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不辨 2024-07-30 23:01:55 《寒山拾得忍耐歌》里,有一段经典问答: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人生苦短,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惬意的人生,只需做到不争,不辩。01不争,是一种远见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个人的得失,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属于你的,永远都在,不属于你的,抢也抢不来。很久以前,有个老爷子家财万贯,儿女成群。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老了,是时候把家产交给后代打理了。可传家之宝只有一件,一家之主只能由一人当,可儿子却有一大群,这让他十分苦恼。儿子们得知拿了传家之宝就是当家人,便你争我抢起来,场面一片混乱。只有一个儿子,不争不抢,还默默替老爷子做事。后来,老爷子把传家之宝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利益当前,选择不争,也许还会像上面与世无争的儿子那样,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子》里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心存远见。格局深远的人都明白:对一时得失的执念越深,人就越容易被束缚。不与小人争,是珍惜时间;不与家人争,是维系感情;不与朋友争,是经营关系;不与贵人争,是知恩图报。走过半生,何须再争。如果紧握着却抓不住,那就试试放开手,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02不辩,是一种成熟《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世间,少有感同身受,多的是漠不关心。很多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指指点点,只是闲人在打发时间。面对误解时,我们的解释就像对牛弹琴般无济于事。面对污蔑时,我们的争辩就像掩饰般将事越抹越黑。众口难调,百口莫辩。你就算再善良,都会有人觉得你虚伪;你就算再努力,都会有人觉得你靠运气;你做得再好,都会有人觉得不满意。不懂你的人,解释再多,也换不来理解,辩解再多,也求不来认同。生而为人,永远不要和别人解释你自己,更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懂你者,无需解释,不懂你者,何必解释。鲁迅说过:“唯有沉默才是最高的轻蔑。”只要问心无愧,那沉默就是我们最好的反击。我们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都应该留给值得的人和事。03不争,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智慧;不辩,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境界。往后余生,愿你我为而不争,思而不辩,内心安然,一生无恙。 赞 (0) 相关推荐 人到中年,当你开始做这3件事,表明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人到中年,当你开始做这3件事,表明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众所周知,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根本没有容易二字. 为了家庭的生计,为了父母孩子,不得不在外奔波,拼命挣钱,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在如今这个年代,压力 ... 一个有远见的人,会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仿佛能看到未来光芒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一个人的远见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家庭的教育?来自于学校的教育?来自于社会的教育?其实远见这个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有些父母很有远见,会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会严格要 ... 有远见的人,都在做这些事 只看眼前,不规划未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很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 人一定要明白:有些事情看似对你没影响,实际影响很大. 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想得周全一些,不得忽略 ... 人生最难做的事情:遇事不怒、输赢不争、对错不辨 在<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这里面提到的很多哲学思想,有 ... 不争、不辨,无畏、无惧。 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 事事都不完美. 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 人人都有不足. 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别人, 人人都不达事宜.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 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挑人过错,自己也有不完 ... 忍辱不辨,寡言不争 商业案例参考 管理哲学 老板大讲堂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 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争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 壹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 在道教教义中,"不争"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 ... 不争、不辨,无畏、无惧! 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 事事都不完美. 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 人人都有不足. 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别人, 人人都不达事宜.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 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挑人过错,自己也有不完 ... 手机被孩子摔坏,孩子辨称“本来就有一痕”,家长回应突显高段位 知错就改是好孩子,做错了事却不认则是坏孩子,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然而由于人的自私天性以及自尊心的存在,想让人乖乖认错其实是很难的,不明事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在这种关头,就很考验父母的处理能力了. 朋 ... 老药工的中药鉴定法:口尝法辨真伪 性状鉴别是通过对药材的外形.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以及气味等进行综合观察,判断药材的真伪.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应用性状鉴别的方法.长期以来老药工.老药农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很多鉴别中药材的宝贵经 ... 【肖相如:羌活胜湿汤-外感湿邪初期的辨治】 【肖相如:羌活胜湿汤-外感湿邪初期的辨治】 老子说:表面不争,就没人争得过你?这是对老子的最大误解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圣典,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研究这部奇书.<道德经>中有一个重要概念:"不争",是老子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