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崇裕:浅谈真武汤与附子汤之别
相关推荐
-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 ...
-
经方: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甘草附子汤 [原文]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半碗),恐一升多者, ...
-
苓桂术甘汤的衍生方及合方辨治思路与方法
[应用导读] 气虚痰湿证的常见表现有上焦症状如头部之头晕目眩,胸部之胸胁支满,气上冲胸:中焦症状如心下逆满:全身症状如身为振振摇,短气,脉沉紧.<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论述苓桂术甘汤的辨治有: ...
-
经方: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原文]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又名]肾着汤[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金匮]1.肾着之病,其人身 ...
-
浅谈真武汤与附子汤之别
一.来源 真武汤和附子汤都来源于伤寒论,仲景之方因证而设,方随证出.首先来看真武汤和附子汤的证: 真武汤: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82 ...
-
【刘志龙 黎崇裕:小柴胡汤方证要点】5
[方名]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 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方歌]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功用]和解少阳,扶正 ...
-
仲景柴胡方,何时用大量?原创: 黎崇裕
导读: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运用柴胡,有大.中.小三种剂量用法: 大剂量用柴胡八两,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栝楼根汤: 中等剂量用柴胡四两 ...
-
三物黄芩汤----唐医易讲解、黎崇裕整理
三物黄芩汤----唐医易讲解.黎崇裕整理 (2019-05-12 05:07:24) 转载▼ 标签: 伤寒论 杂谈 分类: 祖国医学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二节 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l ...
-
【黎崇裕:附子的替代三药--干姜、炙甘草、肉桂】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其性刚雄,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五脏之阳,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化气.温里助阳.逐寒止痛等功效.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 ...
-
黎崇裕:三高特效方一张服后特别舒服(无所私藏,笔者亲验)
导读:看到<一招鲜,吃遍天:扁平疣的治疗验方>深有感触,临床好方难得,得知验之临床效如桴鼓者则可成为临床手中王牌方.看后手痒,写了一篇<治疗三高特效方>投给中医书友会,无所秘藏 ...
-
黎崇裕:丝瓜可治无名肿毒
黎崇裕:丝瓜可治无名肿毒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莲花路门诊部 黎崇裕 一老人,80岁,2013年10月30日来诊,其腿部近足三里处无名肿毒如一分钱钱币大小,局部发红,根底坚固,肿块突出,上 ...
-
【黎崇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秘方秘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一般50岁开始增生,55岁以后出现症状加重.其临床特点是尿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属中医"精癃""癃闭"的范畴. 总的病机:气血痰 ...
-
生姜和干姜的区别,浅谈真武汤与半夏泻心汤中的姜
真武汤和半夏泻心汤均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的两个不同类型的方剂.不少初学者对两个方剂的组成意义缺乏理解,对两方中"姜"的作用缺乏了解.为了加深理解,使之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