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撕裂,从贫富差距开始

校园就是个小社会,学生的消费大多来自家长,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是家长实力的体现。在大学校园中,贫富差距尤为明显,有的学生穿戴的都是名牌,高级电子学习用品齐全,生活费动辄好几千,而有的学生衣着朴素,甚至有的同学还在为了学费发愁。

校园中,一方面是贫困生经济上的窘迫,一方面是富裕生生活上的奢靡,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是的,这就是残酷的世界,即便不愿承认,贫富差距一直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至于有多悬殊,那就难说了,看完网友的分享,我自闭了…

@hello

我呢,来自一个小城市,父母工资中等水平(月工资共一万左右)。我现在就读于一个南方的大学,今天真的认识到了贫富差距。

我们是六人间,今天我看了一下淘宝,就随口说了句“双十一打折感觉都是那些大牌,像'雅诗兰黛、兰蔻’这些啊,打折了我也买不起”,有个舍友云淡风轻的说“怎么会买不起”,当时其实挺尴尬的,宿舍里其他人都在。

话说我这个舍友家里是那种很有钱的吧,平时一个月的生活费五千多吧,据她说她卡里都是有超过五位数的钱的,平时呢也是想买啥就买啥,完全不用看价格,天天都有各种快递的。而我呢,一个月一千块左右的生活费,如果想买件衣服呢,自己会去做几天的兼职自己赚钱买,护肤品呢也就是用御泥坊之类的,其实如果我真的要去买“大牌”呢,也不是“真的买不起”,只是觉得父母赚钱也不容易,还有可能是自己从小就节约吧,自己觉得也没必要用“大牌”护肤品。

@鬼木知

大概就是发现班上那位永远都是大半个学期见不到人,期末挂科无数,朋友圈贴满了到处旅游照片,被辅导员找去聊了多次也无动于衷的同学,在大四十月份秋招高峰期同学们都穿着西装,挤着地铁、公交四处参加面试,他却陪女朋友开始全国自驾游,回来后不久就通过家里的人脉拿到一份让人眼红的offer。

一样的年纪,偏偏有着“生活多样性”,有的人热闹的坐在车里看着同龄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有的人在别墅的院子里试图了解耕作的艰辛,生活向来不容易。

人家大学就是不好好学习,你以为人家不务正业,其实他的路早已经用钱铺好了,他的家庭,背景,从一出生你就望尘莫及。差距当然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的起点,比另一些人的终点都高。有钱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人。有钱没钱,你都有选择如何面对生活的态度,是认清现实后的上进,还是纯粹无效的抱怨,全在一念之间。

差距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何正确的面对这种差距?先不要急着悲观,要知道世界大多数出名的富豪早年也不得志,靠着自己白手起家,才在人生的下半场渐露锋芒,走上人生巅峰的。

(王健林的行程表)

当年,作为一个已经62岁的老人,王健林早上4点已经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最终,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所以说通往成功的路从来不会平坦笔直,真正能一步步达到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的人,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挫折,也是常人所无法体会到的。

正确面对贫富差距

首先,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这种现象。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有人说过:物质上的贫乏不是真正的贫穷,精神世界的荒芜才是贫穷。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懂得,贫富不是一成不变的,物质上的贫困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贫困的阴影下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极度贫困。

古训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事实上,大学生赚钱的机会有很多,诸如家教、投稿、市场调查或发传单等,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同时,几乎每所高校都为贫困生提供了许多勤工俭学的机会。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争取,这样既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又可以锻炼自己的生活处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从而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贫富,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这个表情包送给大家

“好好工作,好好赚钱

除了转账和娶你

所有想你和喜欢都是假的”

END

右下角👇在看,好人一生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