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权:也许过时的歌声已无法装饰你的梦
周一一大早,深深地怀个旧。一首暴露年纪的老歌,也像是一个能够对印年龄兴趣爱好的信物,旋律响起如果能相视一笑,那必然是同道中人了,就是这首蔡国权的《不装饰你的梦》。
开场的古乐伴奏,就能勾起许多当年听歌的记忆。印象中那时候音像店罕见他的正版磁带,我也是先从什锦拼盘听到他的歌,但后来一直也只有他两三盘盗版精选辑,其中还重复了不少歌,但出于对他曲风的喜爱,再加上盗版不贵,也都收了。直到后来有了网络,才系统地听了他的所有作品。
他的歌唱经历基本都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82年第一张专辑,到90年左右就逐渐退隐,只是偶有作品交由其他歌手演绎。
82年的第一张专辑《海底针》,亮出的就是鲜明的创作歌手身份,其中有几首自己的曲作或词曲包办,但在当时让他被人熟知的却是翻唱罗大佑的那首著名的《童年》。
这首歌的填词是黄霑,更贴近80年代初香港人童年的一些记忆,因此当时在香港还是大受欢迎的。但对于咱们来说,还是国语版的要熟悉多了,粤语版并没有什么传播。再就是,黄霑的词虽然用词精良,但始终脱不了罗大佑原作的意境,据说黄老怪也亲口承认不如罗写得好。
不过在群英荟萃的80年代初,创作歌手对于香港歌坛来说也不是太稀罕的人物。而那时候还是有推崇原创的风气,蔡国权得以在宝丽金不断有所作为。《在你耳边唱》《再见也许不再会》《一生爱您一个》接连推出,没有太显赫的成绩,但在还没有过度商业化竞争的乐坛淡定地唱着写着,认真负责地扮演一个小角色。
从形象上来看,蔡国权总是架着一副眼镜,略有龅牙笑起来憨憨的,为人也和形象类似的内敛不善言辞,其实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已经快30岁了。作品除了催人奋进的励志,在情歌上也更多的是被绿、被甩、被备胎之类的憋屈。
有的作品也涉及更广的题材,比如这首他唯一的国语作品《奇异的生物》,第一段唱的是工蜂,第二段笔锋陡转,原来先借工蜂引喻,说的竟然是在海外忍受苦难打拼的华侨群体。
他的作品也不少交给其他歌手演绎。比如和谭咏麟的合作,从80年代初到21世纪,蔡国权都有佳作贡献给谭咏麟,特别是三个年代的三首作品,也是谭在不同年代的心声。
这首《恕难从命》是张学友刚出道时一首遗珠励志歌曲,也是他的电影处女作《霹雳大喇叭》插曲。
这首《曾经》对于演唱者钟镇涛来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却是后来炙手可热的填词人梁伟文(笔名:梦)的第一首公开发布作品。
当然了,蔡国权的作品里最著名的,就是徐小凤唱红的《顺流逆流》。
这首歌的词曲都是蔡国权,也是他在歌坛打拼的心声袒露:
每颗冷酷眼光
共每声友善笑声
默然一一尝透
几多艰苦当天我默默接受
几多辛酸也未放手
故意挑剔今天我不在乎
只跟心中意愿去走
这首歌和《不装饰你的梦》一样,都是85年推出。而这一年大概也是蔡国权的一个创作高峰,佳作不断。纵观来看,收录了《不装饰你的梦》的这张《风中暖流》专辑也是高水准之作。
其实蔡国权的作品也不限于《不装饰你的梦》这样的民乐小调。像标题曲《风中暖流》就是一首不错的温情中板歌曲。后来蔡国权也写过像《用手走路》这样的快歌,也是粤语歌中少有的“癞皮狗”精品,说的是女朋友一个呼唤,外面刮风下雨下刀子连滚带爬也要赶过去的痴情人。
但这些在后来翻唱成风的香港歌坛就占不了优势,既不如欧美舞曲的成熟,也难以赶上流行的节奏。而且说到个人特质,蔡国权让人记住的更多还是传统乐器打底的民乐小调。
《不装饰你的梦》无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哀婉的古琴古笛,郑国江填的苦情词,还有蔡国权的深情演唱,把一种忍痛快刀斩乱麻的心酸轻轻咏诵。
愿意心痛苦 不装饰你的梦
别再将我心 反复地戏弄
宁愿我携着忧郁归去
像刚消失那阵风
最后的“让每声叹息消失于你的梦,让每点笑声响于你的梦,曾为你献出的点点真爱,在空气内流动”更像是空气凝固,只剩下一声叹息。
到了90年代,这种粤曲小调越来越式微,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吧。蔡国权的创作高峰期也过,低调的他还没开过演唱会,在那年也只是开了个小型演唱会,就逐渐隐退。
到了21世纪,香港乐坛曾有过一阵怀旧风潮,许多七八十年代的老歌手都复出,推出单曲,办演唱会。淡出的蔡国权也有这样的计划。但一次车祸让这个梦粉碎。重伤的他虽然后来度过了危险,但留下了后遗症,为了治病也散尽了积蓄,家人也在这时疏远,只好住进了养老院。曾经的圈内好友解囊相助,还为他办过一次募捐活动,但也只能是一时所为,晚景肯定是凄凉的了。“每一串汗水,换每一个成就”,也许只是统计数据的反映。但落到每一个人身上,总是有偏差,而且这个统计方差,可能还比较大。

在演出时徐小凤和为她写出《顺流逆流》的蔡国权相拥一幕令人动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