改过程中,渐渐对怎么写前言写序也有了一些领悟,成了菜子的一个强项,这要特别感谢陈兄的大度。记得书已付印了,陈兄又找到两条佚文塞不进诗文集补遗了,菜子就想办法塞到前言里了,估计增订的时候也没将这两条从前言里剥离出来。因为剥离出来就要修补前言,想来这个吃苦受累的事没人去做。补遗中的钱大昕续通鉴跋是菜子贡献的。

文章提到的那个出版时间1997年12月也是有猫腻的。版权页上印的时间,实际上只是九、十两册的付印时间,全书印制完毕至少在半年后。菜子作为原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对这个印制环节再清楚不过,因为当时菜子苏州的家要拆迁也不让请假,一直到1998年元旦前一两天才把可以安放版权页最后一册赶出来。

为感谢菜子的付出,陈兄帮忙把拙作《霸王别姬解》刊发在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总第10期)上,要轮到菜子感谢了。其实菜子与陈兄除了业务争执外,也不时切磋党史,我对林彪的好感也是陈兄影响的结果。陈兄数度转述林彪的话:没想清楚的话最好不要说,想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说了。原先菜子已怀疑林彪其实没干什么坏事,经陈兄这样一捣鼓,就有好感了。不过林彪提出的这种高要求,无论是菜子还是陈兄,都永远做不到。

钱大昕的书装帧很厉害,一个护封的材料就要六元,十册一套,得多少钱?这个成本吓到菜子了,那时候菜子的月收入千元左右。

书出齐前后,正好单位分房,领导层把好房源完全霸占,菜子当然要对这种胡作非为提意见,社内社外放分房方案的坏水,算是把社委会得罪了。出版社就组织一切力量,专门挑菜子编辑业务上的错,当然也包括在钱大昕全集编辑上的差错。所幸菜子此役非常认真谨慎,基本上没有差错,无需象其他书那样请王剑等同事帮忙辩解过关。最后单位还得用菜子没有差错的部分逐次报奖,屡屡得手,殊为可笑。

钱大昕是顶级学术钜子,自古至今学问能与之比肩者屈指可数,官也当的很大,但生前没有财力刊印自己的著作,还是由他的子孙陆续印行的。我们这代人要幸运很多,因为科技进步,印制成本下降了很多,菜子及菜子不如者的不成器的东西,只要愿意,说印就印。一念及此,更为两百年前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成果印行的学术泰斗钱大昕感到遗憾。

后有足本

附:关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度分房措施的书面意见

我对社委会将此次七套新购房中的五个大套指定给自己的作法有意见。为此,我曾与负责具体分房的社领导充分交换了意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但因为是社委会作出的决定,似乎动摇不得。我认为,社委会与职工是上下级关系,更是同志关系。作为职工,有义务帮助领导提高认识。为此,特向分房小组提出书面意见,并希望转告社委会。

首先,这是国家政策性福利分房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大多数职工因多年来工资中没能体现住房补贴的最后一次补救机会。社委会不应该将其中的五套独立出去不参加全社打分,从而剥夺了全体职工理应享有的权利。

其次,我社是一个亏损单位,职工住房的解决很不理想。这两年,有职工结婚要房,社里均以没钱为理由,不予考虑。现在,经济状况依旧,而一次性买房中的绝大部分用于改善社领导,我看不出这里有为群众着想的成分。如果再提出什么下级服从上级,就更滑天下之大稽了。须知,此次购房的最终结果是加重了每一个职工的未来经济负担。我实在看不出,职工是否有这个义务————为偿还因所有社委会成员改善住房而扩大了的全社债务去努力工作。

第三,我认为,作为社领导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应首先考虑其是否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前途,是否照顾到大多数职工的利益。此次购房,斥资数百万,应该是一个大动作,如果最大的受益者是社委会,显然与社委会的理论职能不符。其结果将不利于出版社的发展,也有违主管部门委任诸位任现职的初衷。

第四,社委会做出如此决定或者基于这样一个理由,即此次分房买房完全按照行政级别,于是五个大套只能由社委会享有。但同时,社委会又强调,住房标准不是一定要达到的标准。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是,职工可以不一定达标,而社委会则尽可能全面达标。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职工尚未得到初步解决的时候,社委会如此决策至少是欠妥的。在古籍出版社经济状况不好时这样做,或有刻意突出官本位的效用。

第五,近来有一种感觉,好象此决定一经社委会确定,就无可更改。这又不是搞两个凡是,不利于出版社的发展前途、没兼顾到大多数职工的利益的事,不仅要改,而且当速改。或许社委会认为什么对出版社有利,它更有发言权。但至少不能把将最好的住房分配给自己说成是对出版社有利吧。

第六,出版社是国家事业单位,是党领导下的文化传播机构,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维护党的形象,出版社领导理所当然要以身作则。而在社委会的分房决策中,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没有了,党员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自律要求没有了。作为一个党员,我有义务提醒社委会注意形象。换言之,如果在公开打分选房时,即便社委会成员皆名列前茅,为避免为自己买房嫌疑计,诸位也应有人主动作出不要的姿态。

第七,在本单位住房困难面还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不损失已有住房。据我所知,现有住房正在有计划的放弃。

我的意见大致如上,望社委会三思。

老刀客1998

菜鸟菜菜飞:《嘉定钱大昕全集》拉杂谈  足本

此前看到出版社同仁在朋友圈里发《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出版的报道《文章千古在,艰辛寸心知》曰:1997年12月,《嘉定钱大昕全集》(全十册)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前身)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云云,一直不是滋味:你们也有脸说反响?你们又知道什么艰辛?当初参加全集编辑的人后来全都调离古籍社。因为不是领导工程,此书在出版社一度是没娘的孩子,只以二等还是三等奖报送自娱自乐的华东图书奖,同期报送华东一等奖的图书则完全是提不上筷子的杂牌。不久后,《嘉定钱大昕全集》评上了全国古籍二等奖,而那个获得华东一等奖的杂牌图书则连报奖资格都没有,此事成了业内笑柄。《嘉定钱大昕全集》是职业生涯的一场硬仗,菜子承担了第一册的年谱、行述、唐石经考异等部分,第四册的几个年谱,加起来大约半册有余;第六册潜研堂金石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第九册潜研堂文集;第十册潜研堂诗集及诗文补编;总共三册半,付出过艰辛,也增长了业务能力,提高了见识,还遭遇了匪夷所思,虽然事情过去二十多年,觉得还是可以说道说道。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上海嘉定区政府出资二十万还是三十万补贴出版,所以钱大昕的全集才冠以嘉定之名。主编陈文和拿到这个款项,找到他的同学、菜子所在部门的室主任薛飞接洽出版。大概陈兄的职称较低,想通过主编这样一个顶级专业书为晋升职称助力。所以薛老断然拒绝了本社领导想在书上挂名主编的不情之请——以免影响陈兄的晋升。因此薛老又让人渣领导记恨了。

陈文和兄为了彰显成底本正宗权威,基本上以木刻本复印件为稿件,这一来可把参与编辑加工的我们害惨了。因为木刻本的笔画不正规,木旁扌旁基本不区分,已己巳完全分不清,还有无数避讳缺笔造成排版困难,数不胜数,改得七荤八素、昏天黑地、苦不堪言。不过在编辑过程中潜移默化了钱大昕的若干治学门径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完全没有由来的避讳缺笔,估计古代刻工也会根据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原理,将避自己的家讳体现在他人著作的刊刻上了。

全集前言菜子费心较多,陈兄起先没重视,拿出来的稿件不能反映编撰过程,前后被菜子否定了五六次,每次否定都要跟陈兄争得面红耳赤,但每次陈兄都接受意见,认真修改。其实很多修改意见也是渐次形成的,让陈兄走了不少弯路,在这种共同修改过程中,渐渐对怎么写前言写序也有了一些领悟,成了菜子的一个强项,这要特别感谢陈兄的大度。记得书已付印了,陈兄又找到两条佚文塞不进诗文集补遗了,菜子就想办法塞到前言里了,估计增订的时候也没将这两条从前言里剥离出来。因为剥离出来就要修补前言,想来这个吃苦受累的事没人去做。补遗中的钱大昕续通鉴跋是菜子贡献的。

文章提到的那个出版时间1997年12月也是有猫腻的。版权页上印的时间,实际上只是九、十两册的付印时间,全书印制完毕至少在半年后。菜子作为原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对这个印制环节再清楚不过,因为当时菜子苏州的家要拆迁也不让请假,一直到1998年元旦前一两天才把可以安放版权页最后一册赶出来。

为感谢菜子的付出,陈兄帮忙把拙作《霸王别姬解》刊发在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总第10期)上,要轮到菜子感谢了。其实菜子与陈兄除了业务争执外,也不时切磋党史,我对林彪的好感也是陈兄影响的结果。陈兄数度转述林彪的话:没想清楚的话最好不要说,想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说了。原先菜子已怀疑林彪其实没干什么坏事,经陈兄这样一捣鼓,就有好感了。不过林彪提出的这种高要求,无论是菜子还是陈兄,都永远做不到。

钱大昕的书装帧很厉害,一个护封的材料就要六元,十册一套,得多少钱?这个成本吓到菜子了,那时候菜子的月收入千元左右。

书出齐前后,正好单位分房,领导层把好房源完全霸占,菜子就提了意见,社内社外放分房方案的坏水,算是跟人渣领导杠上了。在行政报复被上级机关明令禁止后,人渣就组织一切力量,专门挑菜子编辑业务上的错,也包括在钱大昕全集编辑上的差错。所幸菜子此役非常认真谨慎,基本上没有差错,无需象其他书那样请王剑等同事帮忙辩解过关。最后单位还得用菜子没有差错的部分逐次报奖,屡屡得手,殊为可笑。

钱大昕是顶级学术钜子,自古至今学问能与之比肩者屈指可数,官也当的很大,但生前没有财力刊印自己的著作,还是由他的子孙陆续印行的。我们这代人要幸运很多,因为科技进步,印制成本下降很多,菜子及菜子不如者的不成器的东西,只要愿意,说印就印。一念及此,更为两百年前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成果印行的学术泰斗钱大昕感到遗憾。

同年哥薛老

今天凌晨(20200503)菜子梦到薛老因胆囊出问题住院了,去探视,听薛老谈笑风生讲述那个胆囊的水怎么流到肚皮外面的情状。梦当然是假的,荒诞的病情大概是最近菜子一个表哥动脉夹层血从胸口流出一事投射的。而梦到薛老,可能是因为疫情影响与薛老见面有关。去年(2019)年底,因担心房屋买卖资金衔接不上,电话找退休定居扬州的薛老周转,薛老毫不犹豫就承应了五十万。结果衔接不上的情况真的出现了,多亏薛老,不然就狼狈不堪了。联想到菜子第一次房屋置换,也是薛老提供了周转资金,太太怪罪了若干次,在出版社拿同样的钱,怎么薛老就比你宽裕很多呢?这是因为薛老的聪明才智比菜子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啊。如果把这样的聪明才智用在金融上,就会宽裕很多。而这个宽裕让菜子受惠,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事。

左菜子右薛老2018

薛老是菜子在江苏古籍出版社的老领导、老同事薛飞,虽然年长菜子十一岁,却与菜子是同一年同一届考上大学的,正宗的同年哥。薛老是老三届老高三,轮到他高考时,文革开始了,高考取消了,所以直到1978年才有机会参加高考。薛老考了四百多分,比菜子高出七八十分,菜子均分66,薛老相当于多考了一门还拐弯,所以薛老的分数进当时的第一学府中国科技大也是绰绰有余。但薛老并没有因此受益。因为薛老分数太高,惊动了有关部门,据说南京大学拟为江苏省象薛老一样出类拔萃者专门开办师资班,让他们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不是很好吗?中国是专门出妖蛾子的国度,说定了的事也要成了才算数。薛老迟迟等不到正式的录取通知,多方打听才知道有更高层领导觉得师资班的那批人的年纪似乎太大了,直接将师资班取消了,而没有给入围者另行安排。结果薛老这样的超级高分者居然悉数落榜了。薛老们当然要到处讨说法,最后有关部门过意不去,就把他们就近塞进各高校临时增设的大专班里。接受这样妥协处置的薛老憋了一口气,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没上本科一点也没耽误拿文凭。

薛老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江苏古籍出版社,他的聪明绝顶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他那个高分高能很不谐调。尽管薛老混得不好,但还特能主持公道,当年政治风波后,菜子的党员转正遇到麻烦,内定基调或者要以菜子政治上不成熟为由推迟转正。就在正式过会现场这样的基调已经确实形成的时候,薛老与王步高等人出面力挺菜子——不是什么不成熟,而是忧国忧民情怀炽盛——因为正气凛然,居然一举击溃已基本定调的主流。如果不是薛老,菜子或者就少了一块老共产党人的金字招牌。这个整整三十年前的往事,至今历历在目,如同昨天才发生。有薛老真好。

1990年代初,南京新百发行股票出售认购券,经懂经济的同学指点,薛老加入了认购大军,结果中了两手还是一手,股票上市后套现,赚了两万多,相当于近一年的工资。于是薛老开启了领导菜子等同事聚餐模式,每有投资收益,薛老就做东请客,后来固定了薛老、府建明、冯保善、菜九段四人聚餐团伙,说是轮流做东,实际上薛老肯定会多出若干次。这个薛老领衔的聚餐团伙,花自己的钱,常常其乐融融,消解职场的乏味,功莫大焉。至于其他不爽者的说三道四,又能奈谁何?待后来古籍出版社消解分流,四人团伙分散到不同单位,以薛老领衔并为核心的聚餐仍在继续,范围更成倍扩张了。甚至薛老退休以后,由他发起的聚餐仍然源源不断,他总能找到各种聚餐理由——最近股市上赚了点,最近拿到一笔劳务费。菜子多次主张官运亨通的老府接过薛老的枪,主持薛老的聚餐事业,但薛老的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并非想接就能接的。君不见,但凡自封核心的,都不仅不能服众,而且只会腾笑天下。难怪薛老退休十好几年了,聚餐的核心地位仍不可动摇。只要薛老还吃得动,就会继续核心下去。

薛老烟瘾很大,一天能抽三包。看薛老咳个不停,菜子就常常跟薛老说只有抽得少才能抽得久最终抽得多的歪理,薛老哪里听得进去,结果,还没有等到退休,就咳得抽不进了,聚餐时只能看他人乐滋滋地抽烟。菜子虽然有点幸灾乐祸,但还是蛮替薛老惋惜的,尽量少抽不刺激薛老。前几年菜子心脏装了支架,也跟薛老一样烟抽不成了。

其实薛老在古籍出版社混得真不好,所以薛老每次在股市上挣到钱做东就会自嘲,单位不给我发奖金,我就自己发。古籍出版确实对薛老不怎么样,但薛老总是把他在古籍出版社的未了事宜放在心上。薛老在古籍出版社的未了事宜就是中国地方志集成。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巴蜀书社、上海书店共同发起编纂中国地方志集成,每个社大致分到十个省集。等到各自的第一任领导退休后,那个刚刚开始的出版项目就处于停顿状态。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人去政息,有始无终的事不可胜数。但这个宏大项目的策划、规划乃至工作模式、编撰体例,薛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鸿篇钜制的蓝图就是薛老一手绘制的。谁知进行了不到五分之一,就全线停顿,让薛老很不爽。薛老调离古籍出版社的时候,江苏古籍出版社承担的中国地方志集成也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社的进度还不如江苏。菜子跟薛老一样,被江苏古籍出版社当包袱分流出来了,看到薛老还在用大量业余时间为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中国地方志集成,就常常给他泼冷水。江苏古籍出版社如此对我们,这样的工程完不成关你屁事。每当菜子大放厥词,薛老只是大度地笑笑,继续进行他的业余编辑,并且继续用那些劳务费招集聚餐,菜子反对薛老业余编辑一如既往,但聚餐倒是一次不拉。不知不觉的,薛老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十多年都未能完成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承包部分,居然在离开后的短短三五年时间,让薛老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心愿已了,壮志已酬,薛老又瞄准了另外两家社没有完成的部分,要将整个中国地方志集成出齐。这时菜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桩没有完工的钜制成了薛老的一个心结,看来中国地方志集成是薛老的亲儿子,不把它养成人,弄光鲜,会死不瞑目的。难怪古籍出版社的伤心,菜子的冷嘲热讽,都动摇不了薛老的强力推进。

大概缺少薛老这样的人物,另外两家的停顿成了固化状态。薛老乘完成江苏承包部分的势头,退休之后,又人脉总动员,并花了无数的时间精力,把中国地方志集成终于出齐了。凭一己之力,完成一个伟业,正是菜子一贯赞赏的壮举。尤其是难住两个出版社的艰苦艰巨,薛老居然一人搞定,其中的甘苦备尝,真是难以尽述。薛老完成的这样壮举,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在应该为薛老道喜的同时,菜子也应该为以往的说三道四向薛老道歉。薛老固然功德圆满,菜子也会引以为豪,并引以为荣,有这样的老哥值得骄傲。

中国地方志集成完整出版后,薛老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他又大力开发了中国地方志集成的衍生产品。在薛老的牵头下,中国地方志集成的后续系列图书中国地方志荟萃、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等又大功告成、陆续面世。看到薛老这个中国地方志集成出版巨擘还要事必躬亲,菜子难免要捏把汗。虽说薛老是为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而生的,毕竟是年逾古稀之人了,身体吃得消不。想来薛老的高智慧根本用不着菜子担心,但唠叨唠叨,或者也不多余吧。

世上有过一只爱梦游的菜鸟(代《远去的菜鸟》自序)

世上多菜鸟,来来去去,无足挂怀。

世人不挂怀,不代表菜鸟不挂怀。

菜鸟的特点是飞得不高,样子不俊,但没准有菜鸟想飞高想变俊,并会为此作出努力。

菜九段退休到一家公司参与宣传工作,对一起工作的年轻人灌输:我们不是因为会做这个工作才来做这个工作的,是要通过工作,把自己培养成这个工作的行家。在最开始,我们并不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但可以通过工作,不断扩大能力的边际,使自己胜任更多的工作。

这样的概括,也正好可以用于描述菜九段这只顶级菜鸟努力扑腾的性状。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怪菜九段这匹老菜鸟也会有留名的憧憬。老菜鸟的不懈扑腾或者就是渴望留名的奋斗不息。印象中胡适先生给寻常妇人写过传记,称所有人都有记录之价值。那么将菜九段的一生操劳作点记录也不算唐突不算僭越。

麦克阿瑟将军夸赞英勇的军人说,他们用刺刀在敌人的胸膛上谱写了自传,表示人的奋斗历程就足以记录人的一生。记得以前看过先秦文学资料汇编这样的出版物,其实就是作品集,因为除了作品以外,也没什么其他资料记载那些无名作者。把作品集中在一起,无非让学者借此推导作家当时的某些状态。菜九段曾经以此为参照,在网上发布了菜九段资料汇编,把反映菜九段生平的,代表菜九段学术观点的各种文字集于一帙。这是菜九段想入非非,以为后世之人节省找寻之功。因为计划性不强,顺序没有标准,一帙之中,杂乱无章,自己都觉得乱象横生,或者增加了后人找寻之功。菜九段老矣,好个缅怀往事,近年来在不断的由少及老、由老及少的巡游回顾过程中,陆陆续续也攒下一些记他人记往事的忆旧之作。这些文字记载到的菜子生平琐事,真实反映了菜九段的生命片段。不禁想到,如果将这些特质的篇什串成一册,也能反映菜九段的某些真实过程。如果再添加进菜九段描述他人的文字,他人评价菜九段的文字,这个老鸟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甚至好过写什么自传了,毕竟一头菜鸟要为自己写个传的话,或者要贻笑大方的。

因这种已成文的篇什汇集,并不能完整反映菜九段生平,只能算是菜九段生平琐细。而将这些琐细命名为“老鸟是如何腾飞的呢,菜鸟是如何炼成的呢,厨刀是怎么炼成的呢,大菜遗事”,也都是较为贴切的命题。

菜九段的这个作为是不是显摆呢?也不完全。菜九段固然有自我陶醉、自我膨胀、自我造势、自我拉升等不良嗜好,但残存的自知之明始终在提醒菜子,你就是个资质平平的菜鸟,你能做到的事,别人完全可以做到。所以菜九段留下的琐细,也为资质更好,或与菜九段资质差不多的人提供励志案例——天道酬勤,只要你坚持在一个方向上努力,就可能有不小的收成。

2020年鼠年大疫,人人惊恐,随时会中招挂掉。没有人知道,明天与阎王哪个会先到,人生之无常莫过于此。世上有过的一只菜鸟能否渡过此劫,也只有天知道。此时此刻,菜九段这匹老鸟所能做的,就是清点自己的琐细。

菜九段

2020年2月于南京锁金村

暂定目录

车过逸仙桥

教训——要好好刷牙

一个月的儿童节

作文一百分,铸成终身污点

突然想起姚荫昌老师

灯塔

由林散之勾起的杂忆

插队第一天

农村鬼事

鸿门宴专家亲历鸿门宴

项桥失忆

赞歌乎  妖风乎

一世情缘菜九段版(留下真情从头说)

一世苦闷——中医药现状即兴谈

爷们,蔡京

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夜半梦醒——有一种情感叫依恋————《李老与我的师生缘》后续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的传承之道补记

我的师兄胡老---------胡剑北

序肿瘤医生手记

王井旧码

诗的故事——《混沌外的乡愁》纪事

附混沌外的乡愁序言、后记、代表作选刊

附写作从皖医起步

寻找立身的凭据――读菜九段的《混沌外的乡愁》(叶橹文)

被套情结断想

也谈陈下之战——兼答施丁先生

我认识的最背运的人走了

此情已然成追忆——缅怀王步高教授

 同年哥薛老

《嘉定钱大昕全集》拉杂谈

老C在江苏科技的幸福生活

上司黎社

浩然与溟涬同科 ——序菜九段《历史的侧影》(田秉锷文)

历史的侧影后记

岂止只是历史的侧影(张群文)

菜九段山寨大阅兵

科普王

永远的程千帆

《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编辑追记

菜九段---书房只是小天地  网上称雄才英豪(张群文)

国疾尚待圣手医————读潘朝曦教授《感时》叠韵诗十首

漂泊思归的云——苍山牧云作品读后

刀光剑影,孰罪孰功?——序菜九段《屠刀集》(田秉锷文)

潘兴乾鸟论续貂

一个人的江湖

大医不远-----卞春及教授印象

文字因热爱而精彩——序张群《精英*话题*书香》

怅望千秋有所思——为《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序(田秉锷文)

菜九段历史研究的三级跳——序《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王旭光文)

《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前   言

《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后  记

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书稿复审报告问题回复

许敬生:学者的文化清醒——读菜九段《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

起诉与应诉

1(2005)宁民三初字第345号案始末

2原告江苏勤善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被告周骋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魔法传递的是勤奋与过人的洞察力——跋白科新《全国医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高分魔法书》

金刚钻与瓷器活* ——蔡克难《编辑学论》编后

拉风记

答友人问20170604

从秦末战事汇报提纲说开去(代前言)*

秦楚经纬后记

怡然空间,自嗨乐园(网络栏目介绍)

寻找淮南王英布

走访大泽乡

垓下之战讨论——微友陈伟(家业长青)对话菜九段

去你妈的职称*

同事杨总

从“说命”到“知命” ——序《菜九段集(2017卷)》(田秉锷文)

历史是一具僵尸——序《菜九段集(2017卷)》(孙志洋文)

不知天命的疯狗——自序《菜九段集(2017卷)》

以一本书的出版告别职业生涯(菜九段集2017卷后记)

走进汉高祖的世界——《高祖本纪合注》序(田秉锷文)

探寻“秦楚之际”的未知世界——《刘邦解码》序(田秉锷文)

与汉高祖结缘大风歌(刘邦解码代后记)

四书就是四叔——志菜九段半年钜献

今天是想念李敖的日子

楷模金庸

大风唱罢回丰也

祖金林兄书法用功记录在案

《大风歌兮∽解码刘邦》解码刘邦第三讲   出入鸿门宴

漫议以做事为核心的成长路径

雄文十万唱大风——序菜九段《屠刀续集》(张群文)

屠刀的风流与风骨——序菜九段《屠刀续集》(凌洲文)

屠,从来不是目的——自序《屠刀续集》

屠刀变种即八卦——自序《八卦楚汉》(又名《屠刀三集》)

2019世界读书日补记

知乎专栏九段道场菜子学院介绍

我拿什么传授给你

修成野果菜九段(《菜文速递》代自序)

八卦楚汉:绝世双骄数刘项

历史认识的深化之路还有多远 ——序《新古史杂识》(田秉锷文)

老树开新花,笔耕出硕果 ——序菜九段《古史杂识》增补本(王旭光文)

旧作的升级与扩充(《古史杂识》增补本代前言)

写在前面(《古史杂识》前言)

附录一  《古史杂识》纪事*

敢问道落何方——序胡剑北《形体医理学》(胡世杰文)

我欠胡老一个采访——序胡剑北形体医理学学习笔记

肾学经纬附录肾与肾同(中医肾的归真返朴)——胡剑北教授中医形体医理学之肾的解析(为大哉文化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理解与表达

《关于菜九段在凯迪的跟帖和点击量的研究》感想

新春礼品,菜子感悟2020
澳马读书汇

专注那些相互不兼容的历史碎片

肾泰网赋能秦楚研究

我如淮阴(我去了淮阴)

来自巴黎的迷魂汤

(0)

相关推荐

  • 弯弯,菜菜子,又要丢个爹了!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8年9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同梵蒂冈代表团团长.教廷与各国关系部副部长卡米莱利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中梵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推动双方关系改善进 ...

  •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一百二十六——上海嘉定钱大昕:一代儒宗 诗礼传家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德行高尚,一生汲汲于学术,被公推为"一代儒宗".钱大昕能在为学为人上达到此种境界,固然是其自身努力所致,也与良好家风的熏染密切相关.钱氏尚学.慎独和 ...

  • 漆永祥谈乾嘉考据学的得失

    漆永祥(章静绘) 有清一代之学,乾嘉考据最具特色.然而,清末以来一直饱受批评,甚至曾为清亡背锅.最近几十年,学术界对于乾嘉考据学的看法有了变化.如何看待乾嘉考据学在学理上的得失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 ...

  • 清代篆书第一人!出身世家,学富五车

    钱坫 春风夜月七言联 127×26.5cm×2 他的字与"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重名,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出身世家,学富五车,也都在书法上建树颇深.他就是被称为"清代篆书第 ...

  • 菜鸟菜菜飞——永远的程千帆(超长慎入)纪念程千帆先生逝世21周年

    菜学速递:永远的程千帆(纪念程千帆先生逝世21周年) 因工作关系菜子结识了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程千帆先生. 程老对菜子诗歌创作的好评给正值上进迷惘的菜子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补益剂,成了菜子前行的巨大动能. ...

  • 菜鸟菜菜飞——上司黎社

    (菜子学院教学内容) 上司黎社 黎社系指菜子的顶头上司.江苏科技出版社前任社长黎雪先生.菜子始终觉得,黎社的同事成色大于上司成色,因为他常常跟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开玩笑,没什么领导作派.所以到了他从副手 ...

  • 菜鸟菜菜飞——我认识的最背运的人走了

    我认识的最背运的人走了 这个最背运的人是汤敬昭汤总.汤敬昭老先生最近过世了,汤总与菜九并没有特别的交情,但菜九以为,汤总身上有一种品质值得菜九及及所有人景仰,故想记下来让世人知道. 汤总是菜九的老同事 ...

  • 菜鸟菜菜飞——永远的程千帆(超长慎入)

    菜学速递:永远的程千帆(教师节缅怀) 因工作关系菜子结识了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程千帆先生. 程老对菜子诗歌创作的好评给正值上进迷惘的菜子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补益剂,成了菜子前行的巨大动能. 菜子放弃诗歌创 ...

  • 菜鸟菜菜飞——楷模金庸

    金庸仙逝也算高寿. 金庸的人生超级精彩,尽管不以为然者众,但金庸作品占据了数代人的无数心灵,这样的状态还会继续下去,在凡人中间应该前无古人或者也后无来者.如果说楷模,这就是最大最有形的楷模.差不多在读 ...

  • 菜鸟菜菜飞——大医不远(卞春及教授印象)

    大医不远  --卞春及教授印象 菜九段供稿(2013年6月) 卞主任(卞春及教授),是知名眼科专家,现为江苏省省人民医院专家室专家,是菜九最为尊敬的医学前辈.因为编辑专业书稿的缘故,我与卞主任交道颇多 ...

  • 菜鸟菜菜飞——一世苦闷——中医药现状即兴谈

    九段道场 2018-01-03 11:06 一世苦闷--中医药现状即兴谈 近四十年前(1978年),有这样一百多人高考进了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开始与中医结缘,也开始了吃中医喝中医逃离中医爱中医恨中医的 ...

  • 菜鸟先飞14:唐安奇通道和布林带 的区别是什么?

    唐安奇通道 唐安奇通道法是由Richard Donchian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一种交易手法.他是趋势跟踪交易系统的一种. 定义: 由2-3条不同颜色的曲线组成,该指标用周期(一般都是20,有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