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谢岗镇谢岗围观鸟基地观鸟日记
观鸟日记(谢岗镇谢岗中学谢添燊)
时间:2016年4月29日
地点:东莞市谢岗镇谢岗围谢岗中学观鸟基地
天气:阴
那是一个我原以为平淡无味的星期五 ,但是生物老师张老师的一番话打破了这一局面,我因在观鸟比赛中以九十四分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到观鸟比赛的复赛,下午的第八节课结束后,去谢岗围实地观鸟。顿时,观鸟的热情像绚烂的烟花般在我的心中绽放着。要不是我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可能我连课都不想听了。
期待着,盼望着,第八节课的下课铃声终于打响我准备好望远镜等后,风驰电掣地跑向学校门口等候车来载我们第一次在下午上课期间去观鸟。点完人数,坐上车后,我们便向目的地—谢岗围驶去。离开了喧嚣吵闹的教室,离开了堆积如山的作业,在我们的车上,无不洋溢着观鸟的热情,笑声萦绕在我们耳畔,在一段谈笑风生中,我们抵达了谢岗围谢岗中学观鸟基地。
才刚下车,门里的那几只狗就充斥着敌意地朝我们吠。一位哥哥呵斥了一下,那几只狗,它们见况便向我们摇尾巴,这几只狗可真会见风使舵,可它们仍然可爱。那位哥哥打开了一条通往观鸟之地的大门。苏老师告诉我们,那位哥哥姓康,我们可以叫他康哥哥。
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来到一片湖泊的岸旁,湖的四周环绕着树林,湖面碧波荡漾,微风轻轻吹拂着树林,沙沙作响。刚开始,我并未发现有任何鸟的踪影,但用望远镜观看就不一样了。啊!瞧,对面那一片树林上,数不胜数的池鹭在树上筑巢栖息。它们大部分都是非繁体羽的池鹭,头呈褐色、多纵纹。它们有的懒洋洋地卧在窝里;有的悠哉优哉在半空中翱翔着;有的亭亭玉立站在树枝上,展示它们美丽的羽毛;有的站在树叶后,树叶像一层绿油油的薄薄的面纱遮住它那闭月羞花的面颊,为它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池鹭的邻居是夜鹭。偶尔能看见一两只繁殖羽的夜鹭,它们的头顶和后背呈深蓝色,有白色的饰羽,像一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绅士。过了一会儿,我与观鸟的朋友发现了一只新奇的鸟。它的身体是非繁殖羽的夜鹭,褐色,羽翼上有白斑点;而头顶却是繁殖羽的夜鹭,深蓝色。苏老师说,这是一只正在发育期的夜鹭。
我又继续寻找新鸟种,一只飞驰的黑色身影闯入我的视野中,我迅速用望远镜观看,黄色的嘴十分明显,眼圈也呈黄色,我断定这是一只乌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只鸟从空中俯冲下来,划过水面,水花四处散溅,接着又飞进了树林深处。老师说是一只普通翠鸟,可惜,我没有及时观看。
这些场景构成了一幅清新、和谐、缤纷多彩的水墨画,使所有人如痴如醉地感受到鸟的美,即使在观鸟中,那不计其数、饥肠辘辘的蚊子围攻着我们,肆无忌惮地汲取我们的血液,也无法动摇我们的观鸟之心。
第一站的观鸟活动结束了,在康哥哥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第二站,这是新开辟的一条道路。康哥哥打开了铁门,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新世界。走进里面,是一片面积广大的竹林,林中有一条用石头铺成的羊长小道,其上面搭起了棚子,这一条竹林长廊,两旁留空,方便我们观鸟,棚搭得较矮,有时还要弯腰前行,但为了观鸟,我们无暇顾及。深入竹林,鸟的数量也愈来愈多。我们浩浩荡荡地走着,由于我们的疏忽大意,大约七八米高的竹子上的池鹭被我们惊吓到了,顷刻之间,几十只池鹭乱成一锅粥,有的四处逃蹿,有的在我们头上盘旋飞行,这样与池鹭仿佛近在眉睫、触手可及的距离确实是非常精彩,但是观鸟的朋友说,要小心谨慎,有时吓到它们,它们会弃养自己的后代的。一听,我们便蹑手蹑脚地走起来。在一个小泥坑边上,我们捡到了一个鸟蛋,鸟蛋外壳的颜色是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焕然一新的天蓝色。鸟蛋早已经破碎,里面的小东西想必已经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了吧。另一位观鸟的朋友发现了一个鸟窝,我用望远镜看,却只看到了鸟窝,苏老师说,一只池鹭正在孵蛋,它四处张望着,提防着周围一切事物,保护自己的孩子。接着,苏老师发现了一只小白鹭,它冷傲高雅地站在竹子的顶部,给人以一种高攀不起的感觉。
那么多的池鹭让我们感到司空见惯,逐渐对它们失去了兴致。这时,康哥哥跟我们说,他与张老师“捉”到了一只不会飞的小牛背鹭,正拿过来给我们近距离观察它。这可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见我们欣喜若狂地跟在康哥哥后面,张老师用手抓着小牛背鹭的双翅走向我们。这是一只雏鸟,绒绒的毛呈乳白色,并没有明显的黄色,嘴是黄色。苏老师让我们举行一场小牛背鹭放飞仪式。排好队后,张老师问怎么飞,它都不会飞。但我认为,许多鸟都是从高处跳下才学会飞的,它们跳前也不会飞,然而为了生存,它必须会飞。几经波折,张老师将小牛背鹭抛向空中,可是小牛背鹭还是没有学会飞,它砸向地面,摔了个踉跄,然后拍打着翅膀,脚底抹油似的跑了。我们放走了小牛背鹭,也放飞了一颗满满的爱心,一颗希望小牛背鹭能自由、健康生活的心,一颗保护动物的心。
短暂而愉快的一次观鸟活动,永远的成为我们美好、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