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高尔基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到外...
相关推荐
-
清明忆外婆
谭敏利 清明又至,阴雨绵绵,细细的雨丝勾起我心底的思念.此时,外婆的音容笑貌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 外婆是个节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从没见她亲手用过一分钱,我们甚至曾经怀疑她不会数钱 ...
-
道不尽 对外婆的怀念
外婆,清明节快到了,无论天气怎样,我都会回乡下去祭拜您的. 您4 岁时就被父母送与外公家做童养媳,6 岁时被外祖父一根扁担挑着,一头箩筐里装着外公,另一头箩筐里装着您,从山东逃荒来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一 ...
-
文学欣赏-《重温高尔基和〈母亲〉》(外囯文学欣赏连载十二)文/陈全喜
写在前面的话:今天是母亲节,在这个温馨美好的节日里,我们重温<高尔基和〈母亲〉>有特别的意义.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 ...
-
文学欣赏•《重温高尔基和〈母亲〉》(外囯文学欣赏连载十)文/陈全喜
重温高尔基和<母亲> 文/陈全喜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伟大的作家,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创作继承了巴黎公社文学的革命传统,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进一步发 ...
-
高尔基《母亲》的创作背景 高尔基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无产阶级的出色作家高尔基,在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面对无耻的变节叛变.反革命恐怖手段和各种各样的威胁利诱,仍然像暴风雨中的海燕一样,高唱旧社会的挽歌,呼唤大革命的风暴.他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通过 ...
-
高尔基《母亲》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苏联作家高尔基(1868-1936)的代表作,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里程碑.长篇小说开头的第一.二章,简明地勾勒旧时代俄国老一代工人的悲惨命运,具体地展现小说情节发展的历史背景.从第三章开始,正面描写 ...
-
【文学】中塔双语对照版本高尔基《母亲》
2017年7月22日星期日,(夏冉,杜尚别)从今天开始不定期的更新中塔双语对照版本的高尔基的经典作品<母亲>.如有遗漏错位请留言指正! 1 每天,在郊外工人区的上空,在充满煤烟和油臭的空气 ...
-
读高尔基《母亲》一书,联想自家母亲往事……
读高尔基<母亲>一书,联想自家母亲往事-- <母亲>这本书,是前苏联时代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著,这部小说通过对青年工人巴维尔和母亲尼洛夫娜,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成长为自觉的.革命 ...
-
高尔基读书走火入魔的语录,仅17个字,却写出了读书的至高境界
说起读书,现代大多数人都应该感到羞愧,包括我在内,总是一百个理由没有时间,是啊,大家都被忙忙碌碌的工作耽误了读书.但有个可笑的问题,不得不讽刺下自己,为何有时候玩手机,却没有时间读书呢? 说白了,还是 ...
-
女儿出嫁后请求母亲返还彩礼纠纷(婚约财产纠纷)败诉
裁判要旨: 1. 原告王xx(女)现已满20周岁,其要求被告张xx(其母亲)提供户口本以便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且张xx表示愿意提供办理登记所需材料,支持王xx的婚姻自主,故法院对王 ...
-
幼童患病后遭母亲抛弃,常捧着全家福流泪:妈妈,我想你了
"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在身边,你为什么要离开我?是因为我生病花了太多的钱吗?妈妈,我不治病了,我不会再花钱了,你回来吧.""妈妈我太想你了,我做梦都想见到你.我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