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0)

相关推荐

  • 齐国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2019-03-05 08:44 来源:齐图腾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 嘉禾文會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嘉禾文會 1 <修祀论> 黎元子 (原文无题,天吴代拟) 修祀止戎,中興之始.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是為一體兩端.祀 ...

  • 曾国藩:以理学治军,以爱民为第一要义,办大事要多选替手

    在军队的统属关系上,曾国藩有一套非常正规的统属系统,他不以官阶分军职,而是以理学传授系统中的位置来衡量. 理学家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授受关系,这与理学看重道统是相一致的. 01 以理学治军 湘军以理学治军 ...

  • 仙居余氏

    落日楼主按:余氏族人对祖先出自赤狄当然会有所隐讳,因此也就有了其祖先由余为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第三十七世孙的说法.据余氏族人考证,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 ...

  • 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

    作者:黄朴民<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9日 11版) <左传·成公十三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是一条经常 ...

  • 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

    作者: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是一条经常被引用的史料,可谓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对其直观的解释,就是祭祀与军事 ...

  •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周倜分享上博青铜兵器

    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 ...

  •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6211

    一笑加一笑点评: 这篇文章欧神写于2013年5月20日. 历史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百姓可以接触的:一种是真实的,极少数人能获得的.如果家学中没有传承第种二知识,则很难从第一种知识里突变跳跃过来. 达 ...

  • 第五百九十九篇  红山文化处于有祀无戎自然和平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邵国田日前透露,以定居农业生活为基础的红山文化居民,形成了"有祀无戎"的和平社会. 邵国田介绍说,祭祀是红山文化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社会崇拜女 ...

  • 马小红:戎与祀:中国古代法律的源头

    古老的中华法系融温情与残忍为一体,独具特色,其渊源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末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中有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源头,是祭祀与战争. (一 ...

  • 『告别卡戎』69:最完美的异地恋,经得住别离熬得起思念°

    『告别卡戎』69:最完美的异地恋,经得住别离熬得起思念&#176;

  • 李冠云:孔庙从祀位次及考订表

    关于孔庙祀位的具体位次.古者堂上以西为尊,早在东汉时期,明帝永平十五年就曾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章帝元和二年东巡过鲁亦如之,灵帝光和元年又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根据范晔<后汉书& ...

  • 祭孔十五谭(二)|第一谭:孔庙所祀人员及其位次

    作者:黄舒伟 顾名思义,孔庙里祭祀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这一点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