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英烈
相关推荐
-
东西张岗十五:锄奸队击毙汉奸,老百姓自发立碑纪念八路军
#寻找真知派##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东西张岗村战斗十五 在1942年的5月28号,我冀中军区八分区二十三团三营被敌人合围,经过一天的苦战,部队受到重创.以团长谭斌以下300余人大部分殉国,只有政 ...
-
鬼子学八路放鞭炮伪装枪声,省下50余车弹药,最后被全部缴获
编辑搜图 ▲冀中根据地地形图 编辑搜图 ▲安国县有两条公路连接平汉铁路 日寇两度进犯安国县 1938年6月16日,驻河北定县的日寇第27师团第3联队第2大队指挥官吉田胜纠集日伪军近千人,采用长途奔袭的 ...
-
开国上将为抗日改名,日军要取他人头,没人敢去
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原名叫做吕正言,原是东北军著名将领. 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呢,这和抗日有关.1905年出生的吕正言从小就看到日本鬼子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他读私塾的时候,老先生给他起名吕正言. ...
-
1938年6月,冀东的天气开始热了,地里...
1938年6月,冀东的天气开始热了,地里的麦穗在太阳底下低垂,正是收小麦的时候.安国县的八路军三纵,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正指挥着战士们练习射击和刺杀.这时,一位参谋将一份情报交给吕正操.情报上说的霸占 ...
-
八路军攻城枪声不断,鬼子明知是鞭炮,但连听4个晚上也真撑不住
编辑搜图 ▲安国县城位于两条公路交汇点 位于华北大平原腹地的安国县,看似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也不靠近铁路,但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它恰巧位于京津石三角地带的中心,距离北京大约150公里,还有两条公路分别 ...
-
还原真实的鬼子炮楼,抗战神剧导演们不会想到:据点居然这么难打
松松垮垮的铁丝网内一个孤零零的炮楼,膏药旗下,一群吊儿郎当吆五喝六的伪军和几个罗圈腿醉醺醺的鬼子兵...... 这场景,通常是抗战神剧中对鬼子据点的表现.为接下来八路军"端炮楼"的 ...
-
浅谈“五一大扫荡”期间,冀中七分区的一些真实情况
1942年5月至7月,是冀中七分区军民最困难的时期,可以用"乌云压顶.血雨腥风"这八个字来概括. '五一大扫荡'前,敌人在七分区新建点碉68个,根据地面积被蚕食近三分之一,这些地区 ...
-
【6.21特辑】父亲节 ‖ 我的父亲 河北 鲁冀
回忆录 | 我的父亲 河北 鲁冀 小时候,父亲经常象讲故事似的给我讲他当八路军时的一些事.如康黄甫遇险.旺村遭遇战.文安洼卧冰.漂亮的翻身仗--东窨子头战斗等,虽然,都是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 ...
-
巧端马官屯炮楼
1942年5月1日,日本华北派谴军司令冈村宁次纠集骑.步.炮兵共5万多人,采取"四面围歼,连续合击"的战术,对冀中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企图将冀中抗日根据地机关 ...
-
〖胡氏公开方〗专治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腰肌劳损
〖胡氏公开方〗专治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腰肌劳损
-
“刘老庄连”:82人战日寇无一生还,英烈家属不上大学下嫁农民
引 "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朱老 ...
-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抗战英雄谱 −...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 ...
-
【赣雩文艺】作者:熊湖北《颂烈士》《颂英烈》总第920期①2021年第126期①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颂烈士 作者:熊湖北 怀念长征,致敬烈士! 犹记八十多年前硝烟, 是您们在风华正茂时, 扭转乾坤-- 以壮举谱写瑰丽的乐章, 给岁月留下动人的故事, 崛起中华民族, 屹 ...
-
彭刘杨路——以英烈的名字昭告后人(作者:老武昌人)
(本篇涉及的武昌老地名:彭刘杨路.平阅路.平湖门.西街.百寿巷.广仁堂街.黄土坡.中和门.千家街.小朝街.首义路) 彭刘杨路的前身为平阅路,西起平湖门,东至阅马场,早期由四条路段组成:平湖门正街:西街 ...
-
杨艳超:悼英烈
2020-08-21 16:40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杨艳超 悼英烈 东瀛劫掠战不休, 烽火狼烟遍神州. 万里狂飙驱贼寇, 千军铁血固金瓯. 乾坤悠悠丹心映, 山河寸寸碧血收. 华夏雄风昭日月, ...
-
吉鸿昌(著名抗日英烈)
吉鸿昌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好冯玉祥在河南招兵, ...
-
杨二(抗日英烈)
杨二(1889-1938),1889年生,遵化县马兰峪镇人.参加抗日暴-动时,改名杨振荣,因排行第二,故人称杨二. 1924年春季,杨二在裕营房村结了婚.由于生活所迫,新婚不久,便去口外兴隆县太平村一 ...
-
朱赤(著名抗日英烈)
朱赤(1903-1937),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勤奋好学,感于国家衰败,遂立志投身军旅,救国救民.1925年,听闻国民政府建立准备北伐,乃只身前往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军校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