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感情·李玉萍随笔】父亲的康复之路 ——董武军大夫帮助父亲康复的大爱记事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父亲的康复之路

——董武军大夫帮助父亲康复的大爱记事

文|李玉萍

时令已接近春节,寒意正浓,而我们一家人的心里却是温暖的。看着父亲可以独自推着轮椅慢慢向前挪步,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幕情形,与董武军院长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与

董院长的康复指导密不可分,与康复门诊的医疗团队密不可分。

父亲得脑梗两年多了,前两年稍微轻一点,偶感有眩晕,但很快就过去了。平时体质还算好,经常在村外散步,在广阔的沙苑放开嗓门吼上几板秦腔,生角,旦角的唱腔即兴就来。要么和从小玩到大的叔伯们喝茶闲聊,唠唠家常,斗斗嘴。冬天会聚拢一班同村邻村的戏曲爱好者,每周二在家里生炉引火,烧水泡茶,唱拉弹敲,自娱自乐。虽然我和大弟在杭州上班,但家中有妹妹和小弟照顾,父亲和母亲的老年生活倒也闲适。但从今年春上开始,眩晕频频发作,到医院查不出原因,最后一次眩晕时间长达半小时。我请假回家,陪父亲在附近医院住院诊疗,一个疗程后出院回家调理,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没过多久就更严重了,语言行动受阻,左手不听使唤,嘴角流涎水,头向一边歪斜,伴有短期的眩晕,家人心里面很急,四处打听能够诊治的渠道。在大荔曙光救援队,小弟认识了县城康复门诊院长董武军,得知在脑梗康复方面,董大夫有独特的诊治疗法,就把父亲送到董大夫的诊所,请董大夫做进一步诊治。董武军院长是心脑血管病专科大夫,更是一位热爱公益事业的有为青年,县政协委员,曾几次在政协会议上提出民生问题,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在县城经营康复医院,虽占地面积不算很大,但按摩推拿,针灸火罐,刮痧熏蒸等中医诊疗设备齐全,医院布置整洁清爽,大部分患者都是慕名而来,上门求医的病人很多,董大夫儒雅谦和,待人热情,非常擅长用语言开导,谈笑间就能从心里上祛除一些病人的顾虑,让病人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康复的目的和步骤,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董大夫很快确定,父亲是脑干梗塞,拍片确诊,配合党大夫王大夫的针灸,中药调试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能自己走路,口齿也清晰了,我和弟弟妹妹很是欣慰,心存感激。董大夫叮嘱父亲,回家后一定要适量运动,不要心急,心情放松,会慢慢好起来的……

七月的一天,父亲去上厕所,由于天生性急,走的过快,差点儿摔倒,眩晕再一次复发。弟弟立即联系董大夫,不巧的是董大夫在外地学习。就帮我们联系了县医院在这方面很有权威的大夫。到医院后,父亲已无意识,经抢救暂且挽回生命,但梗塞面积偏大,大夫下了病危通知……我们一家人难以接受这个结果,更不愿意放弃,立即联系西安医院,几经周折,联系到了省人民医院。那天下着大雨,父亲插着胃管,吸着氧气,救护车一路狂奔,把父亲送到省人民医院。抽血化验,脑部CT,B超,磁共振,心电图等等,所有检查项目做完明确是脑干梗塞。梗塞的部位直接导致语言行动,吞咽功能等均受到阻,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在人民医院住下来后,情况慢慢有所好转,逐渐恢复了意识。但吞咽功能和坐立行走依然没有改善。胃管输送流食已经无法满足父亲的营养需要,加上滴水不能入口,向来身体壮实的父亲,一下子瘦了很多,不能翻身,新陈代谢都无法正常,一口痰上不来憋得满脸通红,咳不出来用吸痰器吸痰化痰,我和弟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整夜不敢睡觉,听到父亲咳嗽就立即起身拍打后背,想把痰逼出,甚至用手指缠着药棉,把痰抠出来,减轻父亲的痛苦……那段难忘又难受的日子,花钱如流水,半个月的诊治,病情好了一些,但胃管无法拿掉,走路翻身仍然困难,主治医生甚至断言父亲以后的日子,只能靠胃管输送食物了,看到病床上的父亲身体一天天消瘦,羸弱无力,亲人们心急如焚。在此期间,董院长几次打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当父亲病情稳定后,弟弟又把电话打给董大夫。董大夫详细询问了医院的治疗及用药情况,大胆建议我们回家,按照他的康复计划在家理疗,没有别的好办法了,我们办完出院手续,接父亲回家。到家时天已黑了下来,一大屋人早早等着,把父亲抬上自己的床,一圈期待的目光盼着父亲早日康复,但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一种奢想……

董院长建议我们暂时停药用食疗调理,他亲自从县城驱车赶来,让我们很是感动。仔细检查,询问观察,父亲虽然不能言语,但头脑还算清醒,用简单的动作向董大夫问好。董大夫说了一些宽慰的话,没事儿,要有信心,能好起来的,要配合我们治疗哦。他罗列了每天四餐的食谱,一个礼拜的用餐计划,从杂粮到水果,菜蔬到面点互不重复,交错食用,并安排王大夫每天到家中为父亲针灸,配合他们开的食谱胃管喂送,王大夫是一个言语不多,但很细心的姑娘。针灸手法很是娴熟,针灸完当天父亲指着自己的胃管微弱的说他饿。慢慢地,喂水竟能咽下去了,这也太神奇了。弟弟看着父亲胃管插着难受,在王大夫的指导下,没几天就把胃管拔掉了,豆浆稀饭轮换喂食,少吃多餐,王大夫再次来针灸时,父亲了伸出大拇指,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王大夫针灸了一个礼拜,配合董大夫的食疗,父亲竟能扶着坐起来了,董大夫鼓励父亲,多下床走动,多活动手脚,多晒晒太阳,多一些笑声……

小半年过去了,父亲的康复情况越来越好,现在不但能自己试着用勺子吃饭,还能在我和母亲的看护下,抓住轮椅往前推一段路程,这是我们一家人的期盼和心愿,也是董武军院长尽心诊治的结果,在这里我写下只言片语,以表示对康复门诊所有医疗人员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谢谢父亲康复之路所遇见的感动。

作者简介

李玉萍,陕西省大荔县苏村乡人,现在杭州务工,喜欢文字,热爱秦腔,依恋秦风秦韵侵渍的一片片黄土,一缕缕乡音,一段段浓情…有文字发表于微诗年鉴和《渭南日报》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