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相关推荐
-
《回眸人生》补记(五)“世界读书日”畅想
"世界读书日"畅想 2011年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回顾了读书对于自己成长进步的意义,查阅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读书的论述和故事,写了一 ...
-
再读《论语》:述而第七.2
述而第七 二 子曰:"默而识之(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默而识之:识(zhì),记住. (2)诲人不倦:诲(huì),教诲,教导. ( ...
-
读《论语·里仁篇第四》
读<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他这一辈子,逆境时多,得意时少.甚至受困断粮,命悬一线,累累如丧家之狗. 今天有人因讲<论语>获名获利,成功者甚夥 ...
-
且为中华续文明——《论语》悟读【4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语>第三篇第五章: [原文] 子曰:"夷狄(夷狄:古代中原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之有君,不如诸夏(古代中原华夏族的自称)之亡(通&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
-
打破阶层,才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救赎。
作者丨兰陵侠 眼光越往上,生命的格局越高. 眼光越向下,对社会的理解就越深刻. 当今社会,谁的眼睛往上看,谁的眼泪向下流? 01. 最近,一篇名为"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quo ...
-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论语》抵十万大军
生活处处是<论语>,日用而不知! 当我们劝解他人时,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当我们开解自己时,会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当我们看见别人争执 ...
-
红军二渡赤水:陷四十万大军包围,彭总临危受命,一举拿下娄山关
1935年2月,中央红军冲破了黔军在娄山关的防线,顺利通过娄山关.中央红军暂时化险为夷,毛主席心情无比激动,写下了著名诗篇名<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
-
论语与修养|不炫耀才是英雄本色
战斗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屡立战功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有的人,立了一点功,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就到处张扬,唯恐人们不知道,炫耀自己是有目的的,就是要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而有的人立了大功,却默默无 ...
-
太阳系是扁的,垂直飞出太阳系更容易吗?2级文明才行,地球才0.7级
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确实在行星轨道平面上飞,一共飞了211亿公里,只有0.002光年 飞出太阳系所在的奥尔特云,彻底摆脱太阳引力,还需要2万年. >旅行者1号垂直太阳系飞能不能飞得 ...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为何却不战而降?
在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时,夏侯玄是大将军曹爽的表弟,深得曹爽信任,所以被重用外放,放在关中总督雍凉兵马,其实就是去夺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发动高陵之变以后,自然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曹爽的亲信,夏侯玄不仅是曹爽的 ...
-
图解豫东战役:粟裕指挥二十万大军,为何没吃掉邱清泉的第5军?
上期说到,粟裕在城南庄会议上,粟裕斗胆直陈,反对华野1.4.6纵队提前过江,并且详细地阐述了在中原决战的构想. 中央经过认真的研究后,一致同意了粟裕提出的中原决战方案,同意华野三个纵队暂缓过江,准备寻 ...
-
古代打仗行军,几十万大军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不说你真的想不到
说起战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形式逐渐多样化,武器也精良得不同以往.想到战争,人们总是会想到杀戮与掠夺,人们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无疑是不甚了解的,同时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谜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