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捡漏”,年轻人爱上临期食品 | CBNData

精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它与相对不那么丰满的钱包之间并不冲突。

在豆瓣、百度贴吧、知乎等各大论坛上,关于“薅羊毛”、“省钱”、“捡垃圾”的主题帖并不少,在里面你可以看到“300块过一月”的混世魔王,也能看到小布尔乔亚对教你以最少的成本过上最精致的生活,其中“临期食品”是最高频出现的一个词。

在北京望京SOHO上班的大刘(化名)告诉《商业数据派》,进口临期食品专卖店好特卖与莱特卖相继在附近开了门店,虽然周边便利店非常多,但架不住他们便宜,每次下班的时候门店里都是人,去晚一点热销的商品货架都卖空了。

“从1折的红糖、坚果,到3折的网红巴黎水、进口啤酒,离保质期越近越便宜,扫货大抢购的感觉特别爽。”

打着“线下唯品会”的噱头,让临期食品的生意异常火爆。

《商业数据派》在豆瓣上加入了成都本地临期食品的小组,通过在小组潜水发现成都极少有线下专门的临期食品专卖店,不过在网络上,例如“好食期”、“美团”上可以体验到临期食品。笔者在捡漏大神的手把手教学下,在某平台上的确买到了超高性价比的产品,5瓶元气森林仅需5元。

在潜水的这段时间发现,购买临期食品的多为90后、00后等年轻人,其中刚入社会的小白领与学生群体居多。“在上海与北京等一线早就有饴食货仓等临期食品专卖店,不过生意最好的还属近期新出现的好特卖、莱特卖等进口临期食品专卖店。”陈小彤(化名)向商业数据派解释。

从父辈在超市等着“19点打折”,到年轻人通过好食期等平台低价购买零食,再到望京白领挤在临期食品便利店哄抢进口食品,临期食品的受众与渠道正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临期食品如何操作、临期食品是不是个好商业仍然有待讨论。

临期特卖是个什么生意?

临期食品在中国是一个既新又旧的概念。旧是指临期食品这一类产品,早就出现在“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最后一天”等大甩卖套路中,新则是指临期食品这一确切的概念,直到2012年才被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并于同年由北京工商局制定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六级标准。

(数据来源:北京市工商局)

临期不是过期,在这里有个误区。通常,普通人将还剩十来天即将过期的食品算成临期食品,在六级标准中临界期最长也为到期45天,但实际上在零售环节临期食品离过期还要更早,在电商渠道一般仓库保质期超过1/3就很难入库了,而一般的大卖场保质期超过2/3就得下架,这给临期食品的二次流通留下了足够的操作空间,临期食品的生意也就应运而生了。

按销售模式来分临期食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小卖店销售,简单的来说就是低配版好特卖、饴食货仓;第二代是直营店销售,也就是品牌方开设的直营店;另外,随着社区团购和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兴起,借助社区团购的风口处理临期食品,通过直播打折实现快速清货异军突起,但这几个发展阶段是并存的。

目前临期食品的主要玩家有上游的供货商、经销商,中游的临期食品折扣店、超市、电商平台与微商,下游的个人消费者与公益机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操作的方式也不同。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在上游,超市供货商等可以直接将临期货款直接批发给同一级的食品囤货商,也可以将其处理给中游的社区团购、电商平台与折扣店,但利润最高的还是直接开网店处理给消费者,这样利润更高。据一位从业人员透露,一箱原价六七十的牛奶,如果以临期食品处理在最上层的价格最低10块,12块就能拿到,如果将其批发出去出价可能在16、17块,但如果直接卖给消费者其出价可能是30多块,利润空间大得多。

而在中游,他们需要与超市供货商、食品囤货商建立稳定的联系,以保障有长期较为稳定的货源供应,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曝光机会吸引消费者,通过会员、社群等方式留住一批核心消费者,从而实现一个完善的商业闭环。

最后处于下游的普通消费者们,可以选择网络渠道购买临期食品,也可以选择去超市、专卖店购买临期食品,还能通过小程序、社群与上游的供货商建立联系直接下单,基本不愁买。

临期特卖如何玩?

艾媒咨询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如以5%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甚至超过1500亿,从宏观角度来看临期食品有着广阔的前景。

但相关从业人员“大胖”表示,临期食品并没有想象中丰满,自己认识的好几个同行都已转行了。大胖举了个例子,2020年其用8万块的本金买入了2000箱牛奶,10天兜兜转转全部出手后,其一箱的净利润也就5毛,也就是说10天大胖一批货仅赚了1000元,但如果一个月没有及时脱手一箱奶就得赔进去1块5,风险与利润不成正比。

不过相对于大胖这种“野战军”,像好特卖、好食期这些正规军的日子似乎要过得好一些。爱企查数据显示,好特卖目前已经实现3轮融资,在北京、上海两地已经开设了多家门店,并且明确表示还将继续扩张;而好食期目前则拿到了阿里巴巴的投资,目前其已完成5轮融资了。为何大胖在临期食品中折戟,而好特卖、好食期却仍在扩张?不妨以其为案例,看看其究竟是如此操作的,或许还是从中看出一二来。

首先在选址上,好特卖目前仅在北京与上海两地设有门店,并且好特卖的工作人员告诉《商业数据派》,目前好特卖在上海是开放加盟的,但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暂时不考虑加盟形式,只做直营。在具体选址上,通过地图可以发现好特卖基本上都分布于人流量多的办公区、租房率高的小区,这样的选择策略或许是因为这些地方年轻人更多,氢元数据在其报告中表示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的接受度更高。

(数据来源:氢元数据)
“多选休闲零食与饮料,品类可以不固定也可以不用太多,但是每日一定要一两款有特别便宜的爆款做引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临期食品行业从业者说道。其实这样的选品策略在好特卖身上也能看到一二,据悉好特卖望京店SKU才2000,但是从望京店购买过的消费者口中得知,其店里每日都有优惠力度极大的爆款商品,出现货架秒空是常态。笔者也加入了望京店的会员群,发现最近将新品发布时间由头天晚上改到了第二天早上,而这些便是当日吸引流量的爆款商品。

据好特卖消息,门店七成商品为进口的生活刚需品,三成为本土的快消品,同时,公司已与数百个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奥维思、联合利华、宝洁等一众供应商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以保障货品的质量。

从近几天的实际体验来看,好特卖商品的实际价格基本折扣在3-5折,虽然没宣传中的折扣低,但这个价格对消费者来说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那么以3-5折价格销售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位临期食品连锁便利店创业者告诉《商业数据派》,这类门店的主要成本主要在房租与运营上,一线城市150平每月房租在6-18万不等,而三四线城市的房租仅占收入的1.5%,在用人上一家门店店员不超过6人,算下来平均坪效达到了1平1万,低于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但是远高于普通便利店。

既有利润也有风险

临期食品是不是个好生意呢?用大胖的话来说,就是既有利润也有风险。

在阜阳市新村镇一个不足6万人的小镇上有一家临期食品折扣超市,据老板介绍这个店两层共1300平,雇了10来个人,每个员工工资是2200元,一个月员工日常开支差不多两万多,加上房租这些成本共计4万5左右,整体算下来其毛利率为25%左右,一个月净利润差不多就有十来万。但是,铺一层货需要40多万的货与50万的库存,临期食品保质期短,稍微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对资金链造成极大的压力。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临期食品是越来越受欢迎的。氢元数据在报告中指出,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部分地区居民已经由最初的追求低价商品,到追求品牌、个性化消费,再逐渐进入“趋于理性、平衡价格与品质”的新消费时代,所以一些一线品牌、进口食品在保障保质期限合规且口感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许多消费者都表示愿意尝试。

更何况临期食品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早已成为常态。例如201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设的全球首间剩食超市WeFood,2017年在德国开业的超市The Good Food,都是专门打折出售各种临期食品的专卖店。

除此之外临期食品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为流通效率低而造成的食品损耗高达上千亿元,临期食品不说能避免绝对损耗,但也能减少一部分合格食品的浪费,并且还能让一部分食品企业顺势回血一波,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底,中国食品行业亏损总额达75.4亿元,累计增长19.3%,发展临期食品有利于缓解这一现状。

但在临期食品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等混乱现象。笔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临期食品,其中发现在以大礼包为名的临期食品中,就有不少消费者给出差评,表示礼包中的商品多为超市卖不出去较为难吃的零食,并且数量也缺斤少两,更可恶的是其中还掺杂着少部分已过期的食品,极易当成正常食品被消费者吃下去。

不仅仅是网络渠道,在线下门店购买也可能遇到坑。此前南方周末就有报道,上海闵行市场监管部门就有抓获修改伪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案例,现在纸箱上写着“已改日期”字样,这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很难看出来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临期食品将会加速效率流转,或能在这届精打细算的年轻人中闯出一片天地。但目前其仍处于粗狂发展阶段,北京的张律师表示,希望能尽快推出临期食品细则,让商家、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多方做到心中有数。

本文转载自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0)

相关推荐

  • 良品铺子穿越火线

    灵兽按 中国头部综合零食品牌整体体量仍未占据到市场的5%,头部品牌仍有无限想象空间. 作者/小扣柴扉 十里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945篇原创文章 新消费与资本共舞正酣,上市只是开始 ...

  • 奶茶店选址丨巧用外卖数据分析

    不少奶茶从业者在选址之前,喜欢通过蹲守在店门口数人头的方式去观察门店前的客流量,以及人群分化. 又或者通过到统计年鉴上找.现场测量.询问同行.甚至猜测.推测等方法去评估门店的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 ...

  • 临期食品,不是个什么好生意

    灵兽按 无论结果如何,涨价最终都会落到消费者身上,从无例外. 作者/扬尘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963篇原创文章 临期食品市场或许并非外界所言的那般"火爆". ...

  • 临期食品为什么能收割年轻人的钱包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这是著名导演王家卫电影 ...

  • 9毛的雪碧,11元一盒面膜,临期产品真是线下超市的好生意吗?

    记得几年前我们就开始说起了中国线下市场遭受的冲击,面对着电子商务的冲击,面对着生鲜电商的席卷,面对着社区团购的大市场,各大传统线下超市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我们认为线下超市估计要 ...

  • 买一赠一、第二件半价...这类食品经常卖出“白菜价”!能安心“捡漏”吗?市场监管总局发声→

    很多人在逛超市买买买的时候都注意到,很多商超的柜台上都写着"临期食品打折降价"的标志,往往这样的货柜里从新鲜蔬菜到鸡蛋牛奶,从第二件半价到买一赠一的"捆绑销售" ...

  • 最低两折起,这个赛道被年轻人狂薅羊毛

    年轻人发现临期食品就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一方面,临期食品解决了很多食品浪费问题,另一方面临期食品背后的他们,是消费理念升级的体现,值得赞扬而不是冷嘲热讽. 买临期食品突然就成了潮流生活方式. 遥不可 ...

  • 「临期折扣」兴起时:好特卖和竞争对手们 | 趋势研究

    相比普通的商超和便利店,以好特卖为代表的折扣零售店需要面对不确定性更高的货源和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难题.因而,随着资本的涌入,折扣零售店之争也必将上升到比拼供应链和品牌力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谁能打造 ...

  • 以前瞧不上如今抢着买 临期食品能否放心买?

    以前瞧不上如今抢着买 临期食品能否放心买? 来源:工人日报2021-06-16 09:56 有人抢着"捡漏",有人心里"犯嘀咕"-- 销售难题变另类商机,临期食 ...

  • 「小象生活」,临期折扣的社区样本 | 创公司

    如今,以好特卖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店掀起了本土折扣零售业态的热潮,刚刚诞生不久的小象生活,正试图在社区生态下摸索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 | 胡晓琪 这是「新商业情报NBT」报道的第673家创公司 自2020 ...

  • 全家:再见,16:00 饭团

    作者:花未满楼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582篇原创文章 -1- 将食品安全的管理提高到同行难以企及的高度--全家的做法,或许会给整个便利店行业的商品质量管理带上一个新台阶 ...

  • 价格只要1/10 “捡漏”临期食品要谨慎 这些不要吃了

    原价126元的进口曲奇饼干,清仓价12.6元:原价18.5元的方便面,临期特惠买一赠一-- 临期打折食品促销力度令人动心,但吃了安全吗?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 ...

  • 临期食品蹿红:是机会,还是陷阱?

    灵兽按 从长期看,临期食品属于短需行业,不可持续,市场极易出现迅速饱和,导致激烈竞争.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027篇原创文章 1 在一些准备创业者的眼中,临期食品 ...

  • 临期食品“白菜价”,市民“捡漏”需谨慎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许多商品临近保质期,商家会以低价售卖,而这类商品背后也孕育着相当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城市甚至有专门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商家.在舟山,记者虽尚未找到专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商铺,但本地大型 ...

  • 「临期折扣」的路径之争 | 特写

    我们认为,临期折扣零售的生意本质上是提高效率,折扣店们面临着能否高效地组织供应链.链接消费者的双重考验.在上游供应链难以管控且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下游零售商的开店逻辑是决定临期折扣能否真正诞生出强势 ...

  • 50%毛利,临期商品物美价廉的密码

    环球焦点观察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零售商业财经 ,作者鹤翔 扫一扫·云上看繁荣集市门店 2020年,商业世界在历经了"冰火两重天"后,线上线下融合OMO(Online Merge ...

  • 美团探索“新零售”:小象生鲜能走进消费者的冰箱吗?

    作者:小扣柴扉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470篇原创文章 在"测试"10个月之后,美团在进军"新零售"的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5月2 ...

  • 临期经济诞生了好特卖,临期食品正在“入侵”消费时代

    前段时间,在拿快递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两位女士的对话. 女士A说,"这两天一直去星巴克吃早餐,挺好吃."女士B回应,"确实,有一款不错..." 接着女士A又说, ...

  • 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头牌企业,必看此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让食品企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加快了速度.为什么?有一种戏谑的说法,在食品营销人社群里广为流传:"是谁在领导企业数字化转型?" 答疑是:新冠病毒!!! 可笑吗?并 ...