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将天和号送上天后,至今仍在天上翻跟头,夜晚还能看到它

4月29日上午十一点多钟,我国的长征五号B型火箭将我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么在将天和核心舱送入轨道之后,长征五号B型火箭去哪里了呢?

可能大部分朋友都认为长征五号火箭肯定坠入大气层掉落到地球上了!因为火箭与航天器分离后本来不就是会掉落到地上的嘛!但实际上并不是!长征五号B型遥二火箭将天和号核心舱送入太空之后,它的芯级火箭箭体至今仍在太空中飞行!

己有国外的航天专业人士用雷达观测数据分析了长征五号B型遥二运载火箭如今的状况,认为它在发射完天和核心舱后一直处于翻滚着飞行的状态中,也就是说它正在太空中翻着跟头前进。

↑芯级火箭飞行模拟图

或许朋友会觉得奇怪了,天和号都已经发射成功了,长征五号B型的芯级火箭为什么还要在天上飞行?它为什么没有落下来呢?这是因为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是一级半构型的火箭,所谓的“一级半构型”是指长征五号B的芯级火箭是一级构型,4个助推器算是半级构型,所以加起来就是一级半构型。

观看了发射过程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在火箭将天和号送入轨道之前,曾经有过一次4个助推器与箭体的分离,但当时芯级火箭却并没有与天和号分离,而是继续推送了一会儿之后,将天和号送入轨道之后才发出了分离指令并成功分离。

这样我们应该就明白了:在将天和号送入轨道的时候,长征五号B型芯级火箭其实也一同进入了轨道,而且两者的速度是一样的,只是在分离的时候,两者相互间会有一个反推的力量,这个力量会使天和号速度更快一点,而长征五号B型星芯级火箭会更慢一点,这样两者的距离就会渐渐拉开,而长征五号B型芯级火箭的飞行速度应该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这样它飞行的高度会不断降低,并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地球外层空间稀薄大气的阻挡,使得它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最终它将会掉入大气层烧毁。

有人分析认为长征五号B型遥二芯级火箭进入大气层坠毁的时间应该在5月10日前后,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它的飞行高度正好下降到地球大气层的边缘,速度也降到不再支持绕飞地球。

不过在目前,这款火箭的箭体在飞行中大概每3秒钟就旋转一圈,如果在地面上观测,就可以看到每隔3秒钟它就会出现两次闪烁的情况,这是它在翻筋斗式的旋转中以不同面积反射太阳光的缘故,而且它看上去会比星空中的大多数星体都亮,因为它体积相当大,其直径5米,长度30多米,视面积超过太空中大多数的航天器,飞行轨道又很低,在其最亮的时刻要比零等星还亮,如果能知道它的飞行轨迹,那么这两天的晚上是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直接看到它的。

让人纳闷的是,长征五号B型遥2芯级火箭为什么会以翻跟头的姿态在太空中飞行呢?这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它与天和号分离的过程中,两者弹开时它的不同部位受力不均的情况造成的,另外可能还有箭体本身发动机和燃料罐等部位的散溢气流的助推作用,其实在发射视频中就能看到,船箭分离后一级火箭摄像头就转向了地球,就说明了一级火箭箭体在翻跟头。

那既然火箭箭体在翻跟头,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天和号核心舱不应该也是在翻跟头吗?在两者刚弹开的最开始的分离阶段,不排除天和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天和号是自带自主发动机的,它可以随时靠启动自身发动机调整飞行姿态,所以它很快就可以进入正常飞行状态了。

但是长征五号B遥二芯级火箭就不一样了,它上面应该是没有这种发动机的,所以它就会由于惯性而不断翻跟头,实际上它翻不翻跟头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它已经完成任务了,而且不用回收,随便翻去吧!什么也不影响。

上面说了长征五号B型遥二芯级火箭很可能在5月10日坠落入大气层,这是根据其轨道和速度计算出来的,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有先例的,如长征五号B型遥一火箭在2020年5月5日发射升空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后,芯级火箭在太空中飞行了大约6天的时间,环绕地球102圈之后,于5月11日凌晨脱离太空轨道,后于12日晚间23点33分(美国时间)在大西洋上空再入大气层,坠落在了距离非洲西部海岸线不远的海域中。

那么长征五号B型遥2芯级火箭会落到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呢?也是非洲西海岸附近海域吗?目前还不知道!因为箭体上并没有可操控重新启动的发动机,那么它坠毁时将是不受控的!无法让它坠落到指定位置。

看到这里,或有朋友要说了,那它岂不是很危险吗?长征五号那么大,撞击到一座大楼上,还不得把楼给撞塌了呀?实际上并不用这样担心,因为长征五号芯级火箭进入大气层之后,会在高速高温状态下于大气层中摩擦烧蚀掉,基本不会有大质量碎片掉落到地球上,更何况地球表面人类和建筑物所占的面积是很小的,基本不用担心它会对地面的建筑物与人等造成危险了。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4月29日文章《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拉开大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