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桂苓术甘汤法

(0)

相关推荐

  • 三脏如何同调治水湿,看这篇就够了

    内生之邪中占很大比例的是水饮痰湿,它们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以是病理产物,很多时候两者不能够截然分开.水饮痰湿病机的核心是气机失调.气推动津液在人体内运行,从而达到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气 ...

  • 三首苓桂剂的比较【一点资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 这三首是最常用的苓桂剂 相同点是都有太阳表证,也有内在水饮 太阳表证的表现:发热.恶寒.头痛 内在水饮的表现:小便不利.舌苔厚 不同点在于表证与水饮的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8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掰 ...

  • 苓桂汤术甘汤主治功能与临床新应用

    苓桂汤术甘汤主治功能与临床新应用

  • 刘渡舟: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桂芍相互对用的规律!

        <伤寒论>有苓桂术甘汤,而没有苓芍术甘汤,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我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对应,在治疗水证时则只有通阳之法,而无和阴之法.就象只有真武汤扶阳利水而无猪苓汤的 ...

  • 刘渡舟:谈谈苓芍术甘汤的发现及其治疗意义

    谈谈苓芍术甘汤的发现及其治疗意义 <伤寒论>有苓桂术甘汤,而没有苓芍术甘汤,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我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对应,在治疗水证时则只有通阳之法,而无和阴之法.就象只有 ...

  • 刘渡舟|千古分歧,谈谈苓芍术甘汤的发现及其治疗意义

    <伤寒论>有苓桂术甘汤,而没有苓芍术甘汤,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我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对应,在治疗水证时则只有通阳之法,而无和阴之法.就象只有真武汤扶阳利水而无猪苓汤的育阴利水 ...

  • 刘渡舟 | 千古分歧,谈谈苓芍术甘汤的发现及其治疗意义

    <伤寒论>有苓桂术甘汤,而没有苓芍术甘汤,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我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对应,在治疗水证时则只有通阳之法,而无和阴之法.就象只有真武汤扶阳利水而无猪苓汤的育阴利水 ...

  • 有一种颈椎病,用苓芍术甘汤特好使

    I导读:从腹诊和方证辨证的角度解构经方,分享2则运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医案.(编辑/千诚)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案例二则 作者/王孔波 宋本<伤寒论>第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 ...

  • 祛湿剂“茯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胸胁胀满、心悸目眩、心下痞满、气短咳嗽

    三焦者,有名无实,行津液,病则为痰饮,治在中焦. 君药:生晒参10g,生北芪15g,紫丹参7g. 臣药:云茯苓15g,炒白术10g,化橘红6g. 佐药:川桂枝10g,炮干姜10g,车前子6g. 使药: ...

  • JT叔叔慢慢教-224-苓桂术甘汤等痰饮方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苓桂术甘汤主证推扩及禁忌VS痰饮(桂林本14-33条) [14.33]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 ...

  • 背部冷痛桂术甘汤治验

    背部冷痛苓桂术甘汤治验 作者/胡继友 苓桂术甘汤载于张仲景之<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4味药组成.是一个通阳化气.温化寒痰的良方.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效颇良.现举例如下: 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